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位于北平城西南芦沟桥附近的我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发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准备应战”,同时“希望由和平的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7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7月28日日军侵占北平。7月30日日军侵占天津。8月13日-11月9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军队进行上海防御战役。11月9日上海失守。  相似文献   

2.
上海派遣军是1932年至1938年期间侵略上海(淞沪)地区的日本军队战役军团。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共组建过两次;第一次是“一·二八”事变后于1932年2月成立,同年6月撤销建制;第二次是“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于1937年8月15日再建,参加了进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战,于1938年2月14日撤销建制。  相似文献   

3.
一、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军事行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进攻阶段,大体从1941年3月22日起到1942年11月19日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出其不意的进攻;二是防御阶段,大体从1942年11月19日起至1945年败亡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防御和退却。上述这种阶段划分是以战略总趋势为根据的,但在具体战役行动上,仍然进攻中有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比如,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发起的进攻战役,发生在德军战略进攻阶段。但是实战中,德军亦有防御作战行动。相反,德军在战略防御阶段时,也发动过库尔斯克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4.
1937年8月,入侵华北的日军以较小的代价占领平津后,准备进攻南口,沿平绥线进犯山西、绥远,其扩大侵略的野心暴露无遗.驻上海与之呼应的日军蠢蠢欲动,多次挑衅.13日,日军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军舰炮击闸北区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和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在上海八字桥附近交火,八年抗战中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相似文献   

5.
杭州湾北岸地区在军事战略上极具重要意义。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时,日军采取“两翼迂回、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会战后期,日军第10军在淞沪战场的右翼杭州湾北岸实行登陆,与从左翼迂回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合围中国淞沪守军,进攻上海和南京。杭州湾北岸和太湖南走廊对日阻击战,是淞沪会战后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中国军队未能阻敌进攻,阻击战最终陷于失败,导致淞沪战场防御阵线的完全瓦解和上海的陷落。太湖南走廊的被打通和苏浙皖边境门户洞开,造成日军从南面和西面迂回南京的态势。抗日战史上这惨痛和悲壮的一幕,给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6.
略论“八一三”抗战时中国军事十大失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三个月之久的大会战。这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中国军民毙伤日军六万余人,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革命精神,从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增强了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有利于全国总动员,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并扩大了中国抗敌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部分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 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 第25集团军同日进攻香港。9日,中国政府正 式对日宣战,并调集军队反攻广州,日军中国 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策应香港作战,令第 11集团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4个师、2个旅、 3个支队及航空兵一部共12万余人,向长沙方 面发动进攻,企图在汨罗江两岸歼灭第九战区 主力。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3个 师、1个挺进军、1个飞行大队等30余万人, 采取逐次抗击,诱敌深入战法,拟在捞刀河、 浏阳河之间地区包围歼灭日军。  相似文献   

8.
第五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下简称我军)一起,于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在“38线”附近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下简称敌军)进行的一次反击战役。这次战役,经过对西线之敌进攻、对东线之敌进攻和我军向北转移三个阶段,连续奋战50天,粉碎了敌人将战线推至  相似文献   

9.
1940年7月4日,意大利军队以埃塞俄比亚为基地,向英国驻苏丹和肯尼亚的军队发起进攻。最初,由于英军兵力薄弱,且无准备,意军进攻非常顺利,很快占颁苏丹、肯尼亚境内的一些据点。8月3日,意军开始进攻英属索马里,19日占领了柏墙拉。大部分英军被迫撤至肯尼亚。但是,由于补给困难,加之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十分活跃,意军暂时停止了进攻。 11月,坎宁安中将接管了在肯尼亚的英军指挥权,兵力增至7.5万人,苏丹境内的英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空军强调进攻而且长于进攻,进攻已成为其空中作战的灵魂。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以色列空军参与的几场战争采用的都是全面进攻的打击手段,在这几场战争中又尤以"六日战争"最为经典。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空军倾其主要力量在战争首日就击溃了埃、叙、约空军。  相似文献   

11.
伟大卫国战争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于1945 年2月8-24日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法西斯德军下西里西亚集团,前出尼斯河地区,为尔后向柏林方向和德累斯顿方向实施进攻占领较有利的态势。 1945年1月底,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行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1945)后,在500公里进攻地带内进抵奥得河,并在布雷斯劳(今弗罗茨  相似文献   

12.
1932年1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抵抗,重创日军,引起世界震动,但最后以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而结束,这是一场历史悲剧,原因就是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错误方针。一、“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方针的提出“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策划清州独立,为了转移各国视线,打击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胁迫南京政府承认东北既成事实,也为了进一步向长江流域渗透,把侵略目标投向了列强云集、国民党的统治重心一上海。32年1月,日本公使馆驻上海武官执行关东军旨意在上海频频制造事端。18日,五名僧人肇…  相似文献   

13.
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约120万人,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南京、上海、武汉、杭  相似文献   

14.
<正>1947年3月,国民党军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在山东战场,集中了24个整编师组成3个机动兵团,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由南向北,逐步向沂蒙山区推进。面对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除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整编第72师外,几次求歼国民党军一部都未能实现。陈毅、粟裕5月3日将此情况向中央军委报告。4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敌军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  相似文献   

15.
1917年11月7日,俄国海军的一艘巡洋舰“阿芙乐尔”号炮击冬宫,拉开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这一声炮响被载入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光辉史册。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也希望能有一艘“阿芙乐尔”号,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建立功勋。终于在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民国海军的部分舰艇在共产党的策动下,打响了进攻军阀的炮声。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22日,日本出动25艘舰艇,在东海的中国专属经济区内击沉一艘不明国籍的船只,造成船上人员全部遇难。这是日本在二战后首次在公海上进攻外国船只,此间的评论家认为,这一事件标志日本由进攻战略的策划阶段转为进攻战略的实施阶段,预示着日本未来军事走向将更加危险。  相似文献   

17.
1945年4月16日当地时间凌晨3点,苏联红军万炮齐发,揭开了对纳粹德国首都柏林的进攻战役。进攻战斗持续到24日,苏军已经完全形成了对笫三帝国首都柏林的合围。此时,恶魔希特勒已经从罗斯福去世的喜悦中完全清醒过来,惶惶不安地躲进丁总理府的地下避弹室。按照他的布置,柏林要变成一座抵抗的堡垒。早在1个月之前,赫尔穆特·魏德林中将就被任命为柏林卫戍司令。他手下有6个师、200多个冲锋队营和由安作部队、警察部队临时拼凑的炮灰。根据柏林城市沟渠和运河的分布,魏德林中将将柏林市的防御划分成10个区域,分别以A-H和Z为标  相似文献   

18.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19.
希特勒在入侵波兰和西欧一些国家时,依靠闪击战接连得手,但在苏德战场上却最终遭到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后勤保障跟不上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1941年6月22日侵苏战争开始,德军的三个集团军群就多次出现供应短缺,补给中断,甚至因补给跟不上而推迟进攻的时间。如北方集团军群第4坦克集群,6月26日抵达杜纳堡,因缺油缺弹,被迫停滞八天。7月10日,该坦克集群第41坦克军进抵卢加,离列宁格勒仅一百二十多公里,也因补给品严重不足,推迟了进攻时间。南方集团军群,至7月下半月,由  相似文献   

20.
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刘邓、陈谢、陈粟三支大军挺进中原,摆成“品”字阵势,展开战略进攻。与此同时,陕北解放军出杨林调动进攻陕北的敌军北上,山东解放军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的敌军引向海边,构成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内线其他战场的解放军也逐渐转入进攻。各战场解放军的内线和外线的攻势作战,组成了解放战争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敌我双方攻防态势,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是战争史上的一次创举,它在进攻的时机、方向、样式和依托等方面,均有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