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兵梦     
妻子在不是我妻子的时候,常常想当兵,而且接兵的女干部也曾经看中了她,就因为她父亲不是官,而是一个普通工人,也因为住在一个小城市,这个梦一直未实现,曾经一度使她遗憾,更使她失望。但是,她想当兵的愿望始终没有放弃,就因为这,她选择了当兵的丈夫。 妻子的个头一米六八,长长的脸,大大的眼睛透出了一股倒俏灵气。在认识我之前,追求她的不少,然而她一个也没相中,直到我一身戌装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才有  相似文献   

2.
认识她是在一个初夏。一袭素雅的军装,纤瘦的身材,清纯的脸颊,天真而快乐的神情……她说,她是名医生。 恋爱中,她说要参加全国的医师资格考试,有13门课程要复习,我们整整一个月没有见面。见面时,她瘦了一圈。后来,她告诉我,她考了全院第一……  相似文献   

3.
她不是军人,可她却有着军人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不是专武干部,可她却干着比常人辛苦十倍的征兵工作。6年来,她的足迹踏遍了贵阳市小河区的每个角落,走访了近1200余户应征青年,为部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她就是被人们称为“征兵大嫂”的石云华。  相似文献   

4.
李菲菲是个漂亮的大学生连官,2009年7月,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毕业后进入农九师168团2连,这里也是她的家乡,当连官是她自己的主意。毕业那年,与她一同读大学的同学中,有人进了公司,有人选择了留在条件优越的广州,而她毅然放弃了在广州的工作,回到生她养她的团场,有同学说不值,李  相似文献   

5.
专爱挑刺儿,因此被战友们昵称为"刺玫瑰"。别看她爱挑刺儿,从领导到老兵对她一点儿也不反感,反而说她是个好兵。她个儿不高,身材偏瘦,细眉圆眼小脸蛋。但在男兵眼中她却是名副其实的"女汉子"。虽然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从不因为苦楚而懊恼,但有时犟起来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她就是冯静。原本大学毕业后,家里为她安排好了工作单位。可她死活不肯去,和家里整整闹了半个月,最终,她说出了自己真实想法,立志要做军中"霸王花",而且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野战部队才有兵  相似文献   

6.
昂起头来     
有这么一则故画:有一个总爱低头的小 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 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一个绿色的蝴蝶结, 店主不断地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她虽 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地昂起了头,急于 让大家看看,连出门时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 意。她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哎 呀,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 的肩。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 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是在镜前一照, 头上根本没有蝴蝶结,蝴蝶结在出饰物店时 的那一撞就丢了。  相似文献   

7.
卫晨霞,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节目主持人。熟知她的基层官兵称她“卫姐”。她见多识广,有啥东西能让她希罕和惊诧?去年底,她在驻滇某炮兵团采访军营文化活动时,耳闻目睹了这个部队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的场景后赞不绝口,接连用了三个“没想到”。  相似文献   

8.
又一次见到了她。这次的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率真顽皮,眉宇间透出几分凝重与成熟,多了几分女孩特有的睿智和深思。“你终于长大了……”我开玩笑说。她苦苦地笑了笑:“我一直在寻找,但一直没能找到……”我相信她说的话。她说过自己遗憾没能成为一名女兵,但她一直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军嫂。  相似文献   

9.
别看她一个女孩子家,身材瘦削,朴素无华,没穿司法制服,却给人一种威严的气派,乡亲们遇到难题,见了她就有了“主心骨”,五大三粗的“二楞子”见了她却倒退三分。难怪人们管她叫“义务女法官”。3年中,她运用法律调解民事纠纷15起,提供法律咨询1200  相似文献   

10.
宋娟 《兵团建设》2012,(6):40-41
她是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残疾人,却用爱温暖着身边的人。她就是农一师十团三连职工潘志新。潘志新出生于1963年,她的幸福童年,在五岁那年戛然而止:脊髓灰质炎使她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虽然厄运袭来,可是潘志新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1995年,潘志新结婚了,婚后的她终于找到了幸福。可是多舛的命运在12年后夺走了她的丈夫,只留下10岁的女儿与她相依为命。虽然潘志新的人生接连遭受厄运,可她却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她以雷锋为榜样,默默地为群众做好事,她的事迹在团里被传为美谈。连队有位孤寡老人,无依无靠。潘志新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帮助老人洗脸、梳头、做家务。老人总爱说:"小新比亲闺女还亲。"  相似文献   

11.
为了患白血病的丈夫,生活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她,以一个善良女人对丈夫深沉的爱,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为了丈夫,她四处求医;为了丈夫,她倾家荡产;为了丈夫,她日夜操劳……终于,丈夫的病情得到了缓解,这一天,她泪如雨下。  相似文献   

12.
她被誉为二战期间最杰出的女间谍;她天资聪颖,思维敏捷,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她初涉谍海,便遭不测,强烈的爱国之心使她真正走上了间谍生涯;她又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两次深入虎穴,两次幸运脱险;是她击碎了希特勒的导弹梦,使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劫难。  相似文献   

13.
当她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烈属”的光荣称号时,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的丈夫原是南京陆军学校的教员。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工作,她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挑起了家务的重担。在她的全力支持下,丈夫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嘉奖。1984年,丈夫因病去世。当时,儿子正战斗在老山前线。她没有把这  相似文献   

14.
我的母亲姓付,一直被别人叫成老付,而有时被我叫成付老太太。我每次那样称呼她,她就笑。她不像大多数农村妇女,结了婚以后就被人叫成了"某某家的"或"某某媳妇"。她风里来雨里去教了二十年书,曾经是朝阳地区的先进老师,在我们那个乡赢得了属于她的尊严。尽管风光过,但她一直认为自己的个子小,而不愿抛头露面。其实,在周围的女人当中,她不比一些人矮,也没比一些人高。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拼搏奋斗,使她在发动机研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然而,她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了科研开发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素装的她,娇柔美丽;戎装 的她,英姿飒爽。她,就是江西省 奉新县目前唯一的女武装部长 徐俐。从10年前被江西省人武 学校录取那一刻起,她就与武装 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 她先是在赤岸镇担任武装干事、 副部长,所在武装部连年被评为 先进。2004年5月,她被提升到 仰山乡任武装部长。回顾10年 来她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路, 可以深深地感知到她对武装工 作的执著之情。  相似文献   

17.
她随父亲冯玉祥在美国避难时,求学美国,她受到的是西方式的教育,甚至她的一生都爱吃的是西餐,牛排,爱喝的是红菜汤,爱欣赏的是西洋音乐。但她和父亲一样爱国,她毕生矢志不渝地追随中国共产党,把爱全都给了信仰。她就是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  相似文献   

18.
7年来,她心系群众,真诚奉献,谱写了新时期信访干部感人的篇章;7年来,她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面对"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仍心静如水。她就是农十三师信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她在歌坛崭露头角,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她却选择了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做一名军旅歌手。19岁时的选择,她已经为之坚守了24个年头。随后,在1990年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她以抒情柔美的江南气质脱颖而出;一年后,她在第一届上海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演唱大赛上获得金奖,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1997年"春晚"上的演出更让她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极富传奇的城市。 她在一片戈壁荒滩上兴建,她的创业史几乎与新中国同步,她的历史堪称新中国屯垦史的缩影。 她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古"丝绸之路"北线曾从这里穿过;她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她是新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她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她的名字叫石河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