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团中央等单位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的江苏省铜山县黄集镇谢庄村民兵连长张玉林,经过10多年刻苦钻研与实践,成功地掌握了30多种食用菌种植和菌种栽植技术。可是,他并不满足,去年初,又自费1万多元赴外地科研单位学习取经,以求在食用菌种植和带领周围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做到“三新”。 引进新品种。张玉林深知食用菌也和其它产品一样,只有不断更新换代,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跟,赢得用户的喜爱。去年2月初,  相似文献   

2.
有“豆豉大王”之称的江西省南昌稻春园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根,原本是南昌县塔乡芳湖村的一位基干民兵。20世纪90年代,他是从《中国民兵》杂志上学到培植食用菌技术而成了远近闻名的“李冒富”。但他不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他要寻找新的突破点。 一次,李保根随乡武装部副部长到水岚洲指导民兵种植食用菌,在一位民兵家吃晚饭时,觉得那碗空心菜梗炒豆豉十分可口,便询问这豆豉是哪儿买的。主人告诉他,这豆豉是他自种的黑豆,自己加工而成的,他眼前闪  相似文献   

3.
1997年初,一纸命令将山东省军区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刘建玺调到莒南县人武部任政委。从此,人武部连续3年被省军区、军分区评为先进党委。他“热心对工作,热心待同志”的品德和作风,焕发出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被人们誉为“热心政委”。 武装工作,对初来乍到的刘建玺来说是个门外汉,有工作热情,但缺少工作经验。为此,他在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铜山县人武部在各乡建立了200多个“民兵帮扶致富基地”,充分发挥民兵富裕户在扶持农村烈军属、民兵贫困户脱贫致富中的示范、辐射作用。现在全县已有800多户烈军属、困难户和民兵脱贫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该县黄集乡谢庄村青年民兵、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5.
张乾 《云南国防》2001,(3):27-27
开远市羊街乡副乡长王评,情系军营“菜篮子”,热心为驻开部队培养蔬菜种植人才和提供科技服务,解决了部队吃菜难问题,被官兵誉为“拥军乡长”。  相似文献   

6.
错误的“两难选择”朱海文有些干部在向领导汇报思想时,常会提出这样的难题:“要么提我,要么让我走,别无其他选择。”一旦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就思想上不安心,工作上不尽心,本职上不热心,甚至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经常出难题,“逼”领导“就范”。“要么提我,要...  相似文献   

7.
去年五六月间,《今日女报》等我国十几家报刊竞相报道这样一条消息:河北省沧州市姑娘李艳华开办“橄榄绿婚恋热线”。 每当你拨通0317——3027365这个电话号码,对方温柔的话语便会从听筒中传来。“热线”的主持人,就是热心为军人婚恋牵线搭桥的“拥军红娘”李艳华。 创办“热线”缘为何 李艳华出生于一个回族家庭,父亲是当  相似文献   

8.
美国电影《阿里巴巴》中有一位传奇式英雄——阿里巴巴,他对着宝库的门喊一声:“芝麻,开门吧!”宝库的门就打开了。然后把宝库内的金银财宝分给穷人们。在巍峨秀丽的匡庐山麓,有一位叩开食用菌宝库的人。他经过几年艰苦探索,研究开发出十几种食用菌和药用菌。他的研究成果连同他的名字,载入了《中国食用菌企事业名录大全》。他本可以靠着科技专利成为百万富翁的,然而,他  相似文献   

9.
日前,山东省陵县民兵经纪人李学震作为当地果农的“农家 大使”,到福州、广州等地的水果市场“逛了一圈”,为果农带回了 10多条重要销售信息。迄今,该县像李学震这样大伙出资供其 外出考察,带回信息技术大伙共享的“农家大使”已有100多人。 市场经济,怎样搞好生产,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市场 洗礼的民兵们首先想出一条妙计:走出“一亩三分地”,外出考察 取经。于是,群众推出一些头脑活、有知识和见识又热心服务的 民兵作为“农家大使”出访,费用大家均摊,信息技术共享。“农家 大使”们通过出访,拜师求教,开阔视野和思路,了解生产信息和 市场供需情况,引进新的技术、品种、项目,带回推介给出资人。  相似文献   

10.
英女王在网络股“零的突破” 在网络盛行的时代,年过七旬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紧跟潮流,钟情和投资网络。她因购买网络公司股份获得巨大收益,从而成为英国最新的网络百万富翁。 对于网络这个新东西,伊丽莎白女王一直就很热心。她使用网络已经有多年,白金汉宫1997年设立第一个网站,就是在女王的热心支持下促成的。近几年来,网络股的飙升,也不禁使深处王宫内院的女王心驰神往。去年11月,她终于按捺不住寂寞,投资了10万英镑,购买了一家网络公司15%的股份,实现了自己在网络股上的“零的突破”。 据介绍,女王投资的…  相似文献   

11.
兵工企业呼唤“能工巧匠”王昌文报载,去年11月,在劳动部召开的中华技能大赛获奖者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暨全国技能月总结大会上,来自兵器工业的8名技术工人,被劳动部命名为“全国技术能手”,在人民大会堂戴上了熠熠闪光的奖章。并和110名中华技能大赛获奖者、其...  相似文献   

12.
搬“家”记     
年初,河南省南召县留山镇关坡村外出归来的民兵意外发现,原本设在村委会长期冷清清的“青年民兵之家”搬到了私人家里,从此“生意”兴隆起来。 喜欢捣鼓电子器材的民兵王建,靠养殖致富后修起了二层楼房,购置了一大套录像、广播器材。他热心地搜集大量资料,坚持每日一个半小时广播宣传党的政策和农业、科教、文卫、国防知识。王家成了村  相似文献   

13.
家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石家乡泽源村的何凤葱,是一个地道的瑶族农村妇女,在县人武部联合县工商局、县民政局、县人事局、县妇联等单位的扶持下承包起果园,掌握了一套独特的种植脐橙经验,并将剪技、打芽、保果等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里的女民兵,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种植脐橙致富的“铁娘子”,2005年还被自治区授予“科技致富女能手”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新宁县宝丰园艺场场长、民兵营长田正清是一个致富奇人,他以独特的手段带领乡亲们致富,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殊荣。他的口头禅是:“致富要走创新路。”2000年,田正清外出考察时认定今后广东香芋好销售,便动员村里种植香芋。乡亲们不敢承担风险,他不厌其烦地发动民兵带头,承诺垫付所有香芋生产资金,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并宣称如生产失败补偿种植户每亩稻谷250公斤。乡亲们被他的诚心游说所打动,全村迅速发展香芋150多亩,很快成为当地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让周边的橘农走上共同致富路,他成立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经过培训的1000多名青年民兵成了致富领头雁。他投资研究脐橙套袋栽培技术成  相似文献   

15.
这两年,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辽东半岛复州河畔种植肉葫芦的专业户大大小小有几百个。其中复州城镇莲花村基干民兵王中德最早种葫芦、种的葫芦个大、肉厚,人称“葫芦王”。 1985年春,在瓦房店市刚刚开始推广肉葫芦种植技术时,人们不相信种葫芦能致富。民兵王中德第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广大农村,专业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菇农已有2000万。他们的生产技术、经济效益千差万别。几十年来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食用菌,观念最重要”。一、观念影响技术在笔者接触的食用菌生产技术人员当中,有许多人得出这样的感受:明明已经掌握了生产技术,也获得了成功。可来年再种时常常失  相似文献   

17.
9月15日晚上,山东省乐陵市郭家街道办事处小屯村民兵张进玉等几位大棚杏种植户民兵,来到大张村大棚杏种植大户、民兵赵自谦家中,相互交流和探讨种植技术、销售信息以及发展前景。目前,以相互交流、共同致富为目的的民兵“技术互访”在该市已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扶沟县韭元乡雁周村退伍军人周建设发明“沟河式箱装室外冬眠养蝎法”等二项技术荣获国家科技发明铜牌奖,成为中药材种植之王。1955年,他出生在黄泛区腹地的一个农民家庭里。1976年11月,他怀着戍守祖国的愿望,进入广东湛  相似文献   

19.
一线传真     
浚县巾帼好“时髦” 娘家拿证书 出嫁带“职称” 科技人员热衷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证书,如今在河南省浚县女民兵中时新起来。娘家学科技拿证书,出嫁懂技术带职称,成为此地农村女民兵的一种时尚和追求。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浚县农民学科技、用科学蔚然成风,先后有1.3万多人领到各类“绿色证书”,1800多人获得农艺、林果、食用菌种植和家畜养殖方面的高、中、初级职称。去年以来,400多名女民兵把获得的技术职称当作“嫁妆”带到婆家所在乡  相似文献   

20.
“活雷锋,邱应发,济贫困,千百家……”一首新编“三字经”在湖北武汉流传着。邱应发,一位褪尽荣光的昔日战斗英雄,退伍20多年来,扶贫济困,热心助人,先后捐款10多万元,帮助多达1000人,他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爱心英雄”、“爱心大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