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政工学刊》2002,(9):14-15
(一 )坚持与时俱进 ,树好创新进取的形象。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 ;在继承中发展 ,在实践中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 ,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改进党委班子的领导作用 ,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 ,不断改革创新 ,不断拼搏进取 ,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求发展。①牢固确立锐意进取的思想。江主席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部队建设要发展 ,就始终要有以改革创新为己任的创业精神 ,摒弃…  相似文献   

2.
提到“大兵团作战”这几个字眼,有的人不免谈虎色变,自觉不自觉地给一些民兵活动罩上一层“左”的阴影。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今天尤为明显,致使许多该成建制开展的民兵活动,有时想组织而又组织不起来了。对这个新问题究竟如何去理解,湖北省罗田县人武部率领民兵承包天堂水库整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实践,对此作出了  相似文献   

3.
基层是军队整个战斗力的基础 ,军队建设最基础的就是抓好基层。回顾我军的历史 ,基层建设的发展进步 ,历来都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基层建设 ,才能确保基层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发展。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促进基层建设的快速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是推进部队基层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纵观这些年基层建设的发展进步 ,无一不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随着国…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是新世纪的主旋律。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相似文献   

5.
一忌“纸上谈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创新”的重要意义给予了明晰的阐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但是有的人没有正确理解创新的深刻内涵,把创新当成了“装点门面”的时髦,认为如果不讲创新就跟不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归根到底是要把这种科学世界观牢固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目标、作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以人为本”科学技术发展观的起源与科学内涵,即科学技术应该回归人本位,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就是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现代化。指出我国现阶段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科学技术发展观,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在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围绕国家利益至上这个核心价值观,继续推进军工文化建设”。“国家利益至上”是军工安身立命之本,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灵魂,也是推动军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俗话“一棵树上吊死人”,意思是比喻某些人执一不化,自受其害。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勤有功》一书中对从事写作的人们提出忠告:“这一本写失败了,即去另写一本。新事物是取之不竭的,何必一棵树上吊死人?”作家著书立说如此,企业经营管理亦然。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以及我国加入WTO的要求,我们国防科技工业进入了实行战略调整、深化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以加快发展军工经济为主题,以能力、结构、布局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实行  相似文献   

10.
江主席提出“三个代表”的深远意义 ,集中体现在具有重大理论创新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上。因此 ,深入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 ,必须十分注重内涵要求和落实思路。一、把握与时俱进的先进性要求 ,把强化代表意识与提高代表能力统一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深刻揭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和本质内涵 ,其最核心的精神实质 ,就是要求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把握这个要求 ,有两个问题必须很好解决 :一个是强化代表意识 ,一个是提高代表能力。强化代表意识 ,也就是强…  相似文献   

11.
《东北后备军》2006,(1):1-1
金鸡报捷载歌去,玉犬唤春接福来,新的一年,我们又吹响了“双拥”工作新进步,新拓展的号角。  相似文献   

12.
为 了检验学习成果 ,指导各项工作 ,推动学习的不断深入 ,海军政治部党委中心组在前段学习江泽民同志“5· 3 1”重要讲话的基础上 ,紧密联系中心组成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进行了学习“ 5· 3 1”重要讲话体会研讨交流 ,达到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振奋精神、推进工作、促进学习的目的。一、必须牢牢把握与时俱进这个关键 ,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 ,江泽民同志“ 5· 3 1”重要讲话是继“七一”讲话之后的又一篇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来表述 ,标…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是落实好“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了忧患意识,人们才会奋发图强;而悠哉游哉,安于现状,无所事事,必然使人丧志。前进路上潜伏着种种困难、险阻,清醒地看到它,并想方设法去克服它、战胜它,就能成功应对或避免各种危机,立于不败。可以说,忧患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它能激发人们去竞争、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  相似文献   

15.
朱斌 《政工学刊》2004,(12):26-26
后进战士的教育转化作为我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能否与时俱进地做好这一工作,不仅关系到部队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影响到部队凝聚力的增强和战斗力的提高,是基层干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当前,体现“一感三性”是做好后进战士教育转化工作的基本思路。一、以人为本,感情接近,体现后进战士教育转化工作的时代感。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  相似文献   

16.
面对历史遗留的几十万元债务,正规化建设搞不搞?经费从何而来?面对困难,四川省新津县人武部与时俱进,以苦为乐,创新发展,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又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是思路清楚,目标到位。该部不仅硬件建设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干部职工中进取意识淡化,自我感觉良好也大有人在。面对这一现状,两位主官召开干部职工会,认真反复学习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述,消除了干部职工“等、靠、混”的思路,确立了“守清贫、甘吃苦、搞建设、求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制定了年度解决正规化建设中“没  相似文献   

1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是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又一次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变化是与时俱进的依据和前提。构成一个时代的内涵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由此而出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人。只有人的变化、人的观念和思想的进步才是构成一个时代的本质内涵。一切工作的与时俱进,都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是作用于人的工作就越是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是直接做人的工作,与时俱进就更为紧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9.
据 不完全统计 ,“但是”是排在“什么”、“可以”、“这样”之后 ,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有位著名作家就曾说过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无时无刻不充满着‘但是’ ,事情本来应该这样发展 ,结果却成了另一个样子。人类进步了 ,应当更加懂得和睦相处 ,但是战争的阴云总也挥之不去 ;经济发展了 ,但是人类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化 ;世界没有变小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更近了 ,网络使人们都成了地球这个‘小村庄’的‘村民’。”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事物 ,常常离不开“但是”二字。毛主席有句名言 :“世界是我们的 ,也是你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还…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驾鹤西去的著名学者、散文家张中行先生,生性淡泊,自甘清贫,别无它求,一生兴趣都在做学问著书立说上。报载,一次他的一个晚辈送给他一瓶“人头马”名酒,偏偏张老只认“二锅头”,将这瓶“贵客”很随便丢在屋角。后来,张老看报纸上说“人头马”值一千八,想喝了吧,但一想到喝一两就相当于喝掉了一百八十块钱,实在下不了口;送人吧,又怕背上巴结他人之嫌;卖了吧,拿晚辈的人情换钱,怕日后见面不好交待。这竟然成了张老一件烦恼的事。看来,张老虽学贯中西,满腹经纶,是中外有名的大学者,又身居京都,但却在消费观上没有与时俱进,竟然没有喝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