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标域协同射击控制模型是在单平台火控系统空域窗射击控制、射击门控制等基础上,针对多武器平台对点目标或面目标协同射击的需求,进行了目标域和射击效能的定义,提出了空间/时间复合三维射击门的概念,设计了三维射击门模型,分别建立了多武器平台对点目标射击控制模型和多武器平台对面目标射击控制模型,通过对多武器平台协同射击效能的计算分析,证明了目标域协同射击控制模型可显著提高多武器平台协同射击对目标的火力打击效能.  相似文献   

2.
野战炮兵射击组织程序通常分为射击准备、决定开始射击诸元、实施射击和射击修正等阶段。根据敌防御性质、目标特点、射击分队的战斗任务、射击准备时间的长短以及测地气象保障等条件,野战炮兵射击组织程序是灵活多样的。它要求有不同的射击准备手段;多种多样的决定开始射击诸元的方法。野战炮兵射击指挥上的这些特点,对指挥仪的战术性能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概括起来有: (1)适应对固定目标和对坦克、舰艇等单体和集群的运动目标射击; (2)适应平原和不同海拔高的山地射击;  相似文献   

3.
动态     
美以合作开发“拐弯枪”以色列反恐部队2003年12月在特拉维夫的一个射击靶场展示了一种新型枪支——“拐弯枪”。它可绕过墙角向目标射击,在不被敌人看见的情况下向开火,非常适合城区巷战。“拐弯枪”由两部分组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空中来袭目标的主要特点,选择单个目标群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问题.一定假设条件下,以杀伤全部来袭目标的概率为效能指标,通过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拦截循环次数模型和多个拦截循环的射击效能模型,由这两个模型可以计算出对目标群的射击效能.通过仿真计算,分别分析目标通道数、来袭目标数、拦截循环次数、目标速度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的影响,结果符合实际,验证了拦截循环次数模型的适用性和采用多个拦截循环射击效能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末制导炮弹对集群目标射击时可以不用改变射击诸元,提高了炮兵作战效率。以幅员不大的典型集群目标为例,建立了不用改变射击诸元情况下的末制导炮弹对典型集群目标射击效率的评定模型,并应用模型进行实例计算,分析了影响射击效率的影响因素,对射击指挥员实施正确的指挥决策和改进射击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属性模糊决策对舰炮射击目标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炮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海战中承担着重要的作战使命和任务,它能否完成被赋予的作战使命和任务,射击目标的优选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解决舰炮射击目标优选、决策问题,研究分析了多属性模糊决策方法,以及影响舰炮射击目标优选的因素,提出了多属性模糊决策方法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最优射击目标排序的新方法.该方法在舰炮射击目标优选中的应用实例表明: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专家判断和信息处理相结合的多属性模糊决策方法对舰炮射击目标优选、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于“面射击”的概念及与此有关的技术课题已经有了许多论述。通过利用最现代化技术,面射击看来在将来会有更重大的意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末制导弹头——当前,它们为用于火炮和臼炮而研制——作为战术火箭的子弹头显示出了远程准确命中目标的可能性。这就是长期以来人们所希望的、但到目前止还没有能实现的武器。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代战斗中大量使用各种先进的武器系统和技术装备,我坦克在战场上面临多种不同种类、不同价值、不同威胁程度的射击目标。然而,战场情形瞬息万变,需要考虑的因素错综复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应用于指挥控制系统的射击目标选择方法来辅助坦克乘员进行射击目标选择。尝试应用构建云模型的方法对坦克射击目标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备选目标的一组排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红方在不能完全确定蓝方目标类型并且可能被蓝方目标摧毁情况下,如何射击能获得最大收益的问题。为平衡红方射击收益和自身生存概率,引入和拓展Gittins指数应用于射击决策问题,对指数射击策略的最优性进行了讨论。与近视策略、随机策略和循环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实例分析验证了指数射击策略的最优性。对辅助红方射击决策和建设射击指挥信息系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次数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通过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过程的分析,对单目标通道建立了射击次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目标的航路捷径和飞行高度.单目标通道射击次数模型经适当变换可求出第一个目标通道的射击次数,并根据一个射击循环中可用目标通道数受遭遇时间的限制,分三种情况对多目标通道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建立了射击次数模型.最后举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T值下的射击次数和遭遇点.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西北戈壁,骄阳似火,大家的心情也变得异常紧张,都盼望着能把空中的目标打下来,以刷新靶场10多年来无人能破的纪录。发射阵地掩体后,一切似乎已经凝固,只有汗水顺着脸颊淌下,砸在脚下的沙土里,然后消失。他的眼睛一眨不眨,死死盯着空中目标,静待命令的下达。"2号可以发射!"听到命令,他的手指慢慢滑向扳机,屏住呼吸,心里  相似文献   

12.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空中来袭目标的主要特点,为有效评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目标的射击效果,需要进行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计算模型的初步研究。通过射击效能指标的选取和对目标的分析,并且根据多年来舰空导弹武器发展建设和作战运用的实际需求,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多种效能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舰空导弹对目标射击效能评估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射击效能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射击效能模型的初步研究,既可以使计算结果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同时对于其他武器系统射击效能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简化炸点均匀分布条件下对集群目标射击效率计算的表达式,采用"化四个象限积分为一个象限积分"的方法,导出射击幅员在正面和纵深上覆盖集群目标比值数学期望的积分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对单个目标毁伤概率计算公式和对集群目标毁伤百分比计算的近似公式,导出射击幅员在正面和纵深上覆盖集群目标比值二阶矩的积分表达式,给出了对集群目标射击效率的算例。结论改进了对集群目标射击效率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炮兵射击目标选择的特点,运用信息熵权重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射击目标选择的数学模型,得到炮兵射击目标的合理排序。最后得出利用信息熵和层次分析法对射击目标进行选择,比单纯运用层次分析法收敛速度快,又利于计算机软件实现,为炮兵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辅助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能给敌军造成大量的毁伤 ,炮兵被誉为“战争之神”。但是 ,由于可得到的炮兵部队数量、弹药和时间所限 ,炮兵不可能对战场所有可得到的目标射击。炮兵必须决定哪些目标可用炮兵射击 ,以及如何射击。考虑到未来战场将充斥着大量目标 ,炮兵要求使用一种自动目标处理系统。将提出一个炮兵优化模型 ,模型的目的是快速对目标价值排序 ,然后以最佳的炮兵兵力、火力分配对选择的目标进行射击。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舰炮对岸上典型目标野战炮兵连的射击任务,提出并简要阐述了舰炮对岸射击效果实时评估的概念和指标选择。采用射击效果实时评估方法,给出了野战炮兵连目标毁伤幅员确定、命中毁伤判定等相应的计算模型。并通过作战想定实例进行了实例评估仿真,得出了舰炮对野战炮兵连射击效果实时评估可使射击的针对性强,便于射击指挥,射击弹药消耗量少等几点结论。对舰炮远程精确射击效果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岸上线目标、面目标射击的效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岸上线目标、面目标进行间接射击时 ,射击效力指标 (相对毁伤目标长度或相对毁伤目标面积数学期望 )的计算进行了讨论。推导出在弹丸的毁伤半径和射击误差不变的情况下 ,毁伤长度或面积同目标长度之间的关系 ,以及相对毁伤长度或面积同目标长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舰空导弹对群目标射击次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对舰空导弹对群目标的射击次数建立计算模型.根据预警探测系统发现目标的距离远近,运用数学归纳法,对舰空导弹对群目标的射击次数建立计算模型并进行简化.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群目标射击的总次数应该是所有通道射击次数之和,但在实际上还与载舰储弹量、每次齐射导弹数量和群目标中单个目标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发射点、观测所、目标、炸点不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对岸射击校正量模型 ,完善了对岸射击校正量的处理。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射击条件、更为合理的射击校正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中口径舰炮对海上目标的射击方法是射击指挥自动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海上目标机动时,在效力射中,中口径舰炮射击指挥自动化系统采用何种射击方式,才能确保目标毁伤,获得最好的射击效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上驱逐舰类目标进行反炮火曲折运动时,在有指挥仪中口径舰炮效力射中,应对弹着方向偏差进行修正,然后采用同距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