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声明称,布什总统已提名四星上将、现任陆军副参谋长乔治·W·凯西替换里卡多·桑切斯中将,成为驻伊拉克多国部队最高统帅,统领目前在伊拉克的所有军事单位、特别行动组以及负责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观察组,并与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内格罗蓬特一起负责开展伊拉克自治和重建进程。尽管五角大楼强调驻伊美军司令这一职位调换与美军虐囚事件无关,但是国际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走马换将正是在为美军虐囚事件寻找替罪羊。尽管凯西将军在这之前并不为公众所熟悉,却能荣升伊拉克多国部队“总管”,成为“无可争议的人选”,这与其所具备的深厚背景有关。然而凯西接收一个烂摊子后,能否重树美国形象,搞定伊拉克局面,仍是世人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伊朗的对抗博弈越来越玄妙。伊朗态度强硬,对美国可能动武的威胁表示奉陪到底,同时也不忘给美国留下谈判解决的可能。美国一方面利用各种场合表示无意对伊朗动武,另一方面仍向海湾地区增调兵力,波斯湾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和驻伊拉克、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的美、英兵力已形成对伊朗的前沿部署。并且,双方不断以军事演习来增强威胁的可信度。这  相似文献   

3.
李妍 《环球军事》2012,(6):10-11
目前的伊朗似乎前所未有地接近战争,伊朗局势已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那么,美伊之战会爆发吗?美国能否打消以色列动武念头?伊朗又会采取怎样的政策和行动?为了使读者较为深入地了解伊朗局势,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原驻伊朗大使华黎明。  相似文献   

4.
军事零讯     
10月28日上午,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与地区安全问题、中美两国和两军关系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会谈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和富有成果的。 会谈时,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总后勤部副部长温光春、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和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等在座。  相似文献   

5.
就在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之际,近来有关伊朗将与美国可能“坐下来谈谈”的报道却频频见诸国际传媒。不过,伊朗在危急关头同意与美国商谈的话题并非是自身的核问题,而是令美方同样感到棘手的伊拉克局势——美国奢望得到伊朗“帮助”美国与伊朗双方就伊拉克问题举行对话的提议出自布什政府之口,而且早在2004年4月就被抛到了桌面上。最近两年时间来,虽然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不断施压导致双边关系日趋紧张,但却一直没有放弃与伊朗就伊拉克问题进行对话的愿望。美伊这两个至今尚未恢复外交关系的死对头不谈双边日趋白热化的敏感问题,而却要讨论第三…  相似文献   

6.
国际 1日,尼泊尔国王宣布,解散由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首相领导的联合政府,并将组成 由他本人领导的新政府。 8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宣布结束以巴暴力冲突。 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表示美国不接受伊朗在核问题谈判中拖延时间的做法,并敦促伊朗放弃 核计划。13日,伊朗拒绝了欧盟以放弃建造重水反应堆来换取欧盟援助的轻水反应堆的提议。 10日,朝鲜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17日,朝鲜官员表示,只要美国承诺相互尊 重和互不干涉内政,朝鲜有意参加六方会谈等任何形式的会谈。 13日,伊拉克大选结果正式揭晓,什叶派政党联盟"伊拉克团结联盟"得票居首。 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7.
美国《亚特兰大月刊》近日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五角大楼和国务院官员近期秘密进行军事推演,模拟如何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与此同时,伊朗也不甘示弱,在国内兴兵20万,举行代号"神圣追随者"的大规模陆空联合演习,向美国展示军事实力。那么伊朗是否会成为美国的下一个"伊拉克"?这不能不令世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美国可能对伊朗动武的种种传闻不绝于耳,真假难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美国是否真的会动武,只想说明的是,一旦动起手来,伊朗恐怕不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伊朗不是伊拉克。虽然两伊在海湾地区争雄多年,但客观地讲,无论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实力,伊朗都远在伊拉克之上。论人口,伊朗是伊拉克的3倍;论国土面积,伊朗是伊拉克的4倍,可谓海湾地区的“大个子”;论  相似文献   

9.
伊朗核僵局的底线 关于伊朗的核僵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与伊朗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伊朗民众也纷纷表示,不担心美国随时可能的攻击。一位在美国研究国际问题的伊朗学者认为:与伊拉克不同,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在战争威胁面前,伊朗民众只会更加团结;伊朗不论面积和人口都是伊拉克3倍以上,并且已经拥有可以攻击以色列和美军的中程导弹;伊朗与欧洲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英法德积极斡旋核危机就是证明。根据伊朗与英法德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经如期中止  相似文献   

10.
在伊拉克死伤200多人的连环爆炸案发生之后,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哈桑·菲罗扎巴迪于12月25日发表声明,说伊朗准备在美军“被迫撤出”伊拉克后加强与伊拉克的军事和安全联系。此事对于酝酿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的美国和以色列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虽然,据此认为两伊已经完全捐弃前嫌结成反对美国以色列的攻守同盟,也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1.
3月17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说,上个月被美军在伊拉克领空击落的一架伊朗无人驾驶侦察机从事了“非法且危险的活动”。他同时谴责伊朗使用各种方法扰乱伊拉克局势,并向伊拉克反叛武装提供武器装备。联想到3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致信国会称,伊朗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对美国的安全与利益依然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1年。这一连串的举动不由使人想到,此前两国关系可能缓和的有关预测也许又将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相似文献   

12.
不管承认与否.渐近尾声的伊拉克战争同可能升级的与伊朗之间的冲突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伊朗的技术看起来占据优势的话.那些美国再渗透伊朗的海陆空防御时便会遇到困难。显然,捕获这架RQ-170无人机赋予了伊朗应对美国先进间谍无人机的勇气,同时警告美国放弃未来的攻击。  相似文献   

13.
时事月报     
国际·国内·兵团国际●1日,伊朗外长穆塔基在叙利亚表示,如果美国改变对伊拉克的政策,伊朗将继续就帮助恢复伊拉克稳定问题与美国对话。●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宣布启动“千年发展目标碳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4,(13):24-25
2014年6月,在美国入侵伊拉克11年后,这片土地再次被世界的目光所关注。不过这一次,目光的焦点不是此前占领伊拉克的美英,也不是曾经与它苦战8年的伊朗,而是此前几乎名不见经传的逊尼派武装“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15.
当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以美国为首的武装力量是否会以伊朗核问题为借口对它发动军事进攻的时候,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这是伊朗国防部长沙姆哈尼在面对世界上最强大军事机器发出的威胁和警告后的表态。伊朗的强硬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口头上,其最近进行的大规模、长时间、各军兵种联合行动的军事演习也展示出它的作战决心和周密的作战预案。伊朗的确不是伊拉克。它是中东地区的“大块头”,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积相当于伊拉克的4倍,综合国力也是海湾地区最强的。近3年来,伊朗经济发展在中东、海湾地区是比较突出的,经济年增长率超过5%。随着伊朗经济的迅速发展,伊朗军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伊朗动作频繁:扣押伊朗驻伊拉克领事馆工作人员;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接连访问中东游说盟友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向海湾水域派出第二个航母战斗群和运送更多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伊朗对此也毫不示弱,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展示军事实力,宣布禁止38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入境。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已经做好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伊美核争端的进一步升级会不会引发军事对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健 《国防科技》2003,(1):53-56
经过了近两个月艰难而复杂的酝酿、起草、讨论,2002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表决通过了美英提交的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草案,11月13日,伊拉克政府驻联合国大使向安南秘书长转交了外长萨布里的信件,正式表态,伊拉克将无条件地接受该决议。这一举  相似文献   

18.
1945年,前苏联克格勃费尽心机,用最名贵的木材制作了一枚精美的美国国徽,把“金唇”窃听器暗藏其中,赠送给美国驻苏大使卡里曼。这枚国徽在美国大使的办公室一挂就是8年……在美苏大大小小的间谍战中,这一仗令克格勃引以为荣,让美国中情局颜面扫地。  相似文献   

19.
《当代海军》2007,(2):8-9
2007年1月16日,美国海军"约翰·斯滕尼斯"号航空母舰开始启程驶向波斯湾,这已经是美国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第二艘航空母舰。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这样的军力部署还是首次出现。而伊朗军方也很耐人寻味地于16日宣布,近日击落了一架美军无人驾驶侦察机。同时,伊朗军方连续进行军事演习,向俄罗斯购买了先进的"托尔-M1"防空导弹系统,加紧整军备战。双方战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相似文献   

20.
1945年,前苏联克格勃费尽心机,用最名贵的木材制作了一枚精美的美国国徽.把“金唇”窃听器暗藏其中,赠送给美国驻苏大使卡里曼。这枚国徽在美国大使的办公室一挂就是8年……在美苏大大小小的间谍战中,这一仗令克格勃引以为荣,让美国中情局颜面扫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