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参议院全体会议上,就美国军方力主研制的小型核弹作了充分详尽的解释。随后,参议院以51票对43票的表决结果,同意取消1993年禁止研发低当量核武器的《斯普拉特-弗斯国防授权法修正案》,从而为恢复小型核武器的研发扫清了法律方面的障碍。 拉氏戏称小型核弹为“迷你核弹”,单枚核弹的爆炸当量在5000吨以下。美国国防部已拨款1550万美元研发“强力核  相似文献   

2.
一元复始之日,核氏家族成员聚于一堂,为身兼核氏家族族长、核俱乐部主任的铀氘氚教授行节日膜拜。核氏家族成员平日都隐居于核武库,世人无缘一识芳华。闻知这一神秘家族此番齐聚,各国记者蜂拥至核俱乐部。铀氘氚教授高兴之至,欣然召其家族成员与记者见面。席间,各成员都有一番自我介绍,记者间或有些提问。会见和问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型战略武器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美军“可替换”核弹头、钻地核弹、第四代核武器等新型核武器,以及全球快速打击高精度武器系统、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全隐身战略轰炸机等核常兼备的战略武器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夺取南亚地区军事霸主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积极发展核武器,并取得重大突破。在加紧研制核弹头的同时,印度还积极引进和自行开发能运载核弹头的运输工具,如引进从水下发射核弹的核动力潜艇和空中发射核弹的“图-22M”轰炸机;研制能装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这些运载工具对印度建立“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近年来印度还通过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加紧引进和制造另一种可作为核弹头运载工具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以来,有关“脏弹”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脏弹”虽然杀伤力不大,但足以制造核辐射、污染城市、造成恐慌,是恐怖分子理想的武器。所谓“脏弹”,指的就是特定小型核弹。 一、“脏弹”的杀伤破坏机理 制造“脏弹”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核裂变产物、未裂变的核原料和感生放射性物质。如果人被一定量的射线照射,或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会造成放射损伤;受到大剂量早期核辐射会引起急性放射病;经常遭受小剂量照射会引起慢性放射病。造血器官、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会受到损害。吸收剂量达到中度(2~3.2J/kg)时人会  相似文献   

6.
军情动态     
俄罗斯将向印度出租可带核弹的轰炸机印度与俄罗斯最近达成一项价值达19亿英镑的交易,即俄罗斯向印度租赁提供4架可携带核弹的“图-22M3”型远程轰炸机和2艘“黑鲨鱼”潜艇的协议。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访问俄罗斯期间表示,俄罗斯无偿提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的协议将在3月底签署。此外,印俄双方还将实施可携带核武器的新型远程巡航导弹“布拉莫斯”的联合研制规划,加上租赁的轰炸机和潜艇,印度的核武器运载能力大为加强。据称,印度现在拥有达60~150枚核武器,而巴基斯坦只有20~60枚。但军事专家认为,巴基斯坦在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弃核、谋核问题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年前,英国以萨达姆可能拥有核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3年后, 英国又以类似的理由对伊朗和朝鲜进行威胁。然而,美国核安全局局长布鲁克斯3月初却公开表示,英国正在开发第4代核弹。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无独有偶,法国总统希拉克不久前声称,将使用核武器打击任何对法国发动“恐怖袭击”的国家。此言震惊了世界。未来会不会爆发核大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各国核导弹管控现状如何?发射程序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在本期“舰艇博览”栏目中,我们对世界海基核力量进行了盘点,这些舰艇只是作为平台,而最终的打击武器,是核弹。在核俱乐部成员中,目前只有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和中国拥有潜射弹道导弹,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率先装备潜射弹道导弹后,美、苏等国投入巨资开始了激烈的  相似文献   

9.
核武器(这里主要指核炸弹、核导弹弹头)于1945年问世以来,半个世纪中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核武器是利用铀235或钚239等易裂变重原子核的裂变反应原理制成的原子弹,也叫裂变弹。现在,关于原子弹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在不进行核试验的条件下也可以研制出来,只需具备相应的科技水平和核原料。这种武器的扩散已成为当今的主要威胁。第二代核武器指利用重氢(氘)、超重氢(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聚变反应原理制成的氢弹,也称热核弹或聚变弹。它需要利用小型原子弹引爆热核材料。研制氢弹必须进行广泛的  相似文献   

10.
一、微型钻地核弹 最近,美国国会通过了允许发展爆炸威力相当于5000吨TNT以下的微型核武器的法案。虽然微型核弹对土壤和岩石的穿透力与常规钻地弹相同,但微型核弹头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通过破坏地下目标的整体结构去摧毁目标,而不一定要钻入目标内部。根据美国5027作战方案,一旦朝鲜“八侵”韩国或者美国认为朝鲜“核武器开始有威胁”,美国空军第4联队第336中队将立即担起保护韩国、对朝鲜战略目  相似文献   

11.
郑大壮 《环球军事》2013,(12):40-42
近年来,接连有消息称F-35将挂载现役B61核弹,成为美军具备战术核打击能力的隐形战斗机。众所周知,F-35作为美国倾力打造的新一代空战利器,在经历了“诸侯疯抢”和“退订风波”后的今天仍面临着严峻挑战。那么,如何看待B61核弹与F-35的关系?F-35一旦实现了“隐形”与‘核武”结合其战力如何?美国方面作出这样考虑,又包含了怎样的战略等谋?  相似文献   

12.
侯坤 《政工学刊》2018,(1):96-96
1966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钱学森等我国著名的核科学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周总理首先作了一些背景介绍。当时,我国虽然研制出了核弹,但帝国主义却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意即我国虽然有了核弹,却没有相配套的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13.
美国核力量最大的问题不是武器系统老旧.而是思维僵化。可以说,自1945年核武器首次投入使用以来.美国核武规划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乏理性。20世纪50年代,美国陆军研发了155毫米口径核火炮,海军研发了核鱼雷,空军研发了空对空核弹,这些武器即便是在当时来看也很难用于实战,其唯一的作用就是加剧美苏间的核军备竞赛。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一系列军备条约的签署,上述战术核武器陆续从历史舞台中消失。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4,(8):95-96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6月报道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公开了一种侦察/监视装甲车——RAM-2000,该车以IAI公司拉姆塔分部研制的RAM III装甲车为基础,安装了IAI公司塔曼分部研制的“插入式光电载荷200”(POP200)光电传感器。  相似文献   

15.
建中化工总公司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集生产、科研和国内外贸易为一体的大型骨干企业。建厂38年来,在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和国防核军工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到2003年,已实现民品产销2亿元的发展目标,民品生产经营取得重大突破。 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从1985年以来,按照“以核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根据企业的优势和地方资源特点,相继  相似文献   

16.
顾此 《环球军事》2012,(20):20-21
9月11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左右,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的“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约合1.7亿人民币),从而标志着日本当局对钓鱼岛实施的“国有化”非法方针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7.
刘耿 《宁夏科技》2002,(7):24-29
2002年5月31日下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就日本是否可以拥有核武器问题发表评论说:作为个人,如果非要表态的话,“我认为可以拥有吧”。福田还声称:“日本目前不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和核弹等攻击性武器,亦即不拥有进攻他国的手段……如果是专守防卫的话,(日本)则可以拥有核武器,不能拥有是没道理的。在宪法上或是法理上,也没写日本不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和核弹”。他竟公然宣称:有必要的话,可以修改“无核三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呼声甚高的“武库舰”,近期忽然间从舰艇家族中隐匿消失了。人们最初从网络上发现这一信息时,还有点怀疑不定、难辨真假。当颇具权威的《简氏防务周刊》(1997.10.29)正式确认这条消息后,大多数人真有些瞠目结舌却又大惑不解。正式提出“武库舰”方案,是在前任美国海军作战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内,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核专家和军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与会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垄断核武器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俄国人造出原子弹至少需要5年,多则需要20年,一般可能为10年。完全出乎美国人的预料,距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仅隔4年,苏联的原子弹便于1949年8月爆炸成功。从此,在核武器的威力大小、运载工具,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及命中精度等方面,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持续40多年的核竞赛。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双方尤为注重提高核弹的爆炸威力,都想摘取和保持“核弹之王”的桂冠。  相似文献   

20.
战争轶闻     
据《莫斯科新闻》报道:1954年9月13日,苏联驻白俄罗斯的一个步兵整军,4万多名官兵在哈萨克斯坦平原上的托特斯克进行了一次使用真核弹的所谓模拟核战争条件下的军事学习。据消息说,当天天气闷热得令人窒息。随着一颗真的核弹在演习部队之间1150英尺高的空中爆炸,“红”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