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身着中式服装、操着流利汉话的朝鲜留学生吕青松,在末名湖畔的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兴致勃勃地向笔者畅谈了他在本国学习期间参加军事训练的情景。“我是1978年考入金日成综合大学的。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一项,就是学生要参加军事训练,  相似文献   

2.
1883年(光绪9年),中国驻德公使李凤苞由德文译成中文的《陆操新义》一书,是研究近代中德两国军事学术交流值得重视的一部德国陆军操典。现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就教于诸方家。 《陆操新义》,这部由天津机器局摆印、上海同文书局缩印、书头标有“甲申孟夏”  相似文献   

3.
朝鲜国家媒体12日上午宣布该国成功将一颗卫星送入轨道,今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而就在数日之前朝鲜方面还表示受技术困难影响,其卫星发射时间推迟至12月底。当天上午10点左右,日本和韩国官方证实了这一消息,运载火箭三级均预期脱落,没有对任何邻国构成伤害。此次朝鲜射星受到的国际社会广泛谴责中,美国尤其强烈。美国政府及其地区盟国认为朝鲜以射星之名测试技术,最终使之具备为弹道导弹加装核弹头的能力。他们还谴责平壤政府把资金浪费在测试昂贵武器上。此前,朝鲜曾于今年早些时候试射卫星,但并未进入轨道。朝鲜还曾分别于1998年、2006年和2009年射星失败。国际社会将如何回应?从短期来看,日本和韩国安全官员将召开“紧急情况”会议讨论此次朝鲜射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紧急情况?”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分析家维克多·D·查和艾伦·金撰文称:成功的试射将唤醒朝鲜对美国本土直接威胁的忧惧,会成为奥巴马政府面临的首要国家安全问题。然而,射星本身对朝鲜近期能力有何暗示仍然不清楚,但人们有理由怀疑其意味着情况严重。当然,在咖啡厅里悠闲的聊天或打电话的首尔市民对此并不是特别关注。这可能很容易解释。在一份被广泛引述的报告中,核扩散分析师马库斯.席勒和罗伯特·H·施穆克尔揭露称,在今年早些时候的金日成诞辰百年阅兵式期间,朝鲜使用了假导弹。施穆克尔暗示称,朝鲜永远不可能生产出真正的洲际弹道导弹(美国称朝鲜正在测试洲际弹道导弹),因为对于贫穷而孤立的朝鲜而言,该项目需要的投入过多。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军》2010,(1):5-5
新华网平壤2009年11月27日电据朝鲜媒体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近日表示,海军对于朝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海军力量。金正日考察了部队的武器装备,观看了海军训练,并具体了解了今年训I练纲要的执行情况和明年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5.
43年前在日本广岛·长崎受原子弹爆炸的几十万遇难者中,有当时正在广岛留学的12名中国留学生。其中牺牲和幸存者各一半。在这6个幸存者中,除1人留日、1人去朝鲜外,其余4人都先后回国,目前健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广阔的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直接支持、帮助、指导朝鲜义勇军的创建和发展 ,中韩抗日将士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 ,在战火中培植了一支强有力的韩国独立复国队伍。长期以来 ,对于朝鲜义勇军的研究在朝鲜半岛的南北方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韩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和相关反共法令的限制 ,禁止对此开展研究 ;朝鲜则由于一些原朝鲜义勇军领导人在 1 956年的朝鲜劳动党内的“反党事件”中受到整肃 ,也无人问津。在中国学术界同样由于历史的原因无人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90年代中期 ,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7.
朝鲜首次成功试射三级远程火箭激怒了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他们认为类似的导弹能够攻击到美国、欧洲以及其他远程目标。不过,专家指出,要发展出打击范围可覆盖美国的可靠导弹,朝鲜还需要多年的努力。研制导弹,需要经历长达数十年的系统化、错综复杂的测试,对于正处于经济困境的朝鲜而言,这是极端困难的—朝鲜面临着国际制裁,而且每次有试射举动,其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美国太空政靶智库“世界安全基金会”太空技术分析家、前空军轨道分析家布莱恩‘维顿表示:“一次成功能够说明进步,但却不能证明胜利。能够令一套系统工作一次与拥有足够用于军事的可靠系统之间,还有着巨大差距。”朝鲜经历了长达14年的艰苦努力,屡战屡败,并投入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才于12月12日成功发射卫星。据韩国国防部12月13日称,朝鲜“光明星3号”卫星以7.6千米/秒的速度围绕地球旋转,但目前还不清楚朝鲜这颗卫星的运转任务是什么。朝鲜太空官员称,这颗卫星将用于农业和天气预报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泳天 《环球军事》2012,(6):16-17
朝鲜和伊朗,一个处于亚洲的东部,一个处于亚洲西部,都因为核问题而引起全球关注,更是为美国所不容。但在2月29日,朝鲜宣布将在与美方“有效的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和宁边的浓缩铀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监督。美国则重申不再敌视朝鲜,同意向朝鲜提供24万吨食品。而对于伊朗,美国从年初开始就曾派遣两艘航母进入波斯湾,对伊朗形成大兵压境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我对朝鲜怀有特殊的情愫。1955年8月我和妹妹随母亲到朝鲜探亲一一当时父亲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师政委,他的部队正驻扎在朝鲜新义州附近的一片村庄里。那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饱经战争创伤的朝鲜在我9岁的记忆中印象极深。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每当提起朝鲜,我心中都会升腾起一种亲切感。重游朝鲜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夙愿。  相似文献   

10.
2001-2002年,我国向欧洲和拉美派遣了一批军事留学生。当时我作为随队翻译,与这批军事留学生共同经历了令人难忘的一段时光。下面记述的是我在委内瑞拉亲历的  相似文献   

11.
朝鲜义勇军司令武亭将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于朝鲜义勇军的研究已多有涉猎,但对朝鲜义勇军司令武亭的研究,少有专文着墨。这位曾与金日成并称的传奇式的军事英雄,在中国和朝鲜都创造了辉煌的军事成就。而他的人生却又沉浮不定,损誉不一,坎坷曲折。本文试根据现有史料将这一历史人物的事迹还原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徐起 《当代海军》1999,(3):47-47
美国近期提出有关限制朝鲜发展核武器的一系列行动,令人想起30年前美朝之间有过的一段旧怨。1968年1月22日,在朝鲜东部的永兴湾海面,一艘悬挂着星条旗的美国船只在朝鲜海军鱼雷艇和潜艇押送下,缓缓驶入元山港。只见一艘朝鲜鱼雷艇迅速靠近该船,艇上一名青年军官带领10名荷枪实弹的朝鲜  相似文献   

13.
朝鲜战争作为新中国成立不久打的第一场战争,对中国后来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爆发前,中国的外交政策大多是理论化的东西,而经过这场战争,中国的外交思路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并模式化。因此研究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勾勒出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决策过程,并从中总结出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一、从朝鲜战争爆发到中国出兵朝鲜, 中国政策的变化 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到10月25日中国宣布出兵朝鲜,中国对朝鲜战争的认识和政策有一个转变过程。 朝鲜战争刚爆发…  相似文献   

14.
朝鲜内战是朝鲜人民内部的事,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由于美国对朝鲜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并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人民才被迫和朝鲜人民一起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作战。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性质和战争责任问题,笔者根据已掌握的史料,作一阐述。 同盟之间的妥协,三八线的演变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是谁挑起的?责任在谁?历来我们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朝鲜的内战是美国制造的”,“是美国政府挑起了朝鲜的内战,是美国政府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见 1950年 11月 11日、 28日中国外交部的声明和伍修权在联合国大会上…  相似文献   

15.
4.民国时期金陵制造局生产的手枪 金陵制造局前身是金陵机器局。金陵机器局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兴建,次年竣工,现地址为今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厂址。晚清时期,金陵机器局与同年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局、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以及1867年创办的天津机器局齐名,是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四大兵工企业之一,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工厂,其主要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工厂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1 95 2年 1 1月 ,艾森豪威尔在选举中获胜 ,当选为美国第 3 4届总统。为了兑现在竞选中发出的“尽快地和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的承诺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恢复和推动了朝鲜停战谈判。 1 95 3年 3月 5日 ,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府随即改变了对朝鲜停战谈判的态度 ,促使中方在战俘问题上让步 ,双方最终达成停战协议。美苏首脑的更迭对朝鲜战争的进程和停战的实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薛奇 《军事历史》2003,(4):72-73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朝鲜内战)从三八线地区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使本来是内战的朝鲜战争演变成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中国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被迫以志愿军名义参加了这场战争。整个朝鲜战争历时三年零一个月,于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朝鲜战争又在三八线地区结束。为什么朝鲜战争起于三八线又止于三八线?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了解三八线的由来。三八线原本是地图上的一条纬度线,北纬38度线恰好横穿朝鲜半岛中央。朝鲜于公元7世纪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1910年被日本殖民者吞并,直到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相似文献   

18.
1952年秋季,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正面战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而“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则对在正面战场取得胜利丧失了信心,有效配合了停战谈判.这一胜利,是各级指挥员正确指挥、活用战法和广大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结果,更是与各参战部队密切协同及祖国人民、朝鲜人民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北洋海军的爱国将领邓世昌(1849——1894),在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英勇抗敌,视死如归,为保卫祖国海疆,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十九世纪末,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殖民地。走土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也把朝鲜和中国作为它侵略、“开拓”的目标。1894年6月5日。满清政府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出1,500名陆军进驻朝鲜汉城以南的  相似文献   

20.
赵平 《军事历史》2013,(4):18-19
1951年3月至1954年4月,我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那时我在师部当见习参谋。在朝鲜战场度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经历了五次战役、金城阻击、上甘岭鏖兵和东海岸备战反登陆,经受了炮火硝烟、严酷的生死考验,也享受到停战后的和平阳光、新鲜空气。时光流逝,60年过去,回眸往事,浮想联翩。一、朝鲜停战,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