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效能是武器系统在规定作战条件下,完成规定作战任务的能力,它是论证、设计、生产和使用武器装备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尝试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以运用BP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六种外军坦克的作战能力评估为例,从而得到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一般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是可行、有效的,对全面而科学评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和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条件下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应急作战能力客观要求,综合运用模糊评价理论,对信息化条件下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理论上阐明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的内涵;然后,在分析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化条件下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通常会随着舰空导弹单次射击而发生变化,为增强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评估方法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评估方法,进而构建了舰空导弹单次射击能力评估方法。算例证明,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评定单艘水面舰艇上单个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作战使用环境下的抗击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天文 《国防科技》2007,(11):80-82
面对防空作战中空袭目标的多元化,特别是巡航导弹和反辐射导弹等空袭兵器对被掩护目标构成的严重威胁,本文在对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的功能要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程反导武器系统作战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新趋势,运用不完全信息群体多属性决策方法探索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问题。依据决策群体中每一决策个体的主观偏爱和信息掌握程度,形成对不同坦克武器系统在各属性下效用的不完全信息,决策群体集结各效用不完全信息形成群体偏爱,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进行排序或选优。该方法模型简单、利用计算机实现,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化条件下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新趋势,运用不完全信息群体多数性决策方法探索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问题.依据决策群体中每一决策个体的主观偏爱和信息掌握程度,形成对不同坦克武器系统在各属性下效用的不完全信息,决策群体集结各效用不完全信息形成群体偏爱,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进行排序或选优.该方法模型简单、利用计算机实现,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化条件下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潜艇的任务使命已从已往的海上封锁、反潜/反舰、布雷,拓展到情报搜集、水下输送特种分队、实施对地攻击等,要求具备对空中反潜平台一定的自卫能力,在网络中心战环境下可靠的通信能力等。这些作战任务及作战能力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潜艇能否配备先进、齐全的传感器系统和武器系统。大型核动力潜艇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多种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小型常规  相似文献   

8.
在舰载武器系统中,防空武器系统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战效能直接影响舰载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理论,通过合理地建立层次结构和构造判断矩阵,并由专家确定基本指数,而且对专家的判断进行一致性检验,比较真实地对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海战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基于系统性和时效性原则,构建了以固有作战能力、可靠性与维修性、保障性和作战适应能力为主要指标的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鱼雷作战时效性、控制目标能力、抗拦截能力等新的基本指标,建立了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相对于ADC等模型,该模型可以对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区域防空是现代防空作战的主要作战方式,其防空力量有多种型号的地空导弹和高炮部队,按照一定的作战意图进行的整体部署和科学规划,从而构成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严密的火力配系。然而射程、射高、拦截能力、抗干扰能力等指标均不同的各型防空武器,带来了诸如解决防空兵力、弹药需求、防空作战的效能评估等问题。将异型防空兵器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型防空武器归一到某个标准防空武器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效能指标体系根据防空武器系统的特点,为较好地反映各防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本文选取的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日趋复杂的系统设计和开发要求,以Do DAF作战视图描述体系结构方法为参考,提出了空地信息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混编作战体系结构模型。首先概述了Do DAF体系结构框架,分析了军事概念建模形式化描述语言的优缺点;然后确定了作战体系结构设计思路;最后构建了空地信息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混编作战体系结构模型。研究对空地信息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混编作战体系的顶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建立了在可靠性理论基础上的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对WSEIAC模型的改进方法.通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向量的预测模型,克服了原先计算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向量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最后,将其运用到对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特点,分析了评估其作战能力方法的局限性。根据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建立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特点,设计了评估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不需要确定各因素之间严格的定量关系,克服了以往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通过实际应用,说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武器装备作战试验鉴定作战试验指标开发问题,吸收借鉴美军装备试验先进思想,提出了构建作战试验鉴定的三级指标体系,即作战使命指标、作战任务指标和武器系统/装备体系指标;阐述了武器装备作战使命描述、预期效果、作战使命特性和作战使命指标的概念内涵,介绍了作战使命分解程序,为后续作战任务分解和武器系统/装备体系分解提供解决思路,为作战试验方案设计提供基本输入。  相似文献   

15.
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首先对影响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效能函数确定各指标值,由此构造出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88系列某型坦克和M1坦克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武器系统能力的过程,是通过实践不断认知武器系统能力,并不断反馈的过程。为此,提出基于认知的武器系统能力描述模式。首先,研究武器系统能力的基本概念,提出将武器系统能力分解为能力要素,直至底层的能力原子,对能力原子分析起关键作用的特性称为能力属性。其次,建立基于认知的武器系统能力描述的三维模型——包括语用维、语义维和语法维。第三,提出由语用分析、语义分析和语法描述构成的武器系统能力的描述框架。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示例以说明了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排队论方法在评估防空武器系统能力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评估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局限性,运用排队理论,建立评估单舰防空武器系统对持续入侵空中目标负荷能力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武器配置、火力单元工作性能对系统处理多批次空中目标能力的影响.针对作战平台的安全性,提出了评估舰炮武器系统功能的参数模型,对多种情况下的系统防空能力做出理论上的评价.最后,基于最一般情况给出舰炮武器系统防空作战中的几种可行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评估潜艇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介绍了潜艇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系统组成和作战流程,结合潜艇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特点建立了系统指标体系。在传统ADC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ADC评估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为装备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攻防对抗作战仿真评估导弹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攻防对抗仿真的作用及其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分析、对比了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方法。由于武器系统特别是巡航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组成与结构都较复杂,传统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并要进行繁杂的数据统计,而应用攻防对抗作战仿真环境进行巡航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方法,只要建立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环境、作战、武器、人员等的模型,即可以在攻防对抗的不同层次、不同模型粒度、武器系统的不同生命阶段、对多种不同的作战方案在攻防对抗作战仿真推进过程中进行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20.
信息能力是炮兵武器系统作战需求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了信息能力的内涵,依据炮兵的未来作战模式-侦察打击一体化作战的炮兵任务流程,从完成火力毁伤任务的角度,得出在保证用户所需信息数量、质量的基础上,信息流的连续是任务流连续的前提的结论。在这一结论下,提出了炮兵武器系统的信息能力需求包含信息支持能力、信息防护能力和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