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嘉祥县地处“铁道游击队”曾战斗过的地方,有着“送子送郎参军”的拥军尚武光荣传统。 十月份以来,嘉祥县人武部针对今年应征入伍人员要求的标准高的新情况,提出了“像支援红军打胜仗那样搞今年的征兵工作”,在全县广泛开展了革命传统教  相似文献   

2.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开展了以识字为中心内容的文化教育。红军的文化教育,是由这支军队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红军所担负的宣传队的任务所要求的,是苏区整体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红军为了对官兵进行文化教育,在明确组织机构、确定目标任务、自制教材教具、创造学习方法和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了教育持续进行。红军的文化教育历经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盛不衰,长征结束后形成了热潮,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人民军队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季振同离开红5军团的准确时间1931年12月24日,国民党第26路军在宁都起义,宣布参加红军。毛泽东、朱德任命李振同(原第26路军第123师第74旅旅长)为红军第5军团总指挥。军团部是以第74旅旅部为基础组建的,我担任军团部传令班班长。次年2月,季振同离开部队去闽西长汀养病,总指挥一职由董振堂代理。董振堂因我在起义前后的表现,提升我为通信大队大队长。现在几乎所有的史书都说季离开部队是4月的事,说他参加并指挥了赣州战斗,实际上红5军团参加赣州战斗是董振堂指挥的,当时季已经离开了部队。 那是1932…  相似文献   

4.
1981年,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象春风一样给狗叫听两省、鸡鸣达三县的金寨县沙堰乡带来了浓郁的春意。青年民兵漆学文,是红军时期红四军医院政委漆先治的孙子,他牢记爷爷“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5.
川陕地区至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红军石刻标语,石刻标语是红军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当时红军总部和各军都有石刻标语的镌字队。通江县境内的红云岩顶部,有一幅巨大的石刻——“赤化全川”。字高5.5米,宽4.7米,笔画深达0.35米,宽0.07米,天晴时远隔数公里,其字迹仍清晰可认。为了保护红军石刻,当地政府在广元县嘉陵江畔的女皇武则天祀庙——皇泽寺内,建起了别具风格的“红军石刻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歌     
红军长征歌(陆定一词)编者按钟仁辉同志是位老红军,一九三三年八月参加革命,一九三四年十月随一方面军参加长征,一九三五年胜利到达陕北。曾任云南楚雄军分区司令员,云南光学仪器厂领导,北京长城光学仪器厂党委书记。钟仁辉同志经常以亲身经历对职工进行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7.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前身为徐向前元帅题写馆名的“红军会宁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建于2006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和现代化多媒体展示为一体的纪念性展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防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8.
红军东征之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 2月 ,红军只身东征抗日 ,无论如何也是缺乏条件的。然而毛泽东偏要出师抗日 ,这显然是一个大举措。红军东征 ,加快了张学良、杨虎城认识的转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牛钵峪村是陕西省凤翔县董家河乡的一个贫困村,自然条件很差。过去,外边人很少光顾这里。近年来却远近闻名,那是因为省、市领导常来看望在这个村住着的一位老红军女战士。前几日,笔者慕名采访了她。老红军名叫何秀云,四川巴中人,现年92岁,中等身材,满头银发,除了耳朵  相似文献   

10.
1936年2月党中央、中央军委组织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抗日讨逆,历时三个月的东征,对于贯彻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扩大红军、发展华北抗日救亡运动,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以后出师华北进行抗日奠定了基础,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为此,我们就东征的有关问题作些粗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红军苦乐观及其现实意义刘永明,张年祥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举世震惊的艰苦跋涉,它所经历的艰辛与险恶,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那么,红军最终靠什么战胜困难并赢得长征的胜利呢?其中,确立正确的苦乐观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保证。众所周知,红军的长...  相似文献   

12.
同志,当你神情专注地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由我国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实况转播的国际足球精英赛时,当您自豪、激动地欢呼中国为美国、澳大利亚等发射成功的“亚星”、“澳星”时,您知道托举这些现代信使高悬玉宇的是谁吧?他们是一支年轻的部队——长征故道上的红军传人。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中的遵义大捷王成志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被毛泽东视为是“得意之笔”,而遵义大捷正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在遵义及其附近地区所取得的一次大胜利,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大胜利。此役,中央红军在5...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 92 7年到 1 937年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 ,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领导者坚持把办军事院校放在重要地位 ,通过办院校培养干部 ,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初创时期的教导队 ,随营学校和军政学校(一 )红军初创时期的教导队井冈山教导队   1 92 7年 1 1月底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1军第 1师第 1团教导队在江西省宁冈县砻市龙江书院成立。吕赤任教导队队长 ,下编 4个区队 ,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等任区队长。训练对象大多是刚到部队不久的学生、工人、农民 ,职务是班、排骨干和作战积极分子。教导队既无教材 ,也无教学…  相似文献   

15.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了最后一座山——六盘山时,发生一件令人震惊的命案,驻甘肃环县耿湾的300多名红军官兵,一夜之间无缘无故死亡。当时的中央及政府,无比愤怒,决心抓住杀人凶手。到底谁是杀害他们的凶手?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敌人派的特务投毒所致。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侦破,抓了一批可疑分子。但多番调查,终没找到任何证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诗一组李玉英辑这组诗,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八路军学校中学习时抄写来的,作者是谁,作于何时,当时没有记载。诗句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艰辛过程和军民团结的感人场面,充分反映了红军指战员在征途中高昂的革命精神。现根据日记本上的记录,整理出来,以飨读者。一、...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研究的新进展江英90年代以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的研究,继续向深广方向发展。各种论文、资料集、著作纷纷面世,各种纪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逐年举行,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观点纷呈。关于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准备长征的起因,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王明“左”...  相似文献   

18.
红军的通信建设是红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十年 ,是我军通信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初创时期。红军的通信建设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和赤色邮政 ;运动通信和简易通信 ;无线电通信和有线电通信等四大方面。红军的通信建设开创了我军通信历史的先河。红军的通信在反“围剿”斗争和长征过程中 ,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36年4月27日,红军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进入云南中甸藏区,历时19天,是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站。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现已古稀之年的藏族老阿爸,回忆当年红军在中甸藏区留下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20.
河西红军杨     
王彦峰 《国防》2005,(11):83-83
走进河西走廊,掀开漫漫黄沙,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那傲立于大漠戈壁的白杨。它们与干旱抗争,同风魔较劲,不折不挠,顽强拼争。拾起一段折开,断截处会显出耀眼的红五星来,那是西路红军不屈英魂的化身,那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红军杨。七十年前的那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向我走来,不容我喘息片刻。在那个民族危亡时刻,当权统治者真假不辨,善恶不分,对跋涉在荒漠中的红军英雄们百般摧残。他们本想完成一件惊天动地的伟业,谁知等待他们的竟是腥风血雨,万丈深渊。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就这样开始了,两万英雄笑傲枪弹、炮火和那令人心惊胆战的屠刀,仰天长啸,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