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政府目前正在研制一系列会伤人但并不能致人于死地的“非致命性”武器。 耳光弹 常规橡皮子弹很容易把目标的眼睛打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非致命武器技术改革中心研制了一种更软的子弹,被这种子弹射中的感觉就像挨了一个大耳光。同时研究人员也正在探索另一种可调节子弹。士兵们可以在战场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这种子弹的软硬程度。如果采用敏感能量来调节,目标要么被吓昏要么被打死。  相似文献   

2.
智能武器是把智能计算机应用于各种武器装备上,使它们不用人的直接操作就能完成各种军事任务的武器装备。这种武器比精确制导武器、灵巧型武器更先进。几种主要的智能武器智能军用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它在最新一代式器——智能武器中的应用。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及一些人工智能专家,对智能武器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重点指出智能武器研制中的问题及发展动向,这些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和作为我们开展智能武器研制工作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郝英好 《国防科技》2021,42(1):37-42
打击链是分析武器和系统等作战要素有效性的一种方法.针对当前智能武器概念缺乏一致定义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打击链作战方式的智能武器判定方法.针对智能武器认定困难引发的军控措施争论,分析了智能武器两方面的失控风险:人失去对自主武器的控制权与自主武器本身存在不可控因素和缺陷;以及智能武器的问责困境:如何在指挥者、编程者与智能...  相似文献   

5.
智能武器站作为适应未来战场以人在环遥控为主并具备一定自主行为能力的新型武器系统,已成为各军事强国争相研制的"热点"。以国外典型装备无人战车为参考,总结了近年来地面无人平台火力打击模块的发展现状和功能特点,提出了智能武器站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智能武器站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智能武器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对我国智能武器站的基础研究、论证分析以及研制设计等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狙击手在几千米外就能击中目标,而且百发百中,这可能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美国空军正在研制的“灵巧子弹”一旦问世,则会令其变为现实。这种由枪管发射的自适应子弹,是通过以下两种装置控制其发射的。一是压电陶瓷制动器。这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弹头通过球窝连结与弹体相接,并且由一圈压电陶瓷棒来固定。在施加电压时,由于压电效应子弹一侧的某个压电陶瓷棒变长,同时另一侧相对应的压电陶瓷棒变短,这样就可使弹头产生飞行偏角,从而控制弹头的飞行方向。实验证明,这种制动器用在子弹上十分理想,因  相似文献   

7.
海城师范学校3年级3班女学生顾晓光研制的“防弹集液箱”,最近,被国家专利局批准获得专利。 1986年的3月份,正在海城市咸王镇初级中学一年级念书的顾晓光,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理解万岁》的报告讲演,心中受到了强烈震动。当她得知,前线运水工具常被敌人子弹打穿时,萌发出研制一种被子弹打穿而不漏水的“防弹集液箱”  相似文献   

8.
未来战争将是知识化军人运用智能武器装备和网络化指挥控制手段进行的信息化战争,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智者”(指知识化军人和智能武器装备)们所进行的“智能战”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的关键因素。那么,何为“智能战”呢?从广义上来说,它既包括在有形空间的对抗,又包括在无形空间的较量;既有人的思维、智力的斗  相似文献   

9.
武器装备是军事技术的物化。随着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武器装备的智能化趋势日益显著。据军事专家们预测,30年后,智能武器装备将成为战场的“主角”。 一、智能武器装备的由来 智能武器装备,是一种可不用人直接操作便能自行完成特定任务的武器装备的统称。因其具有人的某些“功能”,所以,也有人把智能武器装备形象地称为  相似文献   

10.
由西班牙研制的一种120毫米子母迫击炮弹,同155毫米火炮和多管火箭炮一样,既有面积压制作用,又有反装甲作用。这种迫击炮弹有两种,分别装有15个和21个子弹。子弹都是采用钢制弹体,直径为37毫米。当时间引信作用炸开弹丸并使弹丸的卵形部脱落时,子弹被抛出。抛出后,稳定带展开使子弹定向以便向下垂直降落,当子弹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已向军事领域全面渗透,智能化作战的时代正在来临。“算法优势主导制胜优势、智能武器重塑作战流程、智能辅助优化作战决策、极限作战颠覆作战样式”揭示了智能化作战的制胜机理。文章论述,空降作战要紧密结合智能化作战制胜机理对其产生的影响,抓住智能化作战的特征和规律,积极探索基于智能化的空降作战能力生成途径,提升空降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苏联为弹道导弹防御制订的带电粒子束武器的研制计划稍后可能作为一种威力巨大的装置,它能从空载的平台上发出粒子束,什对地球的某一地区发出很强的辐射能——其效应类似一个大当量的中子弹。 某些美国官员相信苏联已在研制新一代的武器,这已超出目前所设想的带电粒子束武  相似文献   

13.
陆地侦察机器人涉足恶劣环境中进行侦察、排险、冲锋陷阵;水下侦察机器人潜入深海侦察敌方潜艇、舰船的活动,载弹“攻击型水下机器人”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方的舰艇,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无人机实施目标侦察乃至空中打击;太空机器人维修己方各种卫星、空间站,攻击敌方的各种太空武器装备平台……这不是天方夜谭,在武器智能化潮流的驱动下,科幻电影《未来世界》中“机器人”追杀真人的恐怖情景,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成为真实的事情。 智能武器是把智能计算机应用于各种武器装备上,使它们不用人的直接操作就能完成各种军事任务的武器装备。这种武器比精确制导武器、灵巧型武器更先进。在智能武器方阵中智能机器人位居其首。  相似文献   

14.
河山 《当代海军》2005,(2):28-29
近日,俄媒体报道:2004年9月27日,联合国裁军大会秘书长兼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奥尔忠尼吉泽宣市,新一轮武器竞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他表示,有迹象表明,曾经在某个阶段有所减弱的世界武器竞赛现在又在许多方面开始复苏,这是个非常危险的现象。从21世纪军事发展情况看,新一轮军备竞赛表现有诸多方面,比较突出和引起关注的是:军费投入不断增加、太空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核扩散以及新型智能武器的研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武器投放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问题。由于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发展、变化,飞行员的负担不断加重,飞机的精确操纵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提出了研究智能武器投放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以空对空攻击为例,提出了智能武器投放系统的任务,并给出了它与其它系统交联关系和系统模型框图;以进攻武器和攻击方式的选择决策为例,提出了一种动态、模糊选择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某型子母弹子弹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分析了子母弹子弹稳定带对子弹落姿和可靠性影响,通过机理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了稳定带参数优化调整方案,对相关产品优化设计及技术改进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讯——美国国防部正在研制一个新的应急的导弹预警系统。这是一种红外望远镜,它由侦察飞机(例如洛克希德公司的U-2飞机)运载到大约70000英尺的高空,用以探测和跟踪袭击美国的核弹道导弹。 目前正在研制的项目是高生存力的低频应急无线电通讯网。这是与长波红外光学探测器配套的项目。  相似文献   

18.
军事纵横     
了望武器弹药(包括瞄准器)这部分装备有专项计划.个人防护器材(防弹背心和头盔)当然不是指大大限制士兵活动、无法在步兵战车的登陆舱内瞄准射击的防弹背心.新型防弹衣重6公斤,可以防御10米外机枪射出的5.45毫米子弹。头盔也改用新材料,并带有联络、夜视镜等装备。 大规模杀伤武器和不明飞行物防护手段 新有机物研究所正在研制日常穿的防护服. 工程装备 有一整套工具和器械.包括轻便折叠式带锯齿工兵铲,可运送500公斤货物的5.1公斤重的划艇,可变成救生服的背包,重750克带有平嘴钳、刀、名种起子和木工凿的成套工具,防护红外线及激光的伪装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箭头负泊松比多胞结构抗子弹侵彻性能,对比分析了顶边撞击、铰点撞击、侧边撞击三种弹靶作用条件下子弹的侵彻行为与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的破坏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当子弹以较高速度撞击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时,该结构的负泊松比效应不显著;顶边撞击与铰点撞击时,子弹直接贯穿结构,胞元破坏较小,此时双箭头负泊松比多胞结构抗侵彻性能较差;侧边撞击时,子弹未贯穿多胞结构,胞元破坏较大,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依靠其双三角结构使子弹发生偏转,显著增大了其侵彻阻力。分析了顶边撞击时子弹的入射角度变化对于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抗侵彻性能的影响,发现存在30°入射角和60°入射角。当子弹处于这两种入射角附近时,双箭头负泊松比多胞结构具有一定的抗侵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江山 《国防科技》2004,(11):50-53
据俄媒体近日报道,9月27日,联合国裁军大会秘书长兼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奥尔忠尼吉泽宣布,新一轮武器竞赛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他表示,有迹象表明,曾经在某个阶段有所减弱的世界武器竞赛现在又在许多方面开始恢复,这是个非常危险的现象。从21世纪军事发展情况看,新的一轮军备竞赛表现有诸多方面,比较突出和引起关注的主要在于军费投入不断增加、太空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核扩散以及新型智能武器的研制等方面。一、世界各国军费投入一路攀升新一轮军备竞赛首先表现在军费开支上。冷战后,主要军事大国的军队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