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0枚“战斧”打头阵 “斩首”震慑未达成 阿富汗战争中,美情报机构曾报怨,因无授权攻击而多次错失歼灭本·拉登的机会。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情报机构争得了攻击授权,却未达成目的。 巴格达时间5月20日5时30分左右,美军开始从游弋在红海和海湾的战舰和潜艇上向伊拉克发射了约4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并出动了F-117A隐形战斗机向巴格达发射了精确制导炸弹。由美国情报机构导演的  相似文献   

2.
姜春良 《国防》2003,(6):27-28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仅用3周时间就实现了攻占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胜利,达成了速战速决的战争目的。与上次海湾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时间少了一半,美军投入的兵力少了一半,出动的飞机架次少2/3,死亡的人员也不到上次的一半。而在夺占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过程中,美军快速机动、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3.
克林顿自1993年上台执政以来,先后六次大动干戈地使用了多达500枚的“战斧”巡航导弹。1993年1月7日,美国以伊拉克在其南部地区部署导弹为由,向巴格达以南21千米处的一个核设施发射了4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6月27日,美国以伊拉克试图杀害前总统布什为由,向巴格达市内的情报局总部发射了24枚“战斧”巡航导弹;1995年9月10日,美国以迫  相似文献   

4.
萨达姆在一名秘书的陪伴下黯然走上巴格达街头,在逃命之前站在那里喃喃自语:“连我的衣服都背叛了我。”  相似文献   

5.
罪恶足迹“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逃避战略武器控制协议的产物,是美国现有的三种战略巡航导弹的典型代表。它于1972年由美国海军研制,1983年具备初始战斗能力,1991年首次参战并一举成名。海湾战争第一周,美军就向伊拉克发射了230枚“战斧”导弹,对伊拉克的化学武器设施、发电厂、变电站、指挥控制设施等高价值目标进行了成功的打击。是在空战初始阶段用于打击巴格达市区  相似文献   

6.
卢军 《政工学刊》2001,(2):46-46
在去年冬天第一场寒流席卷岛城的那个夜晚,我和爱人以及刚刚降生三个多月的儿子正依偎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萨克斯曲《回家》,一家人沉浸在温馨幸福之中。“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片温馨。我有点恼火地拿起电话:“谁呀?!”“是我…咳咳咳…”听筒里传出了一阵咳嗽声。“变天了,给孩子多穿点衣服,毛线袜暖和,别忘了给孩子穿上。你们自己也要当心,要照顾好自己……”母亲声音沙哑,边咳嗽边说,时断时续,费了很大的功夫才说完这些话。我正想问候她几句,她在那边又接着说道:“家里没其他事,你们放心。我挂了。”放下母亲的电…  相似文献   

7.
7月22日,美军发射20多枚导弹,激战6个多小时,击毙萨达姆之子,尸体运至巴格达机场——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美英一些报纸先后报道美军正在研究制定攻打伊拉克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案。有的说:可能在进行多波次猛烈空袭的基础上,以空降部队和特种部队突然对巴格达实施袭击,直扑萨达姆藏身的多个秘密住地,抓捕萨达姆,捣毁伊军关键的指挥中心和武器库,瘫痪伊军指挥和战斗力,一举夺取巴格达战略要地,而后由内向外扩散,消灭伊军有生力量,促使萨达姆政权的迅速崩溃。有的说:将按照阿富汗模式,先施以大规模的空袭,再出动特种作战部队和少数的地面部队,更多地依靠伊反对派武装和库尔德武装,并通过煽动伊军军人政变,  相似文献   

9.
3月21日晚,配合美军行动的英国空军狂风战斗机在对巴格达的轰炸中,第一次使用“风暴之影”巡航导弹。这是第一种在实战中使用的纯欧洲血统的远程导弹,击中目标的准确率极高,是英国近年来秘密研制的新型现代武器。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美空军安全部队组建了代号为“1041”特遣队的安全部队,在伊拉克巴格达附近的巴拉德空军基地周围地区展开了一场长达两个月的战斗巡逻行动——“沙漠保险箱”,使人们对空军安全部队的传统看法得到改变。时至今日,“1041”特遣队的行动仍为美国空军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初,两伊战争时,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一座造价很高、即将竣工的核反应堆,被以军以16吨炸弹炸毁。世人无不对此震惊。当时许多分析家认为,以色列与伊拉克之间有约旦、沙特阿拉伯两国,且距巴格达长达千余公里,防空雷达是很容易发现这十多架以军战机的。而以空军通过调查分析却认为,当时两伊激战中所需外援军务都是从亚喀巴湾经约旦空运而来,其间往来的多是商业飞行的大型运输机,于是专门设计并反复演练了一种密集型飞行编队.使F-15、F-16战斗机的编队队形反映在雷达荧光屏上的影像,非常像一架波音747客机。  相似文献   

12.
从巴格达时间1998年12月17日凌晨开始到20凌晨,美国和英国轮番对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中打击行动。行动结束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分别称美英的军事行动获得了成功,同时他们仍宣称继续“保持警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的尖端武器系统中,“战斧”作为巡航导弹系统,在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中得到了实战检验。战争一开始,它就准确地摧毁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设在巴格达的通信大楼(美国恐其为伊拉克所利用)和伊拉克的军事指挥部门;  相似文献   

14.
麦吉尔 《当代海军》2002,(12):25-27
所以在攻打伊拉克问题上迟迟举棋不定,原因之一是因为一旦战争打响,美国将可能陷入伤亡极大的巷战之中。试想一下,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大兵一旦闯进巴格达街头,与训练有素的伊拉克精锐之师交上手,鹿死谁手?还真难以料定。 今年6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约98O名士兵在佐治亚  相似文献   

15.
据阿拉伯国家一些媒体报道,4月9日,当美军攻陷巴格达后几小时,萨哈夫停止发布消息自杀身亡。科成特媒体称,4月19日,在叙利亚双重间谍的帮助下,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和萨哈夫逃离伊拉克,前往阿尔及利亚。4月21日,阿尔及利亚外交部予以否认。萨哈夫生死至今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始了名为“清除与控制”的新一轮军事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美国第2步兵师第3“斯派克”旅战斗队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再次扮演主要角色。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支部队在“勇挑重担”的同时,也成为反美武装攻击的首要目标,号称性能先进的“斯派克”也是屡屡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地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8.
几天来,一则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与伊朗驻伊拉克大使哈桑·卡齐米·库米近日在巴格达"绿区"内举行会谈。之所以引人关注,因为这是美国与伊朗这对老"冤家"自1980年断交以来最为公开的较高级别会谈。在伊核问题悬而不决、美国深陷伊战泥潭之际,美伊间的这次所谓"破冰"会谈乍闻似乎  相似文献   

19.
当美国总统布什向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时,伊拉克出乎美国意料地立刻作出回应:萨达姆不会流亡国外,美国必将以失败告终;当战争的硝烟弥漫巴格达上空时,在海湾战争中伤了元气、军事实力与美军相差悬殊的伊军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不堪一击,无论空战还是地面战均叫美英尝到了厉害。  相似文献   

20.
4月21日,美国国防部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和人道援助事务的退役将军杰伊·加纳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始筹建战后伊拉克过渡政府,从而成为麦克阿瑟似的人物。那么,加纳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呢?美国五角大楼为何选中他来负责战后伊拉克民事政府?他能成为伊拉克的“麦克阿瑟”吗?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