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宗祥 《国防科技》2000,21(2):64-67
1引言 为了在目标识别、跟踪、拦截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提高飞机、导弹、舰艇和军用车辆等武器装备的生存力,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隐身技术,该技术实质上就是尽量减少目标本身对雷达、红外及其它光、电、声探测系统的显示特征。传统的隐身技术主要着眼于改变飞行器的外形和结构以及采用吸波材料和表面涂层以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而本文将重点探讨一下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实现隐身的技术(以下简称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武器系统在战场上被敌方探测、跟踪和攻击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国防工程等军事目标的生存能力和武器系统的突防能力面临巨大的威胁。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提高国防工程的生存力与武器系统的突防和纵深打击能力,世界各军事强国加大了对隐身技术的研发力度,吸波材料作为隐身技术的核心,其研究和开发成为了当前军事技术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朱伟 《国防》2006,(8):79-80
开创高科技伪装新理念目前,世界各国对新概念催生的一些军用高科技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些新技术往往超越常规,具有比传统科技更加优异的特性和作用功能。等离子体科技便是比较典型的一种。采用该技术后,目标被雷达发现的概率降低到1%,甚至还能通过改变反射信号的频率,使敌雷达测出错误的目标位置和速度数据来实现目标隐身。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与以往传统的外形和材料隐身技术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吸波频带宽、吸收率高、隐身效果好、使用简便、使用时间长;无须改变武器装备的外形设计就可隐身,而且不会影响武器使用性能;特别是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隐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美军隐身飞机频频亮相,隐身技术已为公众所瞩目,成为各国在军事高技术竞争中竞相争夺的一张重要“王牌”。隐身技术是改变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隐身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军事目标的隐蔽性能,而且增强了武器的突防和攻击能力。隐身技术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发展迅速。一、隐身技术的现状当代隐身技术主要包括反雷达探测、反红外探测、反电子探测、反可见光探测和反声波探测等隐身技术,其中反雷达探测和反红外探测隐身技术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一)雷达黑洞—反雷达探测…  相似文献   

5.
雷达反隐身技术是克服目标隐身的核心技术。结合雷达方程、电磁散射原理及隐身目标RCS分布具体分析了雷达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雷达反隐身的基本特性从空域、频域、极化域等角度详细介绍了雷达反隐身常用技术。最后,提出了雷达反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一种新的雷达组网反隐身模式。  相似文献   

6.
雷达反隐身技术是克服目标隐身的核心技术。结合雷达方程、电磁散射原理及隐身目标RCS分布具体分析了雷达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雷达反隐身的基本特性从空域、频域、极化域等角度详细介绍了雷达反隐身常用技术。最后,提出了雷达反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一种新的雷达组网反隐身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隐身兵器层出不穷,战场上的目标越来越难以被探测到。为了对付未来先进的低可观测性威胁目标,提高雷达的灵敏度至关重要。什么是高灵敏度雷达?顾名思义,高灵敏度雷达就是灵敏度较高的雷达,一般说来,能探测到隐身目标的雷达都可称为高灵敏度雷达。这些雷达利用目标信号特征或采用特殊技术(如较低工作频率、宽频带、多频谱、双极化、多基地、灵活扫描、多普勒效应等)及其他一些先进方法来捕捉微弱的目标信号。它们是隐身目标的克星,也是提高武器系统性能的重要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战争中,低空突防,电子干扰,隐身技术,反辐射导弹(ARM)为现代雷达制导武器系统所面临的四大威胁。尤其是反辐射导弹的出现,使雷达本身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隐身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可能使雷达失去作用。因此,针对以上威胁,研制新体制的制导雷达是相当重要的。 双(多)基地雷达的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分置,本身共有比单基地雷达优越得多的特性,尤其在对付隐身目标,反辐射导弹方面更为得天独厚。被认为是制导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防》2005,(5):71-72
我国 著 名 科学 家 钱 学森 曾 说道:“隐身技术的出现,与当年的原子弹具有类似的意义。”的确如此,隐身技术是战术思想的革命,像当年迷彩服的出现一样,是战争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它针对的是现代电子传感器,人们也称之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电子迷彩服”。所谓隐身技术,是指降低飞机、导弹、舰艇、坦克等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使敌方探测设备难以发现的综合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避免被探测和跟踪从而避免被摧毁,成为作战平台提高防护力、加强作战突然性的主要技术途径。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和声波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更符合实际战场环境的飞机作战生存力,以降雨这一自然环境为典型,建立了雨杂波干扰下雷达对飞机的探测概率模型以及飞机生存力模型。认为飞机的RCS是Swerling起伏目标,通过确定综合信干比和最小可检测信噪比,采用蒙特卡罗法,利用MATLAB仿真了在雨杂波干扰和杂波抑制综合作用下飞机的生存力与距离的关系,并重点讨论了雷达波长和降雨状况对飞机生存力的影响。结论认为:在S波段内,降雨使飞机的生存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和敌方雷达波长的减小,飞机生存力的提高更为明显;考虑降雨状况的影响,对于飞机生存力的研究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隐身伪装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技术,是指通过减少目标雷达、红外线、光电、声响等暴露征候,使目标在战场不被探测的一种伪装技术。隐身技术的出现为目标的隐真伪装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与示假伪装相比,隐身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目标的生存,因为示假虽然能提高战场目标的生存能力,但不能保证真目标不连同假目标一起被摧毁。而对于关键目标(武器装备、工事等),敌不惜武力进行摧毁下,这时,隐身伪装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中雷达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越来越多的武器系统采用高精度的雷达系统来发现目标,同时越来越多的武器系统采用高科技的隐身技术来避免被敌方雷达发现。分别从空域、频域、时域介绍了现代雷达干扰和抗干扰技术,分析了现代战争中夺取信息权的一些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等离子体对雷达波的隐身机理,等离子体的红外及可见光隐身,等离子体天线,飞行器用等离子体火花杆,等离子体喷枪等问题,本文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开展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也可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空中威胁具有采用隐身技术,实施电子干扰、火力摧毁与饱和攻击等特点。为了及早发现并有效抗击来袭兵器,提高生存能力和防空作战效能,外军对发展与地空导弹系统有关的雷达极为视重,已取得重要进展。借鉴外军经验,对于加强我国防空力量建设是必要而有益的。本文索从目标搜雷达、制导雷达、雷达导引头三个方面,简述国外地空导弹系统雷达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飞行器反雷达隐身为基础,介绍反雷达隐身原理与技术,反隐身技术途径、国外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16、什么叫隐身技术?隐身技术是指为减少目标本身对雷达、红外及其它光、电、声探测系统的显示特征,所采用的综合性技术措施。隐身技术作为一项军事高技术,不论从技术上、战略上还是宏观经济上,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对付精确制导武器、减少战时飞行器消耗的一种好办法,也是实现突防、发起隐蔽进攻的有效手段。目前隐身技术主攻方向是防雷达探测,所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心设计武器装备(飞机、导弹等)的外形,以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把有无先进的隐身技术作为衡量舰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采用隐身技术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舰艇的隐蔽性和生存力,是减小被敌方探测系统发现概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冷战的结束,使全球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战略从全球范围内的深海水域转向局部海战和地区冲突,目标焦点业已从过去20多年的下潜深、速度快的大型核动力潜艇转向了多数国家  相似文献   

18.
隐身技术与隐身对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兴华  钟华 《国防科技》1996,17(1):31-48
隐身技术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它的发展及用于战场对战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被称之为目标的低可探测技术的隐身技术,它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子隐身、可见光隐身及声波隐身,并探讨了对付隐身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弹头目标识别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技术和微多普勒特征分析技术引入弹道中段目标识别,可有效克服弹头隐身技术和有源干扰技术等对识别带来的困难,提高识别精度。建立了MIMO雷达中弹头目标的微动模型,给出了弹头自旋、锥旋和进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的参数化表达,并通过对仿真回波数据进行时频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弹头目标的准确识别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隐身技术与隐身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技术是减弱武器装备的雷达、红外、可见光和声音等可探测信息特征的综合技术,又称为低可探测技术或目标特征控制技术。它是传统伪装技术的高技术化延伸,是探测技术与反探测技术反复较量的结果。隐身武器采用多种隐身技术和手段减弱可探测特征,使自身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从而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近二三十年来,没有哪种武器的发展能像隐身武器那样,在军事领域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尤其在航空领域,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