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洋海军将领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支国际化军种的管理者,存在各种缺点,但这是时代环境所致。就这一群体本身而言,他们多来自东南沿海,思想观念开放,勇于接受新事物;系统接受近代海军正规教育,综合素质较高;待遇优厚,社会地位较崇;引进西方理念,实施近代化管理训练;甲午海战中也表现出较高的作战素养和勇敢的战斗精神。因而,不能刻意地抹杀其功绩,错误地让其承担甲午战败的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抵御侵略,加强海防,建立了北洋海军,并致力于海军基地建设,这是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重要内容.北洋海军基地建设开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先河,它不仅和北洋舰队一起,在沿海重要口岸形成了壁垒森严的防御体系,而且为后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后勤保障能力,也为后来的中国海军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其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北洋海军基地建设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与北洋海军后来在甲午海战中惨遭失败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在筹办北洋海军过程中,因海军基地选择在旅顺口,引起了中外人士的议论。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肤浅的评析。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直接担负拱卫京畿的任务,因而较之南洋、福建、广东海军更为重要。清廷特别关注和优先发展北洋海军,并委直隶总督李鸿章筹办北洋三省海防,创办近代海军。中法战争后,设立海军衙门,统率全国海  相似文献   

4.
甲午黄海海战,是中日两国近代海军的主力决战。李鸿章经营了近二十年的北洋海军,经此一战,便损失了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和广甲五舰,合计九千多吨,死伤管带以下官兵千余人,从此丧失了制海权。北洋海军战败受挫,不是偶然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海军提督丁汝昌主观指导失误,对这场关系全局的大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和战斗决心,  相似文献   

5.
军事观念的革新是北洋海军创建发展的思想前提。北洋海军的成军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的突出成果 ;其武器装备和海防建设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实现“船坚炮利”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就 ;北洋海军集中展现了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教育训练、军制变革、作战方式革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覆没同时也暴露了甲午战前中国军事变革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海防问题开始引起一些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的关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建立近代海军问题被清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1875年,清廷任命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从而拉开了筹建北洋海军的帷幕。 北洋海军始建时,其舰船从阅沪等地抽调(如“镇海”、“操江”两舰分别为闽沪两厂制造),以后主要从英、德两国购买。1875年.李鸿章花费45万两银子从英国购买了4艘炮舰——蚊子船,这批炮舰于  相似文献   

7.
许华 《军事历史》2016,(5):53-57
120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和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形成及其后续发展,均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拟结合海权理论,从政治、经济、工业技术和海军海防战略等四个方面,对甲午战争与北洋海军失败结局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浅探西方近代司令部的形成刘小力,张勇现代意义上的司令部始于欧洲。但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军事历史学界众说纷坛。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笼统地以18世纪欧洲的一些国家军队为起点;另一种观点则是以1805年出现的法国军队的参谋处为标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司令部形...  相似文献   

9.
北洋海军作为一支近代化的海上武装,其“前路”舰队的一切行动均离不开“后路”保障,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后者还对前者作战胜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考察甲午战争期间对北洋海军机动力、续航力、战斗力及其恢复影响较大的煤炭补给、弹药供应、装备维修等三个方面的保障需求与能力,并兼及其他相关内容,通过厘清具体保障过程和基本史实,评估后路各项保障与综合保障的效能及其对北洋海军作战的实际影响,进而揭示北洋海军前路失败与后路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同时又是欧洲中世纪后期著名的军事著作家。其主要著作《战争的艺术》和《君主论》被后人视为西方战略思想复兴的历史标志。恩格斯称他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45—446页)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衰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军事工业思想是在 1 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对世界军事经济领域影响不断增强 ,以及面对西方列强入侵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不断奋起觉醒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在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中 ,“立足于外购 ,还是自立于制造“的争论是一逻辑起点 ;“如何制造兵器”的讨论是近代中国军事工业思想的主线 ;对“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的转化”的思考则物成了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 ,决定其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和哲学思辨传统的区别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特点 ,并从根本上对各国海军运用理论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以“和”为最高价值取向 ,它决定了甲午战争前后北洋海军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思路和模式。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历史局限性是导致北洋海军败殁的重要原因 ,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不应因此而埋没其光辉 ,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在以一种中国式的战略文化逻辑 ,引导自己的“和平崛起” ,引导世界的共同安全。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传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辉煌 ,即使是在反思北洋海军覆殁的命运时 ,也不应当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3.
智慧岛     
2007年第1期读刊有奖问答题目1.甲午战争中,参加大东沟海战的北洋海军主力舰中哪几艘是我国建造的? 2.参加此次中美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的军舰有哪些? 3.请说出左图是哪个国家的哪级战舰?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前的1894年5月7日到27日,李鸿章、定安两人作为钦差大臣对北洋海军进行20多天的校阅。这是北洋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阅,同时又是甲午战前的最后一次校阅。与此同时,由于有南洋和广东两支海军参与,它也是一次大规模联合校阅活动。对此次校阅过程的考察,有助于分析北洋海军平日训练的成效,也能更好理解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1888年样式 1888年12月17日,随着北洋海军舰船的日益增多,在北洋大臣李鸿章及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譞的有力推动下,清政府批准施行《北洋海军章程》,标志着作为法定国家海军的北洋海军正式建军,北洋水师这个名词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在《北洋海军章程》中,列有专门的冠服规范,可以视作是对1882年样式的解释和修订补充。这部分内容同样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普法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场战争。法德两国统治阶级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长期明争暗斗,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战争的结局,又造成两国政体和整个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早在战争爆发前,侨居伦敦的马克思、恩格斯就对欧洲局势作了  相似文献   

17.
军装工业是近代军事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与嬗变折射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历史进程。本文以西方引进的缝纫机与民国时期上海私营军装工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民国时期私营军装工业的兴起、发展及蜕变进行考察,以剖析近代西方机械生产工具与民国时期军事近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工学刊》2005,(5):64-64
经中国考古界的发掘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技术甄别发现,中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发明了冶炼和铸造生铁的技术并运用其达2000年之久,而欧洲工业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才掌握了生铁冶炼技术,比中国晚了两千多年。该研究人员李延祥博士认为,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明,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造纸、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这是以对西方近代文明的推动和影响程度为标准的,也是欧洲学者提出的。如果以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把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排序的话,炼铁技术应排在第一位。(摘自《百科知识》)中国古代应有“…  相似文献   

19.
“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这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洋水师军中流传的一句话。琅副将就是当时清政府从英国请来的北洋水师副提督琅戚理。这个拥有西方现代海军理念的洋教头作风硬朗、治军严谨、训练严格,所以军中无人敢出差错。而他与北洋海军的兴衰又有着密切关系。在其任内,北洋水师舰队整体有了前所未有的飞越,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令各国刮目相看。但是,面对中国几千年固守自封的思想,这位洋大人还是适应不了。在他第二次愤然而去后,带来的却是中英海军合作关系陷入低潮;北洋水师精神萎靡, 训练日懈。这也成为日后导致北洋水师甲午海战失败的一个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制度变化再到思想文化变革这样一条与欧洲不同的轨迹而使近代中国政体变革具有特殊性.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本身具有复杂性、多属性的特点及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必然导致中国近代政体的多样性、复杂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又决定了中国近代政体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