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河套镇是青岛市的渔业重镇。远洋捕捞使河套渔民迅速富裕起来。但由于渔民海上作业周期长,常常半个多月回家一次,给海上民兵的思想教育带来难题。海上看不到报纸,有些民兵常到街头书摊买些乱书,带到船上传阅。捕捞间隙,他们只能对着茫茫大海侃大山,或用扑克赌博,海上捕捞船成为思想教育的“盲点”。河套镇党委和人武部认为,《中国民兵》杂志每月一期,与渔民出海周期基本吻合。于是作出  相似文献   

2.
强化素质 锤炼精兵 山东长岛县是一个以渔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的海岛县,民兵占全县劳动力80%以上,每年约有三分之二的基干民兵驾驶150对27000马力大型渔船从事远洋捕捞,不仅足迹遍及东海、南海等海域,而且经常和日本、韩国、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渔民在同一个渔场作业。面对随时都可能遇到的侵渔、走私、偷渡、策反等复杂情况的考验,长岛县委、县政府、县人武装部早有共识:只有不断地提高广大民兵的政治、军事素质,建立一支过硬的民兵队伍,才能适应新时期海防斗争的需要。 组织落实是政治、军事落实的前提。长岛县人武部把去远洋  相似文献   

3.
冯一鹤  齐敬甲 《国防》2002,(8):42-42
目前,海上民兵的陆地民兵组建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人船结合不紧的问题,兵船分离、有船无兵、有兵无船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海上民兵组织的稳定和建设质量,制约了海上民兵参战支前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跳出陆地民兵组建模式,积极探索海上民兵编组的新方式。 根据海上民兵可能担负的任务和战场(海区)环境、民船的基本性能、海上生产组织形式,可采取区  相似文献   

4.
在闻名遐迩的观光旅游地山东日照市,有一支英雄的海上民兵应急分队,长年活跃在万顷碧海上,缉私反偷渡,打击刑事犯罪,维护海上治安,抗击风暴潮,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威震四方,被誉为海上钢铁长城。1997年7月5日,海上民兵应急分队在涛雒镇一小渔港巡逻时,接到报告:一艘渔船刚从公海一外轮上秘密装了一批货物正全速驶向该港南部海域,即将靠岸。不容迟疑,民兵应急分队一边向边防部门报告,一边驾快艇全速向指定海域疾发。不到5分钟,民兵应急分队队员们就追上了走私犯罪分子。狗急跳墙的走私船不但没有停船,反而加足马力全速向快艇撞来。民兵应急分队队员驾艇躲开后马上调转船头,冒着危险  相似文献   

5.
我们公司是从事国防远洋的航运企业,5000多名职工中有4025名是基干民兵,编一个民兵团,经理任团长,书记任政委。下辖52条远洋轮船,编52个民兵连,船长任民兵连长,船书记任指导员。海上航行艰苦,国际环境复杂,我们充分发挥全体民兵生力军作用。常年航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个港口,花花绿绿的西方世界,无时不在对船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为了使民兵经得起考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武装部,紧密联系开放口岸的实际,利用一切可以进行教育的有效时机,根据民兵现实思想反映,有针对性地进行海上民兵的政治教育,使海上民兵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遵纪守法,并积极配合边防部  相似文献   

7.
张键 《国防》2002,(6):42-43
组织海上侦察警戒,确保登陆部队安全,是海上民兵参战支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海上民兵侦察编组的主体是海上机动渔船。机动渔船的机动性能好、活动范围广、行动隐蔽、便于接近目标,只要为其配备必要的侦察器材、灵便的对空(海)打击火器和经过必要的专业训练,就能执行我海上兵力不便执行的侦察警戒任务,成为我军海上的“流动哨”。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海上民兵侦察警戒分队建设。  相似文献   

8.
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是我国国防战略重点。无论周边关系缓和与否,边防民兵建设部不能离开这个重点。历史经验证明,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多半发生在边境地区。我区有4000彩公里的边防线,一旦有事,部队和民兵将首当其冲。因此,深化边防民兵工作的改革,就要消除各种轻视民兵工作的影响,把提高边防民兵的快速反应能力,作为加强边防民兵建设的重点,下功夫使组织、训练、装备协调一致地发展,确实做到如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相似文献   

9.
崔爱锁 《国防》2002,(6):22-22
军分区作为地方政府的军事部门和兵役机关,应对突发事件是其重要职责之一。军分区应付突发事件时,应根据后备力量建设的实际,着眼快速高效地遂行任务的需要,采取灵活的对策。 第一,要建立民兵快反应急分队。突发事件具有时间、地点不确定等特点,要有效地应付突发事件,建立灵活机动、装备精良的民兵快反应急分队显得格外重要。根据民兵组织建设和担负任务的实际,军分区可从现有民兵应急分队中挑选精干  相似文献   

10.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祖国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光荣任务。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家,难免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因此提高民兵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十分必要。否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束手无策,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1.
韦强 《现代舰船》2012,(4):40-43
越南海上民兵自卫队是与海军、边防部队、海上警察之并列的海上武装力量。越南国会于2009年11月23日通过的《民兵自卫队法》,对海上民兵自卫队做出了相关规定,为海上民兵自卫队的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突出了海上民兵自卫队地位和作用,它将与海军、边防部队、海上警察和其他部队一道保卫越南国家边境安全和越南海洋主权和海上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12.
“两会”期间.山东省肥城市人武部认真落实中央综治委、总参动员部关于进一步组织民兵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军警民联合行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紧急拉动演练.提高了民兵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应付可能出现的社会性突发事件中,如何保证民兵坚决完成维护社会稳定任务,是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做好应付突发事件中的民兵政治工作。需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民兵应付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必须把民兵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动用民兵应付突发事件,政治工作最  相似文献   

14.
曾鹏翔  傅志刚  连荣华 《国防》2014,(12):68-70
科学构建海上民兵管控体系,对于提高海上民兵遂行任务能力,推进新时期海上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意义。要针对海上民兵遂行不同任务,建立日常、训练、动员等管控组织,强化海上民兵管控;要通过科学编组,增强对任务分队的有效管控;要注重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运用信息系统、建章立制和结合生产等手段,提高平时海上民兵管控效益;要规范管控机制,确保对海上民兵管控常态长效。  相似文献   

15.
王光 《国防》2016,(8):39-40
民兵海上应急力量是沿海地方政府和省军区系统掌握的重点民兵应急队伍,参加海上救援行动是民兵海上应急力量的基本职责和任务。沿海地区军事机关必须认真研究组织民兵海上应急力量参加海上救援可能担负的具体任务、时机、方式,以及指挥关系、组织协调、保障措施等关键性问题,全面提升海上民兵应急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武永平  兰阳 《华北民兵》2011,(10):27-27
近年来,内蒙古准格尔旗人武部面对驻地没有驻军的实际,注重发挥民兵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全面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大路伊泰煤制油灭火、黄河防凌防汛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和内蒙古军区联合表彰,被军地誉为"过得硬的民兵应急劲旅"。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安全和稳定,在和平时期除有人民解放军三军防卫和武警内卫执勤、公安的打、防外。民兵,特别是民兵应急分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如何在稳定社会、安全处置突发事件发挥民兵应急分队的作用,在平时和战时都显得重要。要从根本上和实战上要求民兵随时能参加处理突发事件,重点在提高应急分队参加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和能力,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就必须是具有政治可靠,战术、技术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海上实力已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弱重要标志之一,海洋所具有的军事和经济价值促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海上武装力量建设。我国有万里海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直以来,军委、总部十分重视海防建设,煅造出了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我国海防民兵建设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勇善战的海上民兵曾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民兵建设质量,海上民兵建设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加强?本刊从本期起将就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海上民兵如何编组、训练、管理、教育、动员以及发挥作用进行系列报道,请省军区系统特别是沿海从事民兵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积极赐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增多,如何更好地处理此类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对后勤财务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特点和办法,完善军队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海上民兵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海上民兵建没,需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 一、努力实现海上民兵的科学编组 结构决定功能,民兵编组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海上民兵战斗力的高低。海上民兵编组除应考虑与陆上民兵编组相同的若干要素外,还应考虑两个特殊要素:一个是海;一个是船。要根据船舶的性能、作用,相应编组海上运输、信息攻防、船舶修理、侦察袭扰、警戒巡逻、伪装防护、防化救援、医疗救护等专业技术分队,并根据军兵种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