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1年中国航母先后两次出海试航成功,标志着中国初步具备研制海上超大型战略机动作战平台的能力,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航母建造必要性的争论。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技术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花钱的地方又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研制航母只会加重国民经济负担,因而得不偿失。实际上,这种认识  相似文献   

2.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4,(4):F0003-F0003
5月29日,大学邀请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房兵教授来校作题为“世界航母百年与中国航母元年”的学术报告。房兵教授运用大量珍贵的资料、图片,从世界航母百年发展之路、战后世界航母发展概况和我国航母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世界航母的发展历史,着重解析了二战后各国航母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发展航母具备一定的经济供给能力 发展航母的经济能力一般考虑以下因素:国家GDP和财政水平及其增长能力;国家和国防工业科研生产水平,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国防费占GDP的比例和占财政的比例,国防费内部结构;国家发展航母的战略决策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发展航母已经迈出了标志性的第一步,即改装的“瓦良格”.航母平台已于2011年8月10日出海航行试验。目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中国航母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或起到怎样的作用、下一步的航母发展规划、经济对发展航母的良性持续供给能力以及发展航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互动地带     
读者张箭看了我刊刊登的有关航母 的文章后,来信就中国发展航母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下为原文摘录。 近20年以来,主张发展航母的呼声 很高。各种军事刊物不时载文主张为保卫 我国的海洋权益应发展航母。我认为中国 现阶段不宜发展航母,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6.
知远  海狼 《现代军事》2010,(4):70-77
这是刊登在美国《海军学院评论》2009年冬季刊上的一篇文章。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航母计划的需要和条件以及中国发展航母将带来的重大潜在影响两个问题。其着眼点是领导层支持、财政资金、海军战略和技术条件四个方面,重点是中国建国以来这四个因素的发展变化和对航母计划的影响。文章认为中国中长期内将发展适于“近海作战”的中型常规动力航母,远期可能发展“远洋作战”的核动力大型航母。对于中国发展航母将带来的重大影响,文中认为,中国中长期中型常规动力航母计划对美国海军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而远期的大型核动力航母计划则不然。本刊编译刊发此文并不代表支持其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2,(12):10-10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有智慧和能力建造和发展自己的航母。目前,歼-15舰载机还在按照计划开展相关试验和训练工作,将按计划装备部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雁生未来国产航母将采用弹射起飞技术,固定翼飞机在滑跃甲板上起降难度很大,而且在这类航母上只能使用直升机作为舰载预警机。  相似文献   

8.
韩旭  李大光 《环球军事》2011,(16):26-29
飞机发明于1903年,但自1910年起英、美两国已开始试验飞机从军舰上起飞降落。1918年,具有供飞机起飞与降落的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母雏型先后在英国、日本与美国诞生。航空母舰从产生到今天,已经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这百年发展历史中,根据航母技术发展的不同,可以将航母划分为四代。  相似文献   

9.
8月10日上午,我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这标志着中国航母发展进入了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节点,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之后的又一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国航母平台出海航行试验,是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大协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4,(23):11-13
航母基地是航母战时后勤补给和平时驻泊休整与维修保养的大型综合性保障基地,以确保航母及其编队能得到全面、系统、可靠的弹药、油料、物资保障,同时可完成技术与装备的维修、人员的训练与休整。因此,世界各国的航母基地一般都是在战略海军基地基础上全面发展起来的“海军城”。  相似文献   

11.
戴旭 《中国军转民》2012,(10):14-18
"千呼万唤始出来",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国人的期盼和厚望中正式交接入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12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拥有航母首先表明了我们建设强大海军的决心,表明了我们不看别人眼色行事的一种态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冲破"中国威胁论"的压力,理直气壮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当然,我国的航母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曾经彷徨过,也曾经纠结过,但最终我们从改造"瓦良格"开始,选择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成功迈入了"世界航母俱乐部"。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航母成军的意义以及航母的相关知识,本期特约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现代舰船》2011,(7):3
胡润之:歼-20体积过大,舰载机最复杂的是起落架和可折翼的强度。毕竟歼-20的体积很大,放歼-20上航母是很疯狂的想法。另外一个问题是航母的有限空间,大型战斗机一般都不会放上航母。看看美国F/A-18,只有俄罗斯人放苏-33上航母。另外,和美国航母对抗的最好办法不是用航母,而是应该发展潜射的DF-21D。sydnv:歼-20改舰载机是必须的,可以极大地提升战斗力,再说,歼-20是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了,不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舰载机歼-15起降飞行训练圆满成功,中国航母在实现初步战斗力的过程中,又迈过了一个关键性的技术门槛。从首艘航母入列到歼-15完成舰上起降动作,我国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神奇的"中国速度"再次引起世界瞩目。耀眼的光环背后,凝结着一个群体坚韧的拼搏与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1,(8):11-11
建造航母非常复杂,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航母的建造和使用是多种武器装备的集成,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研究、建造航母,充分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水平,无疑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牵引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明 《现代舰船》2012,(7):10-13
郑明将军是一名老海军,曾担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为海军装备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航母这种海军装备集大成者,也曾亲自参与论证研究,并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郑将军已经退休,但中国航母的最新动态仍然时时引起他的思考。本文就是郑将军对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历次航母公告的解读,国防部航母公告字斟句酌、惜墨如金,郑将军的解读却可以帮助我们透过字面,理出其背后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25日正式服役,中国国家主席兼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洋国土,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海洋领土主权被侵犯的挑战。中国首艘航母股役可谓是正当其时。中国拥有并继续发展航母,对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地区以至世界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底2月初.有3个美国航母战斗群出现在西太平洋和东亚海域。在可预见的将来,亚洲的海洋将注定不会平静。根据目前有关国家的航母发展规划.未来一段时间世界上航母的数量将会迅速增多。我国周边是航母发展与活动的重点区域,航母的身影将频繁出现我周边海域。甚至有报道称,亚洲进入了“航母时代”。  相似文献   

18.
《环球军事》2011,(16):4-5
标题:中国正在改造一艘废旧航母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是否在建造航母问题时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我们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管辖海域,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9.
我国需不需要发展航空母舰(以下简称航母)?我们的国力允不允许发展航母?这不仅是每个海军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全军和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尽早拿出我们自己的航母,建立起以航母为核心的海上战略力量。航母这个“庞然大物”何以要成为我军装备发展中的“杀手锏”,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说起。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可预见的未来,航空母舰仍是海军最为强大的作战力量,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高昂的造价和全寿命费用,直接导致"航母俱乐部"的成员日趋减少。放眼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目前在建航母只有四艘,分属中、美、英、印四国,它们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航母技术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