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本文对新型火药从样品的全面信息、一般性质、预处理及分析检测等过程,所必要的安全措施进行了探讨,阐明安全是火药科研生产、分析等活动的首要前题。  相似文献   

2.
GJB 770A一97《火药试验方法》已实施,给火药分析试验工作者带来了极大方便。其中可用于火药生产交验的常规安定性试验方法主要有6个,即方法503.1:维也里法;方法503.2:阿贝尔法;方法503.3:甲基紫法;  相似文献   

3.
陈玲 《国防》2005,(2):79-81
“神五”上天,圆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梦。说到“神五”不能不谈火箭,不能不提火药,而火药当然应该从中国说起。火药———催生热兵器的母体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什么叫“火药”?因为当初人们在研究“火药”时并不是用来爆炸的,从火药的三种成分“硝石、硫磺、木炭”来看,它们都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用来治病的中上品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若火的药”。教科书上记述“火药是我国宋代的发明”,其实,从研究火药到使用火工器的时期还可提前推算500年~1000年。秦朝时,就有不少炼丹家用硫磺、硝石等物炼丹,从由于火候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非分光红外(NDIR)传感器的原理及其仪器设计,分析了火药性能检测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非分光红外(NDIR)传感器在火药性能检测领域的应用,结合非分光红外(NDIR)传感器性能可靠、操作便捷、经济实惠等特点,预见了非分光红外(NDIR)传感器在火药性能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绝大多数火药仓库的温度、湿度控制由于采用人工操作导致对温湿度不能实时精确监控从而导致火药失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和神经网络的火药贮存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将无线传感网络终端节点实时收集到环境温度和水分信息传给神经网络控制器,根据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实时调节火药贮存温湿度控制设备的各个参数,实现对火药贮存环境温湿度的自动化和实时精确控制,提高火药贮存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火药是各类武器装备火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产生了品种繁多的未知火药。未知火药作为一种特殊的未知物,其剖析技术囊括了预处理技术、定性技术和定量技术。  相似文献   

7.
吴悦 《军事史林》2023,(7):62-70
<正>安庆火药局最早约设置于清康熙年间,为火药制造机构,局址位于城东枞阳门内的新塘边。此后的雍正、乾隆、嘉庆三朝,清王朝处于空前统一、相对和平的时期,军备废弛,火器和火药技术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至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各地火药局林立,安庆作为彼时的安徽省会及军事重镇,军用火药的制造存储尤为兴盛,城内新建了多处火药制造及存储场所,火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在阶梯装药结构的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中,采用多点点火技术对火箭发动机装药的正常燃烧推力性能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建立了点火药盒内点火药燃烧过程的经典内弹道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点火药盒数量和不同的放置位置(即以点火药量330 g采用头部及中部同时点火,以点火药量400 g采用头部及中部同时点火,以点火药量330...  相似文献   

9.
王泽山同志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火药及其装药设计与应用研究领域著名专家。是本校军用能源材料技术与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火药装药技术研究所所长。 多年来,他主持负责完成国家国防重点课题二十余项,解决了诸多国防重大工程课题。 一、献身国防,为我国火药装药理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发展的火药及其应用理论,和在学科领域所进行的大量创造性、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火药及其装药科学在我国的长足进展。 在该领域,王泽山大力培养装药学科人材,建成了一支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火箭小史     
公元220年,三国时间的魏国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装有火把。火箭以此得名。公元600年,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火药,有人在弓箭的箭头缚上一包火药,点燃后发射。 1132年,南宋的陈规发明了筒式武器,把火药装在一根长竹管里,火药点燃爆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战场装备的应急抢修能力,以火药和2Al/3CuO系高热剂为焊接热源,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焊接材料——火药复合焊条,对其焊缝的组织形貌及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火药复合焊条的焊接属于熔化焊,焊缝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区,焊缝成形良好,焊缝的抗拉强度大于400MPa,高于母材本身强度,能够满足战场应急抢修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新型弹药弹道性能检测的需要,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发射药中钝感剂含量分布进行了测定,建立了考虑钝感剂含量分布的该新型火炮的内弹道模型。模型中钝感剂对弹道性能的影响是通过对火药燃速和火药力的影响来体现的。应用该模型对2个批次的弹药进行了内弹道计算,并对一定樟脑含量的火药内弹道性能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樟脑含量对最大膛压影响较大,但对初速的影响则不如膛压明显。  相似文献   

13.
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在舰载火箭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采用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的简易制导火箭弹的弹道模型 ,进行了数字仿真 .理论研究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火箭弹的命中精度 ,它对实际弹道修正的效果与其冲量大小、数目、作用起始时刻、作用方位角、作用时间间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坦克射击过程中炮膛内火药气体温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坦克射击后出现炮膛内壁烧蚀及身管温度上升等问题,其首要因素为火药爆炸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应用内弹道零维模型,以空间平均热力学参数描述坦克射击过程中炮膛内弹道状态,采用四阶龙格一库塔法求解内弹道常微分方程组,计算出内弹道时期火药气体的压力、流速和温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指数函数拟合出后效期炮膛内火药气体温度公式,最后得到坦克整个射击过程中炮膛内火药气体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此计算结果可为坦克炮身管的烧蚀、热状况及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火箭这一名词,在火器史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火药发明以前和发明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只是利用弓弩发射的纵火武器;唐宋以来在火药用于制作战争武器的实践中,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家利用火药燃烧时高速喷射气体的反作用推力,发明了火箭,逐步形成了单火箭、集束火箭、有翼火箭、二级火箭等火箭武器家族,甚至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箭载人升空飞行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可靠的信息传递途径和处理方法,将试验系统构建成一个内部紧密耦合的系统,建立了火药分析试验新模式,规范了试验的操作流和信息流,提高了系统的工效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当前火药燃气吹除潜艇压载水舱技术在应用方面所表现出的快速吹除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述,说明了联氨快速吹除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指出,把更高效能的火药燃气与高压空气联合使用的安全快速吹除措施将是今后开发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考虑固体点火药燃烧过程的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RLPG)膛内再生喷射燃烧过程的零维数学模型,研究了点火具参数对RLPGG点火过程的影响,分析并揭示了点火具参数对点火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当火炮在坑道内连续发射或在坑道内爆破作业时,火药气体在空气中长久不散,而人员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就会中毒。大家知道,现在用的火药或炸药多数是梯恩梯(三硝基甲苯)、硝胺和硝化甘油。它们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便携式火药分析试验综合信息平台”的关键组件——SP2100气相色谱仪数据采集卡的工作原理,对采集卡硬件、软件进行了设计。在采集卡软件设计中,重点对固件程序设计及驱动程序设计进行论述。试验证明:SP2100气相色谱仪数据采集卡提高了试验系统自动化程度和试验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