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外部市场严酷考验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定位和底线思维,全力保障航海主业平稳有序运行。据统计,全年实现民船海工交船198艘/座、170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共完工交付4艘全球最大2.3万吨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外高桥造船建造的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世界独创Fast4Ward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大船集团建造的8.5万立方米液化乙烷双燃料运输船、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06,(5):62-63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投资建设的大型现代化总装船厂。1999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实现了造船生产快速发展:2001年8月首制船开工;2003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交付3艘/50万吨船舶;2004年完成交船7艘/122万吨,交船量超过一期生产纲领;2005年完成商品船14艘/217万吨,成为国内年造船量率先突破200万吨的船厂,同时盈利2.38亿元,提前一年实现新厂盈利。目前累计手持订单53艘/800多万载重吨,合同金额达30多亿美元,船位安排到2009年。外高桥造船公司以建设世界现代化船厂为目标,始终把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强大动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08,(11):78-79
10月10日,中国.长航首艘近30万吨VLCC油轮“长江之珠”号在中船重工江南长兴造船基地提前80天出厂,正式加盟长航油运船队,进入了国油国运、维护中国能源安全行列。该轮的建成和首航标志着中国长航集团油运产业战略实施取得新突破、长航油运船队发展跨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10,(3):80-80
2009年,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造船完工14艘,首次突破70万吨大关,达到71.6万吨;完成造船产值54.2亿元,同比增长11.5%;接获13艘新船订单,包括1艘12缆物探船、12艘3.5万吨散货船;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7%;全年共完成销售收入52.47亿元,同比增长2.7%;  相似文献   

5.
8月20日.中船重工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建成典礼暨河北远洋两艘18万吨散货船出坞仪式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这标志着北船重工正式跨入大型现代造船企业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14日,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为德国船东批量建造的第四艘1.2万吨多用途船——“斯泰拉·福瑞”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是同方江新2010年按计划实现完工交付的第10艘出口船舶,创造了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佳交船业绩。  相似文献   

7.
2月15日上午,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为德国布鲁格集团公司建造的1.2万吨。伏蒂费克逊“号多用途散货船在九江瑞昌下水。该船是江西首艘自行建造、自营出口的船舶,该船的下水意味着江西将实现船舶出口创汇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正>3月1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武船集团北船重工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和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建造的第六艘32.5万吨矿砂船交船暨命名仪式在青岛举行。"ORE ZHOUSHAN"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院设计,武船集团北船重工建造。该船是北船重工为招商轮船和工银租赁建造的6艘32.5万吨矿砂船系列船的最后一艘,标志着该批6艘船舶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 到2020年,力争使经济总量和造船产量在2000年基础上翻三番,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职工收入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真正成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的船舶集团。为实现这一目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05年,造船能力、造船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300万吨,大力发展非船支柱产品。集团公司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多数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第二步,到2010年,造船能力、造船产量分别达到600万吨、500万吨,初步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市场的非船名牌产品。集团经济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  相似文献   

10.
正交付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发布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三大造船指标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一位、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转入坞内连续搭载总装新阶段、研制的"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处成功坐底、定点帮扶的贫困县全面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11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1.
一艘艘新型船的下水.一张张新订单的签约,我国造船企业的造船能力越来越强.造船的吨位越来越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都在努力争创世界一流造船集团.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猛.近十年来稳居世界第三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船舶行业的上升趋势.鼓舞着我国的造船人。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中船集团公司与台湾省“中国航运股份有限公司(CMT)”在上海举行了两艘17.5万吨散货船建造合同签字仪式。这是台湾省船东首次直接在祖国大陆订造大型船舶,也是台湾省船东在祖国大陆订造的最大型船舶。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小津和CMT公司董事长彭荫刚出席签字仪式。这两艘船舶均由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 据有关人士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省远东仓储公司曾通过外国船厂间接在祖国大陆造船。到目前为止,外高桥造船公司已累计承接17艘17.5万吨散货船,出现了建造批量船的良好开端。台湾船东首次直接在祖国大陆订船@范国荣…  相似文献   

13.
军工资讯     
日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建造的首艘5688TEU集装箱船“新赤湾”号出坞。 5688TEU集装箱船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在原先成功建造的一批5668TEU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4.
曹晓光  肖飞 《环球军事》2009,(12):48-50
今年初,美国海军同诺斯罗普一格鲁曼造船集团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签订了一份价值3.74亿美元的航母建造合同,该合同主要用于进行第2艘福特级航母CVN79的先期建造工程,预计该舰的全面建造将于2012年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大船集团始建于1898年,至今已历经120年的历史。从昔日的一个小修船坞,到今天占地800万平方米,拥有五大产业,客户遍布全球。120年间,大船集团饱经风雨,更换了18次名字,历经战火洗礼、社会更替,先后经历了俄日殖民统治、苏联接管/中苏合营、独立经营、企业分建、整合重组和整体上市六个发展阶段。岁月变迁,时代发展,却始终改变不了奋斗在这里的一代又一代大船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摸索前行,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造船史上的80多个第一:从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出口船,到中国第一艘  相似文献   

16.
7月1-3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一次技术创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技术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安排和部署了今明两年的技术创新工作。3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6日 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挪威博尔公司批量建造的4800吨海上多用途船 “博尔大力神”号签字交工。8日 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杨永茂一行视察了703所与当地政府合作创办的哈尔滨703科技创业中心。9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与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与丹麦A·P·莫勒集团马士基航运公司签订建造两艘3.5万…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3日,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14.7万立方米薄膜型LNG船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顺利交付船东,中国人终于成功摘取了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中国乃至世界造船史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此刻,距离该船在沪东中华开工的2004年12月15日,已足足过去了40多个月;而距离沪东中华最早开始进行LNG船研究的1997年,则已长达十余个春秋。  相似文献   

18.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14):72-72
7月4日,英国斥资上百亿美元打造的两艘新航母之一“伊丽莎白女王”号正式命名。这艘航母满载排水量6.5万吨,是英国海军历史上最大的航母。航母的命名仪式设在苏格兰一家造船厂英国首相卡梅伦趁机劝说苏格兰不要独立。分析人士说,在苏格兰即将举行独立公投背景下,这次命名仪式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国防科技工业》2011,(5):82-83
大船集团刷新VLCC建造记录近期,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20天内相继交工4艘30万吨原油船(VLCC),刷新了多项系列船施工记录,产品施工质量也得到各方赞誉。(船重)  相似文献   

20.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16):72-72
日本将购美国4万吨巨舰 8月3日,日本防卫省称,日本政府已决定向美国购买一艘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并计划在2019年完成实战部署。日防卫省计划购买的两栖攻击舰是美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日本政府已经在2014年度的防卫预算中拨出了对这艘两栖攻击舰的前期调查费用。根据计划,防卫省将会在2015年确定正式向美方提交订单,并于2019年将这艘两栖攻击舰部署在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