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年冬天的一次野外驻训,我和3名战友在一座山顶上开设通信点位。天公不作美。就在我们刚搭好帐篷,一阵狂风来袭,气温骤然下降,瞬间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南方的冬天异常湿冷,尤其是阴雨天。晚上,因没有通信业务处理,我们早早就休息了。可一钻进被窝里,被子和褥子潮湿得就像刚被雨水淋过,湿乎乎的。帐篷外,漆黑如墨,风中夹带着细雨,伴随着"呜呜呜"的声音,听着难以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由边防部队创办的云南省麻粟坡县"帐篷小学"移交给地方政府,"士兵校长"周真国回归军营。1985年5月,边防部队用两顶帐篷当教室,用炮弹箱当桌椅,建起麻栗坡县芭蕉坪"帐篷小学"。两名士兵就是全校的老师,9名衣服破旧、打着赤脚的孩子就是全校的学生。1986年5月26日,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亲笔题写"帐篷小学"校名。  相似文献   

3.
文海 《兵团建设》2010,(4):30-30
“帐篷城”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有一座由无家可归者搭建的“帐篷城”。一些在金融危机中失去工作和住房的人逐渐聚集到这儿“安营扎寨”,以简陋的帐篷为家。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预任女兵徐成罗吉明9月7日15时,云南永仁县维的乡夜不扎村的烟叶地里,一群身着迷彩服、肩扛Y字军衔的姑娘正在烈日下为灾区群众搭建帐篷。从8月31日来到这里抗震救灾以来,我们已搭建帐篷100多顶,拆除危房20多问。已经服役2年的预任女兵段晓琴说。段晓琴来自一支特殊的部队——云南陆军预备役师高炮团常驻分队,这是全军预备役部队唯一—  相似文献   

5.
欢快的鼓儿敲起来,高兴的歌儿唱起来……2007年10月30日,在八里河东山脚下的芭蕉坪村和帐篷小学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芭蕉坪村群众和帐篷小学师生载歌载舞,欢庆芭蕉坪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帐篷小学建设正式竣工。云南省军区副政委李庆岱率工作组为省军区援建的这一村一校两项工程举行了俭朴的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6.
金矿顶上有座帐篷旁边有棵白杨衬着湛蓝的天空无论春夏秋冬都把康巴高原的心绪搅动让光秃的高山戴上绿的桂冠是谁建造这帐篷栽下这白杨营房的主人啊 为什么不见你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4月23日凌晨,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 “雨太大了,部分村民的临时帐篷只怕挡不住这雨。”黎明时分,四川某预备役步兵旅旅长万忠勇叫醒熟睡的官兵,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搜救伤病员,一路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搭建帐篷。  相似文献   

8.
《政工学刊》2004,(10):64-64
感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做事鼓不起劲,这就是疲劳。那么,怎样消除疲劳呢?也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有些怪,疲劳就是累了呗,休息不就行了吗?有这种认识的人主要是他们对疲劳和休息缺乏正确的理解,要晓得疲劳性质不同。休息方式有别。  相似文献   

9.
欧元小知识     
《云南国防》2002,(2):60-60
安全第一 1.应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帐篷,不要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2.帐篷入口要背风,帐篷要远离有滚石的山坡。3.为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应该篷顶边线正下方挖一条排水沟。4.帐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5.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在帐篷内做饭要防止着火。6.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  相似文献   

10.
针对部队野外驻训帐篷内部温度高、热环境差的问题,在帐篷贴铝箔的基础上,对帐篷淋水前后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被动蒸发冷却技术,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汽化潜热的特性来改善帐篷的热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淋水后的帐篷内的WBGT值小于32℃,在人体的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生活》2015,(1):15-16
随着职能使命拓展,我军执行实战化演习、护航、维和、抢险救援等军事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多。在执行这些任务中,基层部队是如何开展政治工作的呢?让我们听昕基层政治工作者是如何在"非常态"中吹响精神集结号的。迷彩帐篷间的"小镜头""非常"任务:野外驻训口述人:田伟,65328部队71分队政治指导员"三班的王诚真是气死我啦!"连长刚钻进帐篷,没等卸下身上的训练装具,就对我发起牢骚。原来,在上午开展的火炮联动训练时,因小王精力不集中,造成火炮失控,险些酿成事故。谁料,  相似文献   

12.
起飞的翅膀─—长安厂微车基地技改纪实徐至华,黄刚前不久,我们到长安机器制造厂采访,在长安宾馆休息厅看到一幅大型壁画:蓝天碧空下,广袤大地上,长安系列微型汽车的车流在奔驰。而今天的长安人,为了这车流更浩荡,更壮阔,更绵长,正在进行一项建厂以来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一想起干枝梅,我就会想起那段青春如歌的岁月。刚入伍的时候,我们部队常年担负着打坑道等战备施工任务。几乎每年2月底,都要集结队伍向山里开进。那时的内蒙古边防地区还是严冬季节,我们扎营的山脚下积雪没过膝盖,全连的帐篷就搭在一块清除了厚厚积雪的空地上。天气很冷,晚上睡在帐篷里,都要戴上皮帽子。早晨起来的时候,地上铺有一夜北风吹进来的雪,皮帽的绒毛上,也结了一层霜花;在靠近门口和窗口的床铺,枕边和被头都积了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西北地区班用帐篷夏季降温用水蒸发冷却空调器的设计过程及基本原理,分析得出结论:水蒸发冷却空调在西北干旱地区班用帐篷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帐篷具有特殊的围护结构,其供暖不同于其他建筑。从特殊的使用及功能要求出发,确定研制以导电涂料发热为机理的新型电热供暖装置,制定并实现了其基本性能指标。针对帐篷在寒区取暖的现状,选择了较为合理的供暖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寒冷地区帐篷的供暖问题。分别在环境试验室模拟条件和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了低温供暖升温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电热涂料辐射供暖的热舒适性和实测能耗,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表明对帐篷采用辐射方式供暖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1年4月6日,笔者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塔里木河出发(新疆阿拉尔——沙雅县段)向沙漠深处走到约30公里处,只见沙漠戈壁上星罗棋布地搭建着简易的帐篷,停着10辆装满甘草的汽车,许多人在挥舞着锄头采挖甘草。笔者粗略地数了一下,这片采挖甘草"大军"约有三百余人。这些人大都是从四川、河南、甘肃来的劳务工,携儿带女,吃住在沙漠里。在闲聊中他们讲:"听说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挣钱容易。我们己经在沙漠中挖了30天甘草了,每天人均可挖甘草45公斤。"笔者屈指一算,300人  相似文献   

17.
五分钟情话     
戴煜 《政工学刊》2002,(11):62-62
在我们学员队的电话值班处有一块十分醒目的牌子 ,上面写着 :“私用电话 ,不超过五分钟。”这部电话的使用频率很高 ,我们队有一百多学员共用这一部电话 ,平时队里办公也要使用。我们队大部分干部学员已结婚 ,剩下的多数也处于恋爱的中高级阶段 ,平时的电话也较多。又因电话只能在休息时间使用 ,每逢休息空隙电话铃声便响个不停。为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 ,使用电话的“普及率”更高些 ,队里做出这一规定 ,由值班员监督 ,学员使用电话不能超过五分钟 ,超过五分钟的 ,由值班员强行挂断。规定一出 ,这可苦了大家 ,特别是那些处于热恋阶段的学员们…  相似文献   

18.
力量之源     
"请大家跟我一起念——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我们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好!"温家宝总理坚定有力的声音引领着南疆灾区孩子们稚嫩而又响亮的朗诵声,从灾区一间帐篷教室中传出,回荡在灾区上空,并且通过电波传遍了天山南北。当我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的断壁残垣间巡视,满含热泪的维吾尔族老人扑在总理的怀里倾诉自己心声的时候,我们仿佛又看到当年邢台大地震时,周恩来总理不顾余震危险,指挥群众抗灾自救的情景;我们又仿佛看到了"九八抗洪"期间,江泽民同志在抗洪前线宣告"中国人民是  相似文献   

19.
读者观点     
《现代舰船》2011,(6):3
"瓦良格"的作用有多大?当我国还没有某种武器的时候,西方人(包括某些东方人)总是用讥笑的口气评论中国;当我们拥有某项武器的时候,他们又用酸溜溜的口气评价它。这是他们的一贯做法,国内一些人也  相似文献   

20.
王赫 《华北民兵》2013,(5):57-57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河北省枣强县芍药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王文忠得知地震发生的消息后,立即带着12名有经验的突击队员赶赴芦山开展志愿救灾活动。这是王文忠继汶川抗震后,第四次组织救灾,所以他很有经验。到达现场后,王文忠带领8人从事抬运伤员、搬运物资等重体力活动,派出2人从成都采购回帐篷、矿泉水、食品以及一些必备药品等,当晚将这些价值10万余元救灾物品发给灾民。另外派出2名医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