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作为 DD21型新一代水面舰艇计划中的一项分计划,美海军将准备于1999年开始投资研制155毫米垂直舰炮,并计划于2008年投入使用。155毫米炮将设计成完全综合性的舰炮武器系统以满足未来美海军两栖登陆部队对射程、杀伤力、  相似文献   

2.
记者:国产37毫米舰炮已广泛装备于我国海军的主战舰艇,您曾先后担任双联装37毫米舰炮的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 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双联装37毫米舰炮的研制背景。黄总:先说明一下,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刚开始研制双联装37毫米高炮和舰炮的时候,谢群同志就是副总设计师,而我那时还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舰炮专业的一名学生。我们的老师何水清教授带领我们到工厂参加了由魏建国主任领导的舰炮研制工作。从哈军工毕业后,  相似文献   

3.
咨询园地     
Q读者刘宇航问中国37毫米自动炮的双重命中体制是怎么回事?具有“双重命中体制”的多功能小口径炮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舰载近程武器系统,它将直接与间接命中体制的优点结合起来,用一座舰炮发挥两种不同射击体制的作用,除具有对空对海作战效能外,还使全程反导毁伤概率得到较大提高。要想知道什么是双重命中体制,还要从直接命中体制和间接命中体制说起。  相似文献   

4.
反坦克火炮M1930型37毫米反坦克炮1930年初,苏联从德国引进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在取得了德国莱茵公司的生产许可证后,苏联开始对其进行仿制并定型为M1930型,成为苏联红军正式装备的第一种反坦克炮。不过该炮没有量产,至卫国战争爆发时,只有第8机械化集团军配属的反坦克炮部队装备有该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舰炮武器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进信息技术和指挥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变革和精确打击技术一体化结构的提升,实现以网络为中心联合作战方式的根本转变。如何打造信息化舰炮武器系统?最为关键的是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指挥控制体系、舰炮系统及弹药,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尤其是舰炮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力。美国正在研制的AGS 155毫米舰炮系统就格外引人注目,针对其远程火力支援能力的有关技术运用,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然而,该武器系统也并非想象中的十全十美,一些缺陷仍然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口径舰炮具有对海、对岸、防空反导综合作战能力和良好的适装性,历来为各国海军所注重。法国紧凑型100毫米舰炮以设计思想的超前性和战术技术性能的先进性著称。本文通过对该炮组成和功能的描述,重点对其设计思想和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较客观全面地将该炮展示到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前苏联)海军一直重视舰炮的发展,其舰炮性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可靠性好而著称。本刊曾经介绍过 AK-130型双联装130毫米舰炮、AK-176型单管76毫米舰炮、AK·630/AK·630M 型6管30毫米舰炮、第二代舰载 CIWS——“卡什坦”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现刊登这篇文章,以使读者对俄罗斯主要舰艇的舰炮装备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奥托·梅拉腊公司研制的127毫米“紧凑型”舰炮是于1965~1970年间发展起来的,它是127毫米火炮家族中最成功的系统之一。至今,已装备在意大利、加拿大、尼日利亚、秘鲁、委内瑞拉、阿根廷海军水面舰艇上。目前,该炮的性能较之初期又有很大改善,日本已于1989年、南朝鲜于1992年先后引进了该炮的改进型。  相似文献   

9.
面对反舰导弹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美国正在大力开发多种舰载点防御系统。本文综合介绍美国从“密集阵”舰炮、“拉姆”导弹系统发展到电热炮、弹炮组合点防御系统的情况以及强激光防御武器系统的特点、发展计划和研制进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舰炮武器系统综合保障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舰炮武器系统的分析,建立舰炮武器系统综合保障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把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应用到舰炮武器系统综合保障性能评价中,得到了相应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一些舰炮武器系统的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舰炮武器系统的研制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太平盛世”是英国航空航天公司皇家军械分公司和瑞士的厄里肯—康特拉夫斯公司于90年代中期联合推出的新一代舰炮近程反导武器系统。这是继意大利的“达多”40毫米舰炮系统和瑞典  相似文献   

12.
舰炮火控系统在舰炮武器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直接影响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应时间、射击精度和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海军舰炮火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舰炮火控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为满足现代海战要求的舰炮火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舰炮武器系统人机界面发展历程,详述舰炮武器系统人机界面经历了初创期、奠基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的情况与特点。最后对新型舰炮武器系统人机界面设计与研究将向开放式、智能化、虚拟现实和科学评估方向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武器研制技术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研制的技术特点和风险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技术风险分析方法,并结合具体风险因素分析了舰炮武器系统研制技术风险评估的指标和准则。介绍了某型大口径舰炮系统的研制风险分析实例,给出了该舰炮系统研制技术风险的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在对岸射击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舰炮武器系统对岸射击时对导航系统的需求,对基于导航定位系统的舰炮武器系统的总体配置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系统整体构架及系统工作原理,指出了关键技术如何实现。为舰炮武器系统的设计及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MP104系统为苏制的舰用雷达系统。它配置在导弹快艇及扫雷舰等舰艇上。其任务是自动搜索目标,选择目标,捕捉并自动跟踪威胁最大的目标;求取射击诸元并控制两门AK—230双30毫米自动舰炮实施射击。该系统的基本战术任务是对付迎面来的高达4公里的高速空中目标,亦即主要对付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选型配置决策中众多制约因素难以平衡兼顾的难题,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综合了作战效能、全寿命周期费用、研制周期、适装性、技术可行性和发展潜力等多变量因素,提出并建立了一套综合优化舰炮武器系统选型配置方案的方法和模型,实现了舰炮武器系统选型配置问题的优化决策,最后以大口径主炮武器系统发展选型为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相控阵雷达作为全舰统一配置的公共资源,已成为当前舰艇装备发展的一种趋势。从信息流程和解算方法等方面,研究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对相控阵雷达目标信息的优化使用问题,以充分有效地利用相控阵雷达目标探测资源,缩短了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应时间,提高了舰炮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仿真分析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AK-630/AK-630M 型6管30毫米舰炮武器系统是前苏联最先研制成功,并装舰很广的舰载近程武器系统,是第一代舰载近程武器系统中射速最高的分布式末段反导近程武器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其组成、功能、技术性能与特点、装舰情况等。  相似文献   

20.
为更有效地评价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能力和武器效能,本文以排队论为基础,建立了由舰炮武器系统与目标组成的排队系统服务概率数学模型,为综合评价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能力和系统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