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欲擒故纵,源出<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鬼谷子·谋篇>云:"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太平天国·文书>也说:"欲擒先纵,欲急姑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  相似文献   

2.
趁火打劫     
梁守磊 《国防》2008,(7):80-81
趁火打劫,也就是乘人之危.其本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一片混乱,目顾不暇之机,去抢劫别人的财物.这一计策很早就产生了.<孙子·计篇>日:"乱而取之."<十一家注<孙子·计篇>注>:"杜牧日: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  相似文献   

3.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源出《淮南子·本经训》: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相似文献   

4.
指桑骂槐,比喻明着骂张三而实际上是骂李四.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第六十九回:"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 不言三语四,指桑骂槐,暗相讥刺."  相似文献   

5.
张旭  仲辉 《国防》2009,(11)
金蝉,即夏天在树上叫的"知了".它在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但形体却保持不变.将其作为一种计名,由来已久.如<幽闺记>言:"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西游记>第二十回:"却说那行者、八戒,赶那虎下山坡,只见那虎跑倒了,塌伏在崖前.行者举棒,尽力一打,转震得手疼.  相似文献   

6.
沈力 《军事史林》2004,(4):6-12
最近,看到署名鞠开的文章<粟裕授衔的真相>(载<纵横>2003年第5期,以下简称<真相>).此文"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在讨论到粟裕授衔问题时","按当时授衔的依据,毛泽东同大家的想法一样,是要给他授元帅衔的",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周恩来说:"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  相似文献   

7.
近期<文学故事报>刊发的<黄伯(应为"百",下同)韬自杀前哀叹:我为什么那么傻>一文第2部分第3段首句云:"黄伯(百)韬是国民党军队中惟一一个非黄埔系而当上兵团司令的."这不实.为存史求真,免以讹传讹,愚谨据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郭卿友主编<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上册等相关史料略作澄清.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对互文早有研究.汉代的训诂学家郑玄注释经学典籍的过程中,就注意到这种修辞形式,最早在<毛诗笺>中就给它命名,称之为"互言"、"互辞".唐代贾公彦在<仪礼@疏>中给"互文"下了定义,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日互文."他首先注意到了互文结构上的特点,说它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  相似文献   

9.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在淮海战役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中取得胜利,与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的一系列建议密切相关.<周恩来传>在评述1948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时,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相似文献   

10.
浑水摸鱼     
浑水摸鱼,也作"混水摸鱼".原意是趁着水浑浊鱼儿看不见,伸手将鱼捉住.后来比喻乘混乱之机,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比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五>:"其余那些人,有的浑水摸鱼,乘机会弄个资格.他们没有品行,没有学识,在国家太平的时候,永远没有希望得到什么优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偷梁换柱,源出于"换梁易柱"的传说.据说夏桀、商纣两人力大无穷,能够倒拉九牛,换梁易柱.后来,换梁易柱变成了偷梁换柱.如<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是可伶可叹."  相似文献   

12.
赵晶 《国防》2007,(6):22-23
总政治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试行)>指出:"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把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官兵作为根本任务,以科学的理论回答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保持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标是,建成比较完善的应付战争兼顾应对突发事件双重功能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形成与国民经济有机融合的国民经济动员基础,能够从经济上保障和应付局部战争及突发事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津浦南段打小蚌埠时,北段不动;北段打台儿庄时,南段不动.两处都触了霉头之后,于是陆军大臣来巡视了,参谋总长来指挥了."毛泽东的这段话系针对1938年2月进行的淮河阻击战及稍后的台儿庄会战所说的.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中指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张世杰  王会敏 《国防》2007,(10):67-68
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民防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人民防空法>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依法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人民防空部门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军事史林>2008年第10期刊登署名"晨曦"的<蔡正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后,2009年第2期又刊登了廖锋先生的反驳文章--<对<蔡正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一文的质疑>.  相似文献   

18.
一代名将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一.他不但雄才伟略、骁勇善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立德立言,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极为珍贵的著作:<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的妻子楚青这样评价:"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凝结了粟裕同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对战争规律的认真探索,以鲜血换来的作战实践经验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贞."  相似文献   

19.
一 在<黄克诚自述>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三四四旅是以红十五军团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大部分干部是原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的.他们作战英勇,敢打敢拼,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后来,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一直和这支部队同患难,共生死,结成了最亲密、最深厚的战斗情谊."  相似文献   

20.
武翊 《国防》2007,(10):75-76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咏石灰>的著名诗句,出自一位年仅17岁的青年之手.这位青年,就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