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66年6月间日爆发的普奥战争,即德国内战。恩格斯说:“1866年战争不是别的,正是内战。”①在这场内战中,站在奥地利方面的,有德意志的几个邦:汉诺威、萨克森、巴伐利亚等;站在普鲁士方面的则是意大利。双方的军事行动,在6月间和7月间,主要在普奥、意奥两个战场上,即在波希米亚境内和意奥边境进行。在德国内战进行期间,作为“无产阶级将军”的恩格斯,于6月19日和7月5日之间,陆续写了一组(5篇)论文《德国战争短评》,先后发表于6月20日、26和28日,7月3日和6日《曼彻斯特卫报》上。恩格斯说:“这里陆续发表的几篇短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科学文化在现代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地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证了维系这种关系的客观物质基础。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①这实际上也是恩格斯本人的看法。他在《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以及关于军队的诸多论文中,系统地研究了当时许多国家的军队的历史和现状,从现代作战体系和现代军队的特点出发,全面地论述了科学文化对加强军队的物质基础、改进作战方法、提高军队运…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德法战争期间 ,于 1 870年 7月 2 9日至 1 871年 2月 1 8日连续发表 50余篇“军事短评” ,论述了“战争与政治”、“进攻与防御”和“人民战争与游击战”等重大军事理论问题 ,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尤其是军事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普法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场战争。法德两国统治阶级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长期明争暗斗,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战争的结局,又造成两国政体和整个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早在战争爆发前,侨居伦敦的马克思、恩格斯就对欧洲局势作了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德法战争期间,于1870年7月29日至1871年2月18日,连续发表了59篇关于这次战争的论文,精辟地论述了巴黎要塞战的军事学术:巴黎要塞被包围了,但它是法国最后的希望;巴黎要塞的工事集古今筑垒工事之大成,并在战争中已经证实了自己的价值;巴黎要塞的防御必须是积极的,而不应当是消极的;巴黎要塞陷落了,巴黎的投降书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6.
1870—1871年普法战争期间,恩格斯连续发表了59篇关于这次战争的短评。在这一系列军事经典著述中,他深刻把握战争与政治的紧密联系,透彻分析地理环境特征,全面比较军事制度异同,时刻紧盯攻防技术变化,一次又一次地精准预见战局的发展。恩格斯的战争预测思想,为我们深刻理解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穿透力和生命力,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7.
孙武是著名的注重国利、军利和民利的军事家。他的《孙子兵法》充满着积极的趋利避害的战略战术思想。不论是将士奔赴疆场厮杀的政治目的,还是行军作战的种种活动,都强调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利”成了《孙子兵法》的灵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指出:“一切战争,从根本上说,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的一个重要纺织工业中心巴门市;1895年8月5日逝世在英国首都伦敦.今年正值他逝世100周年.恩格斯逝世时,李卜克内西在灵前称赞他“既是指路人,又是带路人,既是领袖,又是战士.在他身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倍倍尔歌颂他为“全世界有阶级觉悟的无产者所信任的国际伟人.”对于恩格斯的逝世,列宁认为是“一盏多么明亮的智慧之灯熄灭了,一颗多么伟大的心停止跳动了!”的确,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伟大,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学说.这两位伟人的名字都铭刻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恩斯斯同马克思合作的一生是协调的、完美的、天衣无缝的.他谦逊地称自己是“第二小提琴手”.但当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去世后,他便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继续创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小提琴手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外国部分     
1920年7月16日,协约国同德国开会讨论解除德国武装和战争赔款问题。此次会议在前德军大本营所在地斯巴举行,双方就《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和战争赔款的分配比例问题达成协议。1927年7月7日,日本内阁结束了讨论对华政策的“东方会议”。此次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进一步明确了以武力侵占中国,进而征服世界的侵略扩军总方针。  相似文献   

10.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指出:“恩格斯有着非常明确的观点,善于迅速判断并识别那怕是极为细小的情况,能够极快地作出决定,而且有着沉着的冷静的态度,所有这些使他碍以成为军事专家……。在伦敦,我们都开玩笑地把他称为‘将军,。如果说,在他的生活中还能遇上一次革命的话,那末我们一定可以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卡尔诺——军队和胜利的组织者,军事思想家”。李卜克内西作为恩格斯的老战友,这段话极为准确地概括了恩格斯军事哲学思想的特点及形成过程的科学方法。本文就沿着李卜克内西所指出的思路,对恩格斯的军事哲学思想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04,(3):26-28
2003年12月11日,英国国防部公布了第二份伊拉克战争经验与教训总结报告,该报告的全称为《伊拉克战争:未来需吸取的教训》。这份报告是英国国防部去年7月8日公布的首份伊拉克战争总结报告--《伊拉克战争:首次反思》的修订版。新报告全文共92页,包括12章、1个前言和3个附录。现摘译如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克里木战争期间,发表了《克里木战争》等有关这次战争的军事论文,多达80余篇。这些论文分析和评论了这场战争,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科学原理。其中关于集中兵力与分散兵力、进攻与防御、追击与退却等论述,具有相当高的军事学术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公布的《反分裂国家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各国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台独"势力也别有用心地诬蔑《反分裂国家法》是大陆的"战争法"、"战争动员令" 等。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卫星大校,请他从历史回顾和现实分析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50多年来大陆对台湾和平统一政策的历史由来和历史进程,对进一步学习理解《反分裂国家法》有了更加全面清楚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同时又是欧洲中世纪后期著名的军事著作家。其主要著作《战争的艺术》和《君主论》被后人视为西方战略思想复兴的历史标志。恩格斯称他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45—446页)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衰  相似文献   

15.
人民战争仍然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到战争领域,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伟大作用,第一次提出了组织人民战争的科学理论。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把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造了适合中国情况的人民战争思想。他指出要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著《法兰西内战》一书 ,包括恩格斯写的《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 ,《法兰西内战》正文、草稿、初稿和二稿 ,不仅是对德法战争、法国国内战争的精辟分析 ,对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理论概括 ,而且是一个“维护共产主义的主张”① 的纲领性文件。但是 ,对于这个纲领性文件中的不少理论、原理和策略的理解 ,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它所阐述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即德法战争是“王朝战争” ;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就是“实现…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5日《纽约时报》披露, 五角大楼正考虑对其常规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由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调整为只发动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那么,美军的“两场战争”战略是何时出台的?美  相似文献   

18.
今年7月7日和21日,伦敦发生多起爆炸,多辆公交车被炸毁,地铁全部停运,截至目前已造成56人死亡、超过700人受伤。目前,仍有40多人住院接受治疗,其中至少6人伤势严重。据专家分析,连环爆炸将会给英国带来多达30亿英镑的损失,它对该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相当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而国际媒体亦称,“基地”组织正在将战争从伊拉克转移到欧洲。可以说,不管是对英国,还是对整个欧洲,这次恐怖袭击都给人们造成了心理阴影。伦敦为什么难逃一劫7月7日,伦敦人正沉醉在刚刚得到2012年的奥运会主办权的喜悦之中,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降临。在一个小时内连续发生多起恐怖爆炸事件,使英国伦敦一下子从天堂下到了地狱。  相似文献   

19.
指挥伊拉克战争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前司令弗兰克斯将军的回忆录《美国士兵》已于8月3日正式出版。他在书中披露了一个迄今为止保守最严的秘密:一个代号“4月愚人”的双面间谍巧使手段,使萨达姆错误地估计了美军的进攻意图,从而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20.
在莫斯科郊外一家机场举行的露天摇滚音乐会上发生的爆炸事件中,一位俄罗斯警察少校因为安全地处理了一枚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扔下的炸弹而被誉为大英雄。但是,没想到的是,经历了那个惊心动魄场面的他却未能应验“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俗话。当地时间7月10日凌晨,在他拆除一个自杀爆炸装置的时候,突然的爆炸不幸把他炸死。 排弹专家被炸身亡 据英国《泰晤士报》7月11日报道,这一不幸事件发生在7月10日凌晨,地点是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