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74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第51师和第58师合编而成,全军共8个团,2.1万人,骨干是58师。第一任军长俞济时,黄埔1期毕业,浙江奉化人,蒋介石的外甥,是标准的嫡系。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以中央军和浙系军队最为显赫。第74军既是中央军又属浙系军队,算得上嫡系中的嫡系,是国民党王牌中最耀眼的明星,有着一系列的辉煌称号——"抗日铁军"、"虎贲师"、"御林军",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该军声名显赫的原因不但与其嫡亲出身有关,亦与其在抗日战场上的赫赫战功关系极大。8年抗战中,该军参加了正面战场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多次挑起主力重担,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杀,其中最为惨烈、可歌可泣的铁血拼杀就有3次。  相似文献   

2.
一在介绍天水行营之前,有必要对国民党的行营之设,作点交代。行营,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系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设于地方的最高行政机关。1927年4月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为了消除各地方势力,规定全国军队均由中央政府直接统率,并分别指定驻地及应付的卫戍、绥靖等任务,特于若干重要城市或地区组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代表中央政府对各部队行使统辖指挥之权。1933年蒋介石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决定组建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统一指挥各“参剿”部队。此为行营的最早设置。之后,国民党…  相似文献   

3.
在旧中国,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也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相互争夺,使得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始终不能形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全国政权。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中央政权以后,割据各地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表面上均已归属国民党中央,他们的军队列入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的统一编制,各地行政权名义上亦隶属南京政府,其头面人物还是国民党中央委员或国民政府的什么长、主任等等。然而、在政治、军事、财政、组织人事等实质性问题上,南京国民党政府都无法进行干预,地方实力派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独立性。 蒋介石在1930年击败了阎锡山、冯玉祥等的武装挑战后,其统治中央的局面基本上已不可动摇,当务之急是实质的而非形式的统一全国,这就必须控制、削弱、瓦解、消灭各地方  相似文献   

4.
抗战之初,国民政府贯彻蒋介石的"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并未大规模地征集知识青年从军参战。抗战后期受形势所迫,蒋介石遂发起规模浩大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推动蒋介石改变初衷的原因为:向军队补充高素质人才,重树民众对政府信心,整顿国民党的组织;积蓄力量准备内战等。运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蒋介石所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是中国军队(阎锡山的晋绥军、蒋介石的中央军和我八路军一部)在华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大规模防御性战役。会战自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至11月8日太原陷落,历时近2个月,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为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为战略撤退争取了时间。此役破坏了日军的河北平原会战,使平汉线中国军队得以南撤。  相似文献   

6.
近来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当读到“领导干部要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时 ,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笔者的同村老乡、浙江省政协委员、原国民党二十四旅少将旅长张新亲口讲述的故事。张新 ,浙江省浦江县人 ,黄埔军校毕业后 ,跟随蒋介石、胡宗南四处征战 ,后成为胡宗南的嫡系部队二十四旅少将旅长 ,人称“张麻子” ,在国民党军界小有名气。他说 ,解放战争期间 ,许多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将领 ,一开始对其在军事上的失败往往心有不甘 ,但对我军指挥员朴实无华、甘愿清贫的人格魅力和指战员之间的血…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重新命名组建的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简称新1军、新6军,下同)、第5军、整编第74师(整编前为第74军)、整编第11师(整编前为第18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军,也是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5支有战斗力的部队。这5支部队在同日寇作战中屡创强敌,成为国民党部队抗击日军的主力。抗战硝烟中诞生的第5军1936年3月,蒋介石接受徐庭瑶考察欧美军队现代化装备后所提出的建议,在南京成立陆军交辎学校。1937年,在交辎学校基础上又扩编建成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的两个连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后扩编为第200师。同年冬该师又扩编为新编第11军。1939年1月,番号又改为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下  相似文献   

8.
1948年11月初,六十余万的刘邓和陈粟大军和刘峙、杜章明指挥的八十多万国民党军队,在东起海州,西止商邱,北及临城,南达淮河地区进行战略决战,至次年元月上旬,历时六十五天,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五十五万五千人,使国民党丧失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并为迫使蒋介石通电下野和解放南京上海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国民党称谓徐蚌会战)与牧野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泥水之战同属以少胜多战役。战争是敌对双方优生劣败的残酷竞争,事后复盘,不难发现股有所长,败有其短。有关该战役解放军所以取胜的研究已相当周全。但也须从…  相似文献   

9.
俄军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政治工作比较成功的重要做法 ,一是加强时事教育工作 ,增强官兵对战争正义性质的认识和必胜的信心 ;二是加强心理教育和康复工作 ,提高部队适应战斗的心理素质 ;三是健全和完善鼓动激励机制 ,激发参战官兵的斗志 ;四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使参战部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五是加强反宣传工作 ,使部队免受敌人心战的影响 ;六是各教育部门密切协同 ,营造支持军队行动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0.
抗战初期,以傅作义为总司令的第七集团军所属部队,在晋绥境内与敌军作战,屡建战功,闻名中外,颇值得一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北平、天津于是月底相继陷敌。平津失守后,敌军在发动松沪战役的同时,又调兵遣将,从平律地区分三路展开攻势,一路从平汉路,一路向津浦路分别南犯,另一路则沿乎绥路,指向晋察绥,为夺取山西为其主要战略目标。8月初,敌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在第五师团的协同下,向南口猛扑而来。是月5日,汤恩伯率部进驻南口,赶筑防御工事,南口会战开始。根据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部署,我方参战部队为第二战区所属…  相似文献   

11.
临(汾)浮(山)战役,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在闻夏、同蒲战役之后,于1946年9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临汾、浮山地区进行的一次歼灭战,此役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嫡系胡宗南精锐部队整编第1师第1旅,重创第27、第167旅,给进攻晋南的胡宗南部队一次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杨兆国 《国防》2007,(8):46-48
兵员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是战时扩充军队进行战争的基本手段,是国家为了适应战争需要,扩充和调整军队所进行的活动.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应急作战部队兵员动员问题研究,对于应急作战保障参战部队迅速扩编展开,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夺取军事斗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第74师,是蒋介石的“御林军”,是国民党军队5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打内战的主要资本。该师曾受过美国军事顾问团的特种训练,全部美式装备,号称国民党王牌军队中的“王牌军”。1946年8月,该师作为进犯华东解放区的主力调出南京后,屡次为蒋介石所传令“嘉奖”,神气十足、骄傲无比。该师自吹:“有74师,就有国民党。”  相似文献   

14.
1938年6月至10月,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个省的广大地区内,中日双方的军队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会战,即武汉会战。这次会战历时约五个月,是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一、会战双方的作战企图和参战兵力武汉位处江汉平原之中,居长江与汉水之交,扼京汉、粤汉两铁路的交接点,是我国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南京失守后,武汉又是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事实上成了国民党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所以,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东,就能支配中国,……通过这一作战,可以做到以武力解决中国事变的大半。”遂决定分兵两路,沿长江两岸和大别山北麓西进,南北合围武汉,采取以攻占武汉为主,消灭国民党军队为次的作战方针。进攻武汉的日军为华中派遣军所属第2军(辖第3、第10、第13、第16师团和骑兵第4旅团)和第11军(辖第6、第9、第27、第101、第106师团、台湾旅  相似文献   

15.
徐焰 《国防》2013,(11):76-78
进入1947年,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力几乎全部分散于各战场,只是在西北有唯一的战略预备队胡宗南部。胡宗南部长期监视陕甘宁边区,拥兵20多万,如加上归其指挥的马家军等部则有30多万。虽说该部装备不算最好,却受“反共教育”最深,是蒋介石的心腹嫡系。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之后的威权时代,在强烈危机意识的作用下,全面改造党组织和军队,党军关系呈现新的局面。国民党从思想和组织两方面对军队进行的有效控制,不仅确保了蒋家王朝在台湾统治的延续,也使军队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震慑了各种异己力量包括“台独”势力在岛内的恶性生长。  相似文献   

17.
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我第4野战军在湖南进行的衡宝战役,共歼敌四万七千余人。这次战役的关键一仗是黄土铺战斗。当时,敌白崇禧部共有五个兵团、十一个军、二十六个师,约二十万人,部队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也较强,是蒋介石在中南地区赖以同我军抗衡的唯一力量。其中第7军,属桂系军阀的嫡系,军长为白崇禧的心腹李本一。该军战术手段狡诈多变,一向受李、白的偏宠,因而在桂系中骄横一时,自吹是“钢七军”。战役前夕,白崇禧见战局危急,中央嫡系又不听调度,就将该军配置于衡阳正面作为总预备队,由白崇禧亲自掌握和指挥。为迅速歼灭白崇禧集团,解放中南全境,我第4野战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  相似文献   

18.
冷静 《军事历史》2006,(12):3-10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在安徽蒙城双堆集地区包围了来援的国民党军第12兵团。这个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兵团,由司令官黄维指挥,拥有4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大部分是美械装备,总兵力达12万人,为国民党军头等主力兵团,一向横行中原,声威赫赫,号称“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尤其是这个“猛虎兵团”的两个主力军,各有一个号称“老虎团”的王牌团队,凶恶无比,因此该兵团可说是国民党军一只张牙舞爪的恶虎。在双堆集战场,解放军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互相支援,密切协同,上演了双龙伏恶虎的精彩好戏。  相似文献   

19.
军衔制度是军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受到蒋介石的深刻影响.蒋介石的军事等级观念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他的理想,国民党军队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军衔制度,包括军衔的授予制度和晋升制度.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制定了严格的军衔制度,但该制度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蒋介石又从实用角度出发对该制度做出了种种改造,如增加职务军衔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得军衔泛滥,导致国民党军官的素质每况愈下.对此蒋介石试图采取缩编裁军和教育军官的方式进行补救,但是未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李举亮 《国防》2007,(2):42-42
战斗力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永恒主题.军分区系统要着眼遂行战争动员、参战支前、要地防空、保障部队作战机动和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全面加强战斗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