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人机保障舰炮对岸射击校射诸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保障舰炮对岸射击是舰炮武器系统对岸作战使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有效地克服现有射击方法建立地面观测所难、生命力弱以及观测纵深浅等缺陷.在三维立体空间内建立了无人机保障舰炮对岸射击校射诸元模型,并考虑了地形倾斜等诸多因素,为在实战中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舰炮对岸攻击的特点,结合21世纪舰炮武器系统及作战使用方法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海战中应用舰载导航定位系统求取对岸射击诸元计算模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仅供有关研究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的舰炮射击方法--舰炮对岸无瞄准点射击概念、原理,建立了目标相对坐标计算模型、观测舰位坐标转换模型,解决了水面舰艇舰炮对岸上目标射击诸元计算问题.舰炮对岸无瞄准点射击,解决了水面舰艇全天候对岸应召射击问题,显著提高了舰炮对岸打击能力和战术使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更有效地评价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能力和武器效能,本文以排队论为基础,建立了由舰炮武器系统与目标组成的排队系统服务概率数学模型,为综合评价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能力和系统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舰炮火控系统在舰炮武器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直接影响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应时间、射击精度和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海军舰炮火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舰炮火控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为满足现代海战要求的舰炮火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舰炮武器系统最大有效射程是指系统在规定的射击条件下,对规定目标,使用规定弹药射击时能达到规定射击效力指标要求的最大作用距离。系统使用不同的弹药对付不同类型目标,最大有效射程是不同的。本文界定了舰炮武器系统最大射程和最大有效射程的关系,从舰炮武器系统弹丸存速、毁伤能力、系统精度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系统对空和对海(岸)最大有效射程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确定最大有效射程的方法和准则,为舰炮武器系统设计及使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传统舰炮武器系统对岸射击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PS下大地主题坐标系下Boring定位数学模型,并做了精度分析,与现有的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之后提出了通过解弹道方程组求解射击诸元的思想方法,与其他文献的方法相比,在迭代方法上作了改进,提高了精度,采用DSP技术,提高了解算速度,确保解的实时性。最后作了模拟仿真及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方法可行,为舰炮对岸射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小口径速射舰炮受弹鼓容量及舰炮发射系统限制,一般不能在舰炮武器系统有效射击范围内全航路持续射击,这就要求对射击方法进行研究。应用蒙特卡洛法,在MATLAB软件平台上计算了小口径速射舰炮武器系统对匀速直线运动导弹的命中概率与弹丸相遇点距离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全航路最大概率命中导弹有效部位为基础制定射击终止点,反推射击起始点的射击方法,提高了舰炮武器系统在全航路射弹数限定条件下的命中概率;以舰炮武器系统跟踪器最大跟踪角速度限制因素为例,分析了导弹运动速度、航路捷径与射击区域的对应关系,并应用本方法对导弹典型航路的射击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提高舰炮武器系统对导弹的全航路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9.
一维弹道修正弹是近年来兵器领域新研制的一种低成本信息化弹药,目前对其校射方法尚未有成熟的标准。为此,在分析一维弹道修正弹对岸射击工作原理、计算有无控弹试射的基础上,提出舰炮武器系统使用有控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校射新方法,并确定了校射的组数和发数。分别对使用新方法前后的射击效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所提方法对舰炮武器作战效能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舰炮对岸射击中存在比较大的射击死区的情况,提出了采用曲射弹道的方法来大大增加舰炮对岸可射击的区域,提高舰炮对岸射击的战斗力,更好地完成舰炮所承担的使命.还提出了通过解弹道方程组求解曲射弹道射击诸元的方法.经过数值仿真检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大口径火炮制退机内腔压力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炮反后座装置的特殊结构及测试技术两方面详细分析、总结了我国几种大口径火炮在内腔压力测试时出现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并从传感器的机械度、传感器的封装技术、传感器的绝热处理、传感器的频响和排气工装等几个方面改进内腔压力测试的技术工艺方法,并用改进后的方法对155-2型火炮的内腔压力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工艺方法可准确地测试出内腔压力曲线,从而解决了多年来火炮后座阻力测试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炮拦阻射击,提出了一种新射击体制,详细叙述了该体制的实现机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某型现役高炮的武器性能参数,探讨了初速序列的确定等关键问题,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该体制射击过程中不需要改变方向角和射角,对随动系统的要求大幅降低,可缓解自行高炮系统的随动制约,还可使大量随动性能较差的牵引高炮重新焕发生机。该体制的提出与最终实现对提升高射综合体防空反导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capillary discharge in a PE tube utilized in electro-thermal-chemical(ETC)guns was investigated.ETC guns can enhance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of propella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gnition delay and increase muzzle velocity of the projectile.A key component in ETC gun is the capillary plasma source.In this paper,a 2D steady state model of discharge was built by using magnetic hydrodynamics method.It took the plasma energy balance,material ablation,mass and momentum conservations in a quasi-neutral plasma region into account.Also,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P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were considered.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validation of this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former works.  相似文献   

14.
机枪枪架稳定性计算统一公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役机枪枪架射击稳定性的分析,归纳出了目前存在的三种稳定性基本形式,导出了机枪稳定性分析计算的通用公式,并实际应用于新研制机枪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火炮技术状况指标体系的分析,根据专家提供的经验数据,运用Fuzzy 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火炮技术状况的数学模型,并以152mm 加榴炮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作战仿真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了一个弹炮结合武器系统作战仿真模型 ,该模型可为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作战原则确定、系统配置和组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以及系统作战能力等方面问题提供仿真数据结果 ,为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遥控引信技术反导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口径舰炮发射率和系统射击精度的提高,以及弹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技术引信的应用为提高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导效能提供了一条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水面舰艇防御反舰导弹的作战需求,基于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现有技术状态,提出了应用遥控引信技术提高系统反导效能的技术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阐述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了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高斯最小拘束方法,建立了复杂舰炮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结合相关实验参数进行了全炮系统射击过程的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甲板刚度为影响炮口振动的主要因素,舰炮射击性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甲板的刚度上;恰当设计高低机的刚度,能有效改善舰炮系统的振动性能.计算模型、方法及结果对相关的工程研究和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今后进行舰炮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如果高炮系统的指挥仪没有修正炮阵地中心至各炮的基线,则会产生射击误差。本文分析了由此而产生的射击误差的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对高炮系统射击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白天或夜间利用远方可见固定目标(距离大于3 km)检测舰炮零位,来取代在夜间利用星体检测舰炮零位的传统方法,给出了检测数学模型,并对检测误差进行了分析.该检测方法在通用型舰炮零位检测仪中得到了具体应用与实现.试验证明:该检测仪能适用于各种口径舰炮,检测精度达到0 1 mr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