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沂蒙山驻军某部充分利用身居革命老区的特点,积极帮助驻地组织民兵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民兵的国防观念。 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有着报国拥军的光荣传统,在这里不仅涌现出以拥军爱国而闻名全国的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而且还在这里打响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华东烈士陵园还留下了著名将领粟裕的骨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沂蒙老区蒙阴县城北40公里处,耸立着两座雄伟的山崮,这就是沂蒙山72崮中名声显赫的南北岱崮。这两个崮不仅山势险峻,而且位置重要,是兵家争夺重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这两个崮为建立和巩固沂蒙山革命  相似文献   

3.
1薛广明给人的印象是;善谋其政。他担任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8年,勤勤恳恳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在部门副职的岗位上当好参谋和助手。上任伊始,他就深入到沂蒙山革命老区调查。脚下,是一块浸透无数烈士鲜血和老区人民支前汗水的热土,眼前,是一间间低矮透风的茅草屋,一群群破衣烂衫、形神憔粹的百姓。如此强烈的反差震撼着他的心,他说:“沂蒙人民为革命献出了血和  相似文献   

4.
济南军区146医院,常年坚持为沂蒙革命老区民兵、预备役官兵查体看病、服务上门,并建立医疗保健卡,受到老区群众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自1984年以来,这所医院每年都抽出部分医护人员深入到革命老区偏远的乡镇和山村,为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查体看病、送医送药上门。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平邑县九间棚村,坐落在海拔640米的龙顶山上,16名民兵带领群众开山修  相似文献   

5.
沂蒙山区是老革命根据地,是"红嫂"的故乡。八百里沂蒙到处洋溢着拥军的热情。"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这悠扬的歌声回荡在蒙山沂水间,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沂蒙"红嫂"拥军支前的身影,我们仿佛又被带入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如今,历史发展了,时代前进了,但沂蒙人民对党对军队的感情始终没有变。"老红嫂"孙谦、"兵妈妈"周锡芬和"好军嫂"周锡芳,母女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却见证了同样深厚的爱军拥军情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滹沱河畔到宝塔山上,从遵义古城到沂蒙老区,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及多个革命纪念地。最近,新华社开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专栏,以融合报道方式探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17个革命纪念地,追寻初心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传统,重整行装再出发。  相似文献   

7.
人如潮,情似海。新年伊始,山东省临沂军分区又一次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军分区政委高绪林告诉记者:"沂蒙精神的核心是爱党爱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驻守在沂蒙革命老区这块红色热土上,全体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沂蒙精神,永做党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个大型展览让中国乃至世界的眼睛明亮起来。由山东省临沂市市委、市政府承办的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历时10天,沂蒙精神作为一种政治品牌叫响了中国,感动了中国。这次展览的“总导演”就是临沂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群。近日,笔者走近这位革命老区的市委书记,聆听他  相似文献   

9.
就要离开平邑县调到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工作了。临行前,熊子和又一次来到大泉村,向全村一起奋斗三年摘掉贫穷帽子的父老乡亲告别。群众把他送出村口。那漫山遍野万紫千红的苹果花、山楂花;那把自来水送进每家锅台上的高高水塔,都似乎在向熊子和招手惜别,这里浸透了熊政委多少心血啊! 熊子和没有忘记沂蒙人! 沂蒙山区贫困,平邑县大泉村可以说是它的缩影。直到1981年,这里还看不到一间新瓦房,村里没有一个工副业项目,全村人均不到八分地,700多口人,年复一年地在山岭薄地上甩汗珠子,人均收入每年不足80元……。面对这  相似文献   

10.
王贞勤 《环球军事》2014,(18):60-61
抗战初期,山东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曾是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和抗日“堡垒村”。村中有位著名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她为民族解放和革命事业作出了很多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创力、了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86个革命后代。热播的42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剧《沂蒙》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王换于。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将沂蒙精神梳理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时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光大[2]。作为沂蒙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红嫂精神,红嫂的形象是沂蒙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相交融的典型[3],深刻体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生动体现了沂蒙儿女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党爱军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临沂是沂蒙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有20万人追随我军参军参战,100万人拥军支前,10万先烈血酒疆场。临沂也是兵员大市,每年有5000多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相似文献   

13.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作为沂蒙革命时期的特殊产物,始终坚持创作为了人民、创作依靠人民的思想,创作出一系列红色经典作品。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为指导,以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文艺创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解读沂蒙抗战文艺,探究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的历史价值、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创作如何落实群众化和大众化,为当代文艺团体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无悔的选择     
他叫闫斌,一个从沂蒙山革命老区红土地上走来的小伙,1971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总参某工程维护总队司令部作训科正营职参谋。在总队他是无可争议的“知名人士”。他曾2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被总参兵种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兵种部第二届青年学习成才标兵”,并光荣当选为兵种部第二届党代会党代表。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仅因为他是分配到这支驻扎在山沟里的部队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入伍14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辛勤的汗水浇开的鲜花分外芬芳,他先后获得3项国家专利,其中1项专利“可引入新风的蓄冷式家用…  相似文献   

15.
今年“清明节”前夕,山东省菖南县委,县政府在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曹玉海革命事迹展览室”,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沂蒙老区的英烈榜上增添了一个早该写上的光辉名字——曹玉海。  相似文献   

16.
左谦 《中国军转民》2024,(3):119-120
为保证临沂文化软实力,帮助临沂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沂蒙精神,本文结合沂蒙红色文化重要价值,从创新沂蒙红色作品的表现形式、对外交流与合作沂蒙红色文化、保护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三个方面入手,为实现对沂蒙精神这一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民兵在抗日战争中具有光荣的历史,为解放沂水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44年至1945年,当时的共产党地下党县委书记王翰卿、县长李贯一、组织部长李子仁组织6000多名民兵成立县大队,他们分成主战队、担架队、运输队活跃在沂蒙山这个咽喉地带。他们攻打日冠、摸岗哨、拔据点、送情报、运弹粮、抬伤  相似文献   

18.
巍巍蒙山,滔滔汶水。地处沂蒙山腹地的革命老区蒙阴县,生息着50多万勤劳的人民。改革开放后,蒙阴县逐步摆脱了贫困迈向小康,但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乡村仍徘徊在贫困线上。 桃墟镇东周家庄村就是一例:交通闭塞,水源奇缺,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勤劳的村民奋斗了几代也没有走出贫困的阴影。2002年2月,在“三个代表”下乡活动中,兼任县委常委的县人武部政委王志亮,在东周家庄村一连碰上了几个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后,再也坐不住了,一种军人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心中萌发。他当即决定率领人武部帮扶工作组进驻东周家庄村。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中下旬,山东省军区首长机关和直属分队开赴沂蒙山老区进行为期两周的冬季野营训练。期间,他们采取徒步行军与摩托化机动相结合的方式,在八百里沂蒙深处,摆兵布阵,把练战术、练技术、练体能、练思想、练作风融为一体,先后进行了快速机动、信息对抗、隐蔽疏散、防空袭、战斗勤务等课目的演练。结合野营训练,他们还组织了战例研究、参观见学和防汛勘察等活动,全面锤炼首长机关和部队信息化条件下走、打、吃、住、藏、管、保等作战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地处沂蒙山革命老区的山东省莒县建立和巩固完善基层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截止发稿,全县1334个村级民兵连结合旧村改造全部建立起国防教育宣传园地,每当茶余饭后或训练间隙的民兵和村民们便纷纷来到宣传园地阅读国防知识,成为革命老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