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航空母航简称航母,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外形尺寸和吨位最大的舰种。它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系统并作为舰载机编队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以攻击水面、水下、空中及岸上目标,并支援其他兵力作战,是海军中能遂行“立体战”的舰种。  相似文献   

2.
担负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上防务任务的海军舰艇大队,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海军汕头猎潜艇第74大队,曾参加过著名的万山海战、“八·六”海战、西沙海战和南沙斗争,涌现出“海上英雄艇”、“海上先锋艇”和战斗英雄麦贤得等英雄集体和个人。进驻香港...  相似文献   

3.
二战以来的历次海战和海上冲突证明,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是目前水面舰艇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为抗击这种威胁,各国海军纷纷研制装备了各种防御武器,其中尤其以近程防御武器系统(CIWS)最为突出。作为舰艇对空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CI-  相似文献   

4.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的3艘作战舰只,而且对多国部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威胁,限制了其海上兵力行动。  相似文献   

5.
5月下旬,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又有4名硕士舰长和“军事留学生”舰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通过舰长全训合格考试,取得驾驭现代化战舰遂行海上作战任务的指挥权,使这支人民海军的水面主战舰艇部队党委精心打造的“人才航母”,又新增了一批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  相似文献   

6.
所谓反潜作战平台是指可携载反潜探测器材和反潜武器,遂行反潜作战任务的装备。目前主要有反潜水面舰艇,反潜航空兵和反潜潜艇。水面舰艇是最早用于反潜的兵力;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才成为反潜战的重要兵力,当时仅有固定翼飞机,战后又出现了反潜直升机;潜艇在反潜战中担负着  相似文献   

7.
靳涛  杨健斌 《当代海军》2001,(11):33-35
十年磨一剑 2000年6月8日,有“海上蒙面人”之称的“维斯比”级多用途轻型隐身护卫舰首舰——“维斯比”号(K31)的下水仪式在瑞典卡尔斯克鲁纳海军基地考库姆造船厂隆重举行。至此,研制工作历时10年的这一新型隐身战舰终于撩开了神秘面纱、冷战结束后,一方面,大规模削减军费导致海军舰艇部队的兵力减少;另一方面,部队面临的任务范围实际上并没有缩小,而多用途舰艇可以很好地解决兵力规模与任务范围不相适应的矛盾。另外,随着先进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日臻完善,水面舰艇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隐身性能的优劣成为决定舰艇生存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有鉴于此,瑞典海军最终制定了代号为YS-2000的新型多用途隐身护卫舰建造计划。  相似文献   

8.
刘志 《当代海军》2005,(10):28-29
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炮、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战舰,它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经常被称为海上战斗堡垒,是远洋型海军不可或缺的舰种。“斯维尔德洛夫”级火炮巡洋舰是二战后苏联建造的第一批大型水面舰艇,是斯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的全维海战中,海军舰船越来越依靠空中力量。这不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远程打击和投送部队。顾名思义,海军型直升机可以在作战舰艇、两栖舰艇、支援舰船等水面舰只上实现起降;能够单独遂行攻击、补给等作战行动,也可与母舰及其他平台有效协同。与之相比,海军型固定翼飞机需要长距离的跑道, 在海上起降只能依靠航空母舰;无人驾驶飞机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种种缺陷。因此,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最重要的舰载机仍是直升机。舰载直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为了——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的全维海战中,海军舰船越来越依靠空中力量。这不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远程打击和部队投送。顾名思义,海军型直升机可以在作战舰艇、两栖舰艇、支援舰船等水面舰只上实现起降;能够单独遂行攻击,补给等作战行动;也可与母舰及其他平台有效协同。与之相比,海军型固定翼飞机需要长距离的跑道,在海上起降只能依靠航空母舰;无人驾驶飞机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种种缺陷。因此,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最重要的舰载机仍是直升机。舰载直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为了—种重要的信息和火力战术平台。世界上典型的海军…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战略格局急剧变化,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利用其占尽优势的海军力量对苏联等国保持着强大的战略压力。为了使海军建设与国家的地理环境及政治地位相适应,苏联提出了海军的建设目标是“大规模建设强大的远洋导弹核舰队”。在此目标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率先研制出利用飞航导弹攻击水面舰艇的反舰导弹,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就研制装备了多型舰对舰导弹。其中以埃以战争中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的“冥河”反舰导弹最为著名,它创造了世界上首次利用反舰导弹击沉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典型战例,从而使海战进入了反舰导弹时代。随着美苏军备竞赛的持续深入,苏联以反航母与反大型水面舰艇编队,保护自身海上核打击力量为作战需求,在“冥河”等反舰导弹基础上大规模发展了多型中远程反舰导弹,形成了射程上远、中、近结合,多平台(舰艇、潜艇、飞机和岸  相似文献   

12.
航空母舰的弊端时至今日,航空母舰战斗群仍是海上首屈一指的作战兵力“集大成者”。自二战以来,它以其攻防兼备、威力强大,而深受各海上强国的青睐。近年来,不仅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头号海军强国在继续建造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大型航母,就连一些小国也格外关注中小型航母,希冀用它来增强海军实力,更好地执行海上任务,以保卫本国的海洋权益。可以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曾经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上强国,它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余年里雄居世界第三,仅居美英之后.战后,日本的海上力量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又卷土重来,吸取了二战中海战失利的教训,在建造各种水面舰艇的同时大力营建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14.
红外探测是现代海战场上除雷达探测之外的另一种主要探测手段。由于水面舰艇排热量大,而海上背景环境相对较冷且一致性较好,因此,水面舰艇的红外特征较之其他武器系统更易被探测与识别。再加上红外制导导弹只要接受一定强度的热辐射信号就能有效命中目标,红外辐射特征于是成为水面舰艇防御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降低红外特征已引起各国海军的特别重视,成为提高水面舰艇生存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熟悉海战史的人们看来,“海上封锁”似乎总是与潜艇战联系在一起的。的确,潜艇似乎生来就是适于被用作实施海上封锁的海战兵器,自从水面以下也成为海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来,隐蔽地潜航于水下的潜艇对海上交通线所构成的威胁,不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一直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辉煌的战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战初试锋芒,共击沉水面舰艇192艘、运输船只5 800余艘,总排水量超过1 400万吨。以至于当时世界上的头号海军  相似文献   

16.
对海军舰载直升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装备水面舰艇是舰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型以上水面舰艇携载直升机,可以弥补舰艇自身不可克服的弱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直升机的中型水面舰艇谈不上是现代化的舰艇。一、舰载直升机在海战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现代海战向立体化、多层次发展,各国海军迫切需要掌握海上制空权,维护海洋权益,保障领海安全。由于舰载直升机在海上担负侦察救护、反潜反舰、两栖突击、空中预警以及电子战、水雷战等多种使命,因此,世界各国在竞相发展航空母舰和其它舰艇的同时,都在大力发展性能优良的舰载直升机。目前,已经问世的各型舰载直升机有:舰…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海上作战中,潜艇是打击目标的重要兵力之一,因而反潜作战更是现代海战的重要样式之一。主要研究了巡逻搜索的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在对四种不同的巡逻搜索方法进行了相关战术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了水面舰艇编队进行巡逻搜索时的组织方法。对在巡逻搜索中水面舰艇编队组织和指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18000公里的海岸线。保卫她的,除了舰艇部队外,还有海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有岸基飞机、舰载机和水上飞机等组成,主要任务是在未来海战中,夺取海上制空权,遂行反潜、反舰、布雷、扫雷、支援登陆作战和侦察巡逻等,以形成海空立体战。而这些任务则要求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具有特殊的条件和素质,各方面非常优秀。那么,怎样才能跨入我国海军航空兵的门槛,当上一名翱翔海天的飞行员呢?  相似文献   

19.
《当代海军》2007,(2):74-74
泰国皇家海军现役兵力有6.6万人,其中有2万名海军陆战队员、8000名空中和海岸防务司令部士兵以及1150名海军防空兵,每年征召的士兵大约1.5万人,海军预备役军人大约3万人。主要控制着泰国小型航空母舰、水面舰艇、海上飞机、空中和海岸防务司令部以及海军陆战队分遣队。水面舰艇部队由3支  相似文献   

20.
现代巡洋舰     
引言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不断演变,舰艇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美苏形成两极对抗冷战格局。两国大量建造舰艇尤其是潜艇,是历史上潜艇建造入役数量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海战的主要威胁来自水下的潜艇。反潜作战是当时舰艇的主要使命任务,水面反潜舰艇和反潜武器此时获得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