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军事观念的革新是北洋海军创建发展的思想前提。北洋海军的成军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的突出成果 ;其武器装备和海防建设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实现“船坚炮利”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就 ;北洋海军集中展现了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教育训练、军制变革、作战方式革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覆没同时也暴露了甲午战前中国军事变革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2.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 ,决定其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和哲学思辨传统的区别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特点 ,并从根本上对各国海军运用理论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以“和”为最高价值取向 ,它决定了甲午战争前后北洋海军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思路和模式。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历史局限性是导致北洋海军败殁的重要原因 ,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不应因此而埋没其光辉 ,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在以一种中国式的战略文化逻辑 ,引导自己的“和平崛起” ,引导世界的共同安全。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传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辉煌 ,即使是在反思北洋海军覆殁的命运时 ,也不应当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3.
李建伟 《环球军事》2014,(17):62-63
如今的刘公岛,已成为胶东半岛上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昔日的水师提督署,已变为人们缅怀先烈的纪念地。 开放参观景点众多 北洋水师公所门前,“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九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博物馆位于刘公岛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是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现在开放的参观景点有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纪念馆、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甲午海战馆、水师学堂、刘公庙和龙王庙等,总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前的1894年5月7日到27日,李鸿章、定安两人作为钦差大臣对北洋海军进行20多天的校阅。这是北洋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阅,同时又是甲午战前的最后一次校阅。与此同时,由于有南洋和广东两支海军参与,它也是一次大规模联合校阅活动。对此次校阅过程的考察,有助于分析北洋海军平日训练的成效,也能更好理解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北洋海军——近代中国的一个全新军种。表面看来,它是封建落后的中华帝国分娩而出的产物,而骨子里却是真正的欧洲海军血统。北洋海军人才济济的军官队伍,首屈一指的铁甲舰、巡洋舰、鱼雷艇以及武器装备,固若金汤的炮垒、设施先进的海军基地,内容完备、擘画详尽的《北洋海军章程》,无一不是从西方学习、购进、借鉴、吸收而来,尽萃西方近代军事文明之精华。对此,研究者多有专论问世。那么,作为北洋海军国际交往活动与海上军事行动的重要手段的旗帜,其渊源变化又如何呢?是全盘照搬欧洲模式,还是中西合璧?在此,笔者不揣简陋,依据零散史料作粗略的扒梳,以求初步明晰其发展变化脉络。不确之处,敬祈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一位很有影响的军事人物,他在创办湘军和镇压农民起义中,坚持改革,励精图治,提出了建立战略后方基地、裁兵节饷和实行经费限额管理等额有建树的军队后勤建设方略,从而保证了湘军战略方针的实现。他的后勤建设方略,是其治军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采的内容。因而,成为后来历届统治阶级治军建军的样板。本文就此作些初浅探索。一、建立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基地,是曾国藩军事战略的核心,也是他镇压太平军农民起义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曾国藩在创建湘军时,就对清军的军事体制进行大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革命史上,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很早就认识到军队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大革命时期就重视革命军队的创建工作,后来对红军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888年样式 1888年12月17日,随着北洋海军舰船的日益增多,在北洋大臣李鸿章及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譞的有力推动下,清政府批准施行《北洋海军章程》,标志着作为法定国家海军的北洋海军正式建军,北洋水师这个名词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在《北洋海军章程》中,列有专门的冠服规范,可以视作是对1882年样式的解释和修订补充。这部分内容同样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西方殖民者对中国西藏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明朝末年,就有西方传教士进入西藏地区,他们在进行传教活动的同时,收集了有关西藏地理、交通、民情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为西方殖民者后来的渗透和入侵提供了情报支持.17世纪至19世纪,南亚诸国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或控制范围.之后,英国便开始筹划以南亚为基地入侵西藏.  相似文献   

10.
《北洋海军章程》及其军事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0月,清廷制订并正式颁布《北洋海军章程》,这不仅标志着北洋海军的正式成军,而且在晚清军事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一)制订经过1885年,清军在中法战争中又遭失败。战后,清廷总结经验教训说:“上年法人寻衅,迭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援应,何至处处牵制。”①由于清廷看到了中国海军的落后,产生了海防建设的紧迫感,于是决定大治水师,要求沿海沿江各省督抚就有关问题确切筹议,迅速具奏。这就是所谓第二次海防大讨论。作为这次讨…  相似文献   

11.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注意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与引导。特别是要注意对影响社会生活比较大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要超前预测、深入研究、加强有效疏导。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 ,实现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是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江泽民创造性地将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应用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 ,形成了服从大局、协调发展 ,树立形象、走在前列 ,扶贫抢险、尽力而为 ,互让互谅、互相协商 ,区别处理、严于律己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高度融合,各行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警卫工作也必须改变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自为战的执勤模式。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做法实施勤务,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因此,警卫勤务的规范化建设刻不容缓。从依法治警,提高执勤效率,建立交发事件处置机制,增强警卫工作的科技含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警卫勤务规范化的重要性,以期引起重视,加快警卫勤务规范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都比较迟缓,很少有人提到时效性的问题,似乎时效性只是新闻稿件的专利。随着电子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学术论文刊发的时效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已经成为摆在学术刊物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尊重作者,选好审稿专家,运用信息化联络手段,能够提高学术论文刊发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加强武警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目标,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猎枪弹射击后坐力大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通过大量试验和用户试用表明,所采取的措施可行,且能较好地降低射击后坐力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战争动员是通过源源不断地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来赢得战争胜利,而反动员则是不断瓦解、削弱、破坏对方战争潜力和动员能力,间接为战争胜利创造条件的一种重要作战行动。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作战双方动员和反动员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其斗争的结果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也愈来愈大。与以往相比较,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战争动员与反动员都体现出了新的特点与发展。一、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动员新特点1.动员内容追求精确化在以往的战争中,为了能给军队提供足量、持续和快速的战时保障,后勤动员的数量往往是不计代价、多多益善。尤其在199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