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语言就是一种武器!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正在就停火协议进行谈判。以巴之间积怨之深单从双方的言词就可以看得出来。即使双方使用相同的词汇,却也不能代表相同的意思! 一场文字战争 按以色列总理沙龙的解释,“停火”是指巴勒斯坦所有针对以色列人袭击行为都应该停下来,而以色列的军队不放弃用攻击直升机杀害巴勒斯坦人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坦克正全面冲向巴勒斯坦各大城市,巴勒斯坦人的反抗也呈上升之势。对于未来局势的发展,即使是最权威的中东问题专家都难以预测。以色列为何大动干戈?巴勒斯坦人的处境如何?他们如何看待目前的混乱局面?拉马拉是被以色列围困的巴勒斯坦城市之一,穆娜·克雷菲就住在这里。她从巴勒斯坦普通百姓的角度,用日记记录她看到的一切、她在这场冲突中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虽然巴以之间有深深的民族家仇国恨,虽然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以色列进入战争状态,虽然巴勒斯坦的人体炸弹把以色列搅得国无宁日,虽然成千上万的以色列军人正在践踏巴勒斯坦人的家园,但仍有许多以色列人对战争大胆地说“不”。他们中既有应视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后备役部队官兵,也有高呼反战口号拼死要给拉马拉普通巴勒斯坦人送水送粮的普通以色列公民,还有誓与被困拉  相似文献   

4.
谭正平 《环球军事》2014,(15):13-15
截至2014年7月21日,以色列“护刃行动”进入第14天。巴勒斯坦卫生部门证实,至少有53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200多人受伤。以方则证实,冲突造成18名以色列士兵及两名以色列平民丧生。双方伤亡如此悬殊,归根结底就是以色列海陆空三军投入先进武器装备进行协同打击,而哈马斯投入的武器大部分是土制火箭弹,但也有无人机、部分反坦克导弹引起世人关注。本文将对冲突双方所投入的兵器进行有侧重点的盘点。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军队近日在巴勒斯坦自治城市拉马拉横冲直撞,大动干戈,致使阿拉法特官邸断垣残壁,弹孔累累,血迹斑斑。他们不但断了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的水电供应,还荷枪实弹地站到了距他咫尺之遥的地方。面对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国际社会纷纷表示强烈谴责,但同时却传来了一个很不协调的声音:美国对以色列的举动表示“理解”。 美国是怎样“理解”的呢?美国认为,以色列有权“自卫”。但现实情况是,以色列长期占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并依靠坦克大炮对巴勒斯坦进行统治。巴勒斯坦人一有反抗,以色列就武力侍候。据此,在巴以这对矛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有没有关押巴勒斯坦人的秘密监狱? 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拒绝回答。但就在巴勒斯坦几个激进的民兵组织同意与以色列停火之际,美联社记者获知,以色列的确有一座秘密监狱—— 他们被关在“月亮上” 这座秘密拘留中心由以色列的安全机构辛贝特一手掌管。被抓获的巴勒斯坦人先在这里关押数周。犯人被黑布蒙着双眼,被关押在无窗的牢房里。如果他们问这是什么地  相似文献   

7.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是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而向以色列发起的一场战争,因为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所以这场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历时仅21天,但却是一场具有现代作战特点的较大规模的局部立体战争。我们今天在这里并不讲述这场战争,而  相似文献   

8.
许准 《军事历史》2006,(9):14-19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像中东地区这样动荡不安、战争频仍。曾是古代文明摇篮的中东,充满了刀光剑影。本是热爱和平的中东人民,充斥着敌视仇怨。古老的中东大地尸堆成山,血流成河。人们不禁要问,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如何结怨的?犹太民族为什么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谁是巴勒斯坦人?他们原先的家园在哪里?他们后来又是怎样沦为难民的?巴勒斯坦——这正是引起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美国也许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对象。他们觉得以色列之所以胆敢欺负巴勒斯坦,就是因为有美国在后面撑腰,因此对美国恨之入骨。可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美国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巴勒斯坦人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心情最近得到了最新的诠释:在加沙地带和西岸地区,橄榄绿的美国陆军制服竟然成为了一种流行色,尤其是巴方武装人员更是看中了美军制服的象征意义,以至于美军制服近来成为了巴勒斯坦最流行的时装!巴武装人员穿的是美军制服据美联社7月7日报道,头上盘着一块绿色的哈马斯标志性头巾,手中挥舞的是一面哈马斯的旗帜,高举的…  相似文献   

10.
1948年,以色列出现在世界政治版图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的外交支持。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斯大林和克里姆林宫领导层,计划将以色列纳入自己在中东的战略势力范围,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又一成员。在巴勒斯坦犹太人反对英国托管期间,在1948年5月14日正式开始的第一次阿以战争期间,根据苏联领导人的命令,一批批现代化武器从捷克斯洛伐克输入到以色列。  相似文献   

11.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使用武器最为精良的一场局部战争。 尽管这场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一方,以伊拉克为另一方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区进行的战争,因而必然打着交战国的烙印,具有某些特殊性;但这场战争同时也异常清晰地预示了未来战争的某些一般规律,而这些一般规律必将对世界各国的武器发展和采购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就在人们看到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重获自由、巴以就结束伯利恒圣诞教堂武装对峙问题达成协议、中东和平又见曙光的时候,两名巴勒斯坦人分别于7日和8日在以色列境内制造了两起自杀性爆炸袭击事件。以色列随即表示要进行报复,对巴勒斯坦继续实施军事打击。这使重新启航的中东和平之舟再度搁浅。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进行的以黎(真主党)战争可谓大爆冷门。正像几乎占有全部战场优势的美军一直无法战胜被认为是乌合之众的伊拉克反美武装一样,以色列精锐的陆、海、空军和特种部队在过去近一个月对同样被称为乌合之众的真主党的牛刀杀鸡般的战争中,其军事效果也乏善可陈,其战略战术失误和战争损失倒比比皆是、惨不忍睹。不仅美、英一些军事分析家认为以色列打不赢这场“一支游击队在对抗一个国家”的“不对称战争”,现在以色列自己的媒体也承认,这是一场“最不成功的战争”(以《国土报》语)。牛刀杀鸡,战果寥寥以黎战争初起,以色列倚仗多年来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赵继东 《国防》2001,(3):60-60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南联盟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除了在空地一体化战场展开角逐外,还在互联网领域打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双方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键盘和鼠标频频“过招”,上演了一出出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戏”。如果说,在空地一体化战场上北约占有绝对优势的话,那么,在作为“战争处女地”的网络战领域,双方则是互有短长,并  相似文献   

15.
9月30日,在以军“解除”对阿拉法特的围困、和平僵局依旧的情况下、以巴冲突进入第3个年头。在整整两年的冲突中,2300多人失去了生命,2.4万多人流淌了鲜血。惊回首,人们看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生命清单,也是一幅令人扼腕的经济社会灾难图。 在过会两年中,特别是在沙龙去年3月执政以来,以色列飞机、坦克、装甲车和推土机不断开进巴控区,对巴勒斯坦城市实行长时间封锁和戒严,直接造成172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近2万人受伤。 在这两年里,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制造了102起针对以色列的自杀性爆炸和难以数计的枪击事件,共造成623人死亡、4500多人受伤。这些伤亡人员绝大 冲突给以巴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以色列官方估计,两年来的冲突至少给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的波黑战争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而在有关这场战争的录像和照片中,最让人惊叹的是双方的武器:苏制T-34/85坦克对美制M36坦克歼击车。看着这些照片,让人觉得仿佛在看历史照片而不是一场发生在1990年的战争。  相似文献   

17.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公开打击之外,对付巴勒斯坦的重要一招就是大力推行“清除”政策,即“从肉体上消灭对以安全构成威胁的巴方人员”。近来,以色列接连实施针对巴勒斯坦活跃人员的暗杀行动,并屡获成功,其情报之精准令人惊讶。而巴勒斯坦在继续抗击以色列的同时,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内部“锄奸”行动。  相似文献   

18.
国际1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表示"可以将不会军事侵犯朝鲜的承诺书面化,但是美国不会(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0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美国方面正在考虑提出一项由多方参加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的正式书面协定。23日,朝鲜重申只有美国表明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才会参加旨在解决核问题的会谈。4日,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海法的一家餐馆遭自杀性爆炸袭击,共造成19人死亡,50多人受伤。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已宣布对这一事件负责。6日,以色列士兵用机枪向黎巴嫩境内南部地区猛烈开火。14日,以色列军方下令将15名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驱逐到被以军完全围困的加沙地带。  相似文献   

19.
据俄罗斯《新闻时报》近日报道,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40年之后,以色列历史学家雷梅兹和吉诺尔新出版一本名为《迪莫纳上空的米格-25:苏联核游戏》的书,该书披露苏联蓄意策划了这场战争,目的是终止以色列的核计划,但苏联人失算了。刺激阿以开战苏联于1948年就承认了以色列,并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通过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武器给这个新独立的国家,两国关系一度"亲上加亲"。但在1960年克格勃间谍发  相似文献   

20.
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以色列国家在中东地区树敌颇多,导致其爆发战争屡见不鲜,仅仅大型中东战争就打了5次之多,其中小规模战争更是频繁不断,迄今其有“中东的超级大国”和“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之称。可以这样说,这个“荣誉”是以色列国家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尤其是以色列在对待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这一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招致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以阿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