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北疆冻土,冰封雪裹。黑龙江省军区驻兴凯湖畔边防某团官兵,向严寒挑战,与寂寞抗衡,充分利用驻地冰雪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有着较高品位的冰雪文化体育活动,生动了边关和哨所,让官兵们“玩”出了品位和乐趣,“玩”出了心得和智慧。冰上“象棋”争楚雄把象棋也拿到冰上玩?你别误会,这副象棋可不是普通象棋,全都是冰做的。每个棋子都比战士用的脸盆还要大,足足  相似文献   

2.
北约联军对利比亚卡扎菲的军事行动持续了半年多,这场战争是近几年来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被形容为“鸡蛋碰石头”,或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是一种极不对称作战。开战伊始,交战双方对心理战的运用,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北约联军使用了各种心理战战法。这里仅对“先声夺人”、“认知操纵”、“斩首震慑”、“心智欺骗”、“离...  相似文献   

3.
春游香纸沟     
春分时节,我与几位朋友一道游览了向往已久的香纸沟。 一踏进香纸沟,便被那儿的峰峦所迷住。青峰如螺,一座连着一座,紧紧映入眼帘。几朵棉团似的白雾盘旋在青山螺峰上,若即若离。正是“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美妙极了。春天的雨,时来时去。此刻,我却要感谢这场春雨了。 我们沿山谷而行。我又被香纸沟的水拉住了脚步。无论是溪里、渠里,或是小河里的水,说用清澈见底来形容它,简直太单薄了。那水,简直就像是色彩绚丽的天空,或者叫一条条虹;卵石,仿佛是放在空中的玛瑙  相似文献   

4.
1996年下半年,我足踏东海诸多岛屿。在那里,与官兵生活的日日夜夜里,我耳闻目睹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吃这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距大陆40海里,终日听不到鸡鸣犬吠,海军某部27人的观通站成了岛上唯一的清一色男性家族。“云雾满山飘……满山石头和野草……”这里种  相似文献   

5.
林琳  于晓东  于杰 《国防》2016,(4):75-79
驻守渤海前哨的某要塞区官兵,在长期的守岛建岛实践中培育形成了“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的“老海岛精神”。近年来,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老海岛精神”受到了一定冲击和挑战,部分官兵立足海岛、艰苦创业、建功军营的思想有所淡化。对此,该要塞区党委“一班人”,紧贴改革强军需要,围绕做好古田全军政工会精神“下篇文章”,组织实施“老海岛精神”传承工程,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这一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光芒。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隆重推出崔永元在西沙群岛和海军官兵对话的特别节目,随着电视画面的展开,壮美的海岛、洁白的沙滩、飞溅的浪花、英姿勃发的水兵呈现在人们眼前。具有中央电视台“名嘴”之称的崔永元在码头、在海边、在军舰与西沙官兵真挚感人、亲切自然、诙谐有趣的对话,无不令电视机前的观众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甘培荣 《政工学刊》2005,(10):34-35
海岛部队是我军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海岛部队基层建设,必须全面落实“五句话”总要求,认真贯彻“三个下功夫、一个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从海岛部队实际出发,针对特点搞建设。一、海岛部队星罗棋布、远离大陆,要把基层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打牢官兵爱岛建家的思想根基上。海岛部队大多远离大陆,风急浪高,普遍存在吃水难、用电难、干部婚恋难、夫妻团聚难、随军家属就业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一些官兵“怕吃苦、怕吃亏、怕断后路,想离开连队、离开海岛、离开部队”的“三怕三离”思想比较突出。特殊的生存环境以及官兵特…  相似文献   

8.
赵利 《环球军事》2013,(13):1-1
棱镜,物理学中的解释是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等)做成的多面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棱镜可能就是万花筒了。各种颜色鲜艳的小纸片经过棱镜的作用,呈现给人们一片色彩斑斓、绚丽无比的美丽景象。然而近来愈演愈烈的“棱镜门”事件却给绚烂无比的世界抹上了灰暗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逝接介绍著名作家姚雪垠的一篇文章,感受颇深。姚老一生走过了89个春秋,从事创作达70余年,撰写了65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在总结人生经历时,姚老把成功归结于“耐得寂寞,勤学苦练”八个字。他说:“耐得寂寞的目的,是为了勤学苦练。耐得寂寞的人,就能勤学苦练,从而作出成绩来。这样,人们就会承认他、记住他。相反,耐不得寂寞的人,就会心存浮躁,哗众取宠,热衷于出风头、赶时髦。这样的人就不可能坐下来刻苦学习,更谈不上埋头钻研,就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当然也就不可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姚老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阐述了耐得寂寞与学习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善饮寂寞     
诗仙李白曾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诗,在我理解:寂寞如酒,初饮苦涩,而后绵香,唯有善饮寂寞之酒的人,方可成就伟业,谓之圣贤。  相似文献   

11.
耐得住寂寞     
《菜根谭》云 :“栖守道德者 ,寂寞一时 ,依附权势者 ,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 ,思身后之身 ,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能做到“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 ,应该算得上有大智慧的人。印尼前总统苏哈托 ,在位时可谓风光一时 ,凭借其手中的权力 ,干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然而 ,当他大权旁落后 ,却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 ,被印尼和西方报纸称为“世界上最感寂寞的人”。至于苏总统是不是一个不守道德的人 ,会不会凄凉万古 ,不能用我们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但前车之覆 ,后之之鉴 ,对于苏氏的寂寞 ,却很值得我…  相似文献   

12.
军事百科     
洲际导弹的新克星——“聪明卵石”洲际导弹以速度大、威力猛和数目多而被认为是无法抵挡的。但现在,有一种名叫“聪明卵石”的细小而精巧的装置已研制成功,它将成为洲际弹道导弹的克星。美国太空武器专家大胆提出一  相似文献   

13.
李建国是一名退伍军人,1999年任河南省沁阳市文化局副局长。一天,他在下乡途中,听当地人说,在常平村北的一个山塄上有许多从没见过的用不规则的石头做成的墓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深深印在李建国的脑海里,他决定上山看个究竟。第二天,李建国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  相似文献   

14.
新的形势和使命,对政治机关干部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坐下来能写”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现实的情况是,政治机关正在为找不到“笔杆子”而犯愁,往往为了“挖”走一个苗子而上演“人才争夺战”。造成冒尖的“笔杆子”越来越少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内在的原因还是在于一些政治机关干部本身存在着心理障碍,制约了文字水平的提高,限制了自身的成长。(一)难耐寂寞,厌倦本职。有些同志调到政治机关来,或是为了解决职务,或为了“跳糟”,不得已而为之,谈不上喜欢政治工作这一行。这些人“阴差阳错”入了门之后,对“爬格子”这种劳心费神的…  相似文献   

15.
在“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活动中,91199部队紧密结合高山海岛部队特点,紧贴部队使命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持续打造“五个课堂”,用常态的教育机制、灵活的教育方法,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效果。 一、打造一线宣讲、现场答疑的“巡回课堂”。提升教育层次。一是整合教育力量,打造精品课程。抽调师团政工领导,遴选优秀“四会”政治教员和优秀大学生士兵骨干,分别围绕主题教育活动的5个专题和强军目标专题教育进行备课。选出6名授课同志组成高山海岛理论宣讲团。二是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宣讲辅导。  相似文献   

16.
解读寂寞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寂寞”的注解有两种:一是孤单冷清;一是清静,寂静,当然其中也有孤寂的含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给寂寞以消极的含义,认为寂寞使生活沉闷、激情沉郁、效率沉没、人性沉沦。究竟如何理解“寂寞”呢?寂寞是塑造品格的课题。人生轨迹虽然短暂,但空间又很广阔。把握自己命运的执著者,会懂得寂寞的生活、恬淡的人生,能够一心一意求知专学,潜心完善自我的幽静心境。选择寂寞,就选择了怡然、平和与从容,使你从喧嚣里在躁动中由浅俗处解放出来。一个人若能在功名利禄面前表现出超然淡泊,一心一意干好本职,矢志不渝,就…  相似文献   

17.
脚下还沾着北国边陲的泥土,身上还披着千里之行的风尘。不顾旅途辛劳的沈阳军区政委刘振华,星夜赶到鞍山,戴着白色的安全帽,登上鞍钢第一炼钢厂“民兵炉”。嘈杂的高温炉前,刘政委和民兵们热切地交谈。炉火旺,情谊浓,刘政委兴致勃勃地和民兵合影。民兵们望着炉顶上政委题写的“民兵炉”三个大字,勾起心中的缕缕情思。 1985年岁尾,刘政委为一炼钢厂“民兵炉”题写炉名后,无论是下部队抓基层,还是去海岛看战士,或是赴边疆观察地形,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群靓丽女子,她们把青春和热血献给海防前哨。这是一座十分平凡的哨所,可它却屹立在祖国东南门户半个世纪!戍守在这里的海岛女民兵手握钢枪, 在漫长的海防线上恪守着忠贞与执著,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新时期海防哨所女民兵的光荣与梦想。她们就是被当地群众誉为“海岛女卫士”的福建省莆田南日岛东户哨的女民兵。  相似文献   

19.
海岛轻雾。雨丝。随着“嘀、嘀……”一组传呼声音的响起,姑娘们顿时脱下绚丽多彩、款式别致的时装,换上威武的迷彩服,从海岛养殖加工厂、从渔业公司、从家里,或连蹦带跑,或坐“的士”,或骑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地往县人武部集结地赶。全连85名女民兵,在无任何准备情况下,仅用35分钟,就从全县不同地方汇合到了指定位置。这是在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讲话40周年前夕,浙江省温州军分区对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组织实施的一次特殊考验。  相似文献   

20.
战争轶闻     
拿破仑的最后一次失误人们普遍认为“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仑一生最后的失误。其实不然,当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收到一位亲密朋友赠送来的礼品。这件礼品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对这副特别精制的象棋爱不释手,几乎每天都与它打交道。可是,他却忽略了好友专门送棋的用意和这棋子中隐藏的秘密。直到拿破仑最后死于孤岛后,才有人发现这棋中一枚棋子底部可以拧下来,里面藏着如何从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