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默虹 《现代舰船》2013,(1):14-24
千呼万唤,"辽宁"号航母入役,终于开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航母时代。但作为现代海军威力最大、最复杂的常规兵器,航母的使用不仅仅是搞定一艘航母那么简单,它不会自己一艘船开出去,必须配上舰载机联队,配上其他水面舰艇、潜艇、补给舰,才能形成一支航母编队,在航母编队指挥官的指挥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威力。  相似文献   

2.
虽然各国国情不同,对发展航母的态度存在差异,但基于航母和以其为核心的海军舰艇编队所具有的强大战斗力,全球发展航母的潮流不会改变。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洋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目前,全球共有现役航母21艘。  相似文献   

3.
航母编队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水面战斗群,在历次海外重大军事行动中遂行了多种作战任务。首先,研究总结冷战后美国航母编队基本编成经历的4次主要变化,即首次探索固化、首次法规明确、面向快速反应优化、应对未来新威胁调整。其次,从总体兵力规模和配属的水面舰艇、舰载机、攻击型核潜艇、多域无人平台以及运用时机等方面,归纳分析该编成演进的主要特点,深入剖析演进的主要动因,涉及国家安全威胁、海军作战任务、体系能力需求、装备技术水平、全球兵力部署等因素。最后,总结提炼该编成演进启示,包括需求定制化、构成现代化、能力体系化、运用高效化等为航母编队的建设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曹晓光  王磊 《环球军事》2009,(13):49-51
据英国皇家海军公布消息,为提高未来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远洋能力及作战范围,英国国防部已与几家大型军工企业签订了专门用于增强航母后勤补给能力的设备采购合同,通过采购这些设备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空中打击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是迄今为止英国海军建造的最大水面作战舰艇,也是除美国海军航母外,世界上最具实力的航母之一。这次,英国国防部同各航母设备供应商签订的8000万英镑分包合同,无疑给这种英军寄予厚望的先进航母再次注入活力,也让英国海军的“帝国海军梦”加速复燃。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2013年5月10日在渤海湾畔正式组建,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又增添一支新型主战力量,标志着航母部队战斗力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舰载航空兵部队作为航母战斗力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海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代表和海军战略转型的先锋,在发展航母事业、建波性大海军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同战术与海军战术兵团编成有很大关系.人民海军战术兵团编成演进有一个发展过程,由单兵种战术条件下的辅助性单兵种编队、早期合同战术条件下的简易合成编队、多兵种合同战术条件下的多兵种合成编队,到成熟合同战术条件下的联合机动编队.本文在分析合同战术发展与战术兵团编成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战术发展的人民海军战术兵团编成演进历程,并对未来人民海军战术兵团编成发展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海军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从实力上来讲,美国海军遥遥领先,仅航空母舰就占世界各国航母的1/2以上。其中“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武器装备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美国之所以敢对其他国家指手划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依靠它有强大的远洋舰队。要全面了解我国的海防形势,不可不了解美国的海军太平洋舰队。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9月,美海军发布了包含5-9架MQ-25A无人加油机的未来舰载机联队(CVW)初步编成构想,美海军希望MQ-25A无人机可以减轻其F/A-18E/F战斗机的伙伴加油任务负担。根据海军设想,MQ-25A无人机能携带约6800千克的燃油在距航母930千米的加油区为舰载机实施空中加油,大幅扩展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提升美航母舰队面对远程对海打击武器时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9.
九月,是个不冷不热的季节。世界各国海军似乎都在频繁活动。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世界海军强国的美国,而美国尤以航母活动更叫人关注。因为从美航母在海上的活动走向我们可以看出美军当前的战略部署重点。  相似文献   

10.
第五部分火力配系第7舰队主要兵力包括第5航母作战大队和第11两栖中队,这里暂不对第7舰队两栖作战作介绍,而将重点放在航母作战大队的编成、兵力配置与人力配系上。美航母战斗群的编成美航母战斗群的编成一般随作战对象、作战海区和作战任务而定。一是和平时期。在低威胁区显示存在、实  相似文献   

11.
多用途航母是指以携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能够完成两栖作战等多种作战任务的轻型航母。这种舰以其造价较低、技术难度小、功能多、用途广泛等优点为各国海军所青睐,出现了竞相发展的势头。一、发展多用途航母的动因冷战结束之后,各国海军都  相似文献   

12.
航母编队防空作战编成是影响其海上生存和完成作战任务的关键因素,在构建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直觉模糊集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航母编队防空作战编成待评方案进行评估。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可为航母编队指挥员指挥决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从1910年试图将陆上飞机搬上军舰开始算起,美国海军已有近一个世纪的航母发展历史,从航母成为美国海军的骨干力量算起也有70多年的历史,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惟一保有现代超级航母的海军大国。二战结束后,美国共发展了常规动力和核动力2型共5级航母,即“中途岛”级、“福莱斯特”级、“小鹰”级、“企业”级和“尼米兹”级。现正在发展未来航母——CVN 21(原称CVNX)。冷战后,美国为什么没像俄罗斯那样减少航母数量反而如此热衷发展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后盾,海军建设自然而然地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美、英、法等传统海军强国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代又一代航母的发展,在关注这些传统海军强国的同时,一个上升中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也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从外购到自建,印度在航母发展上已经走出了一串坚实的脚印。与传统的海军强国不同,印度的国力并不那么强大,它刚开始发展航母时甚至是很困难的,尽管如此,印度对航母的态度却始终没有动摇过,值得仔细寻味。  相似文献   

15.
国外航母技术新发展专家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舰艇发展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便是航母的出现和应用。它把海战的模式从平面推向了立体,实现了真正的视距外作战。航母自问世以来经过了初试时期的戴机舰,孕育平甲板航母诞生时期的各种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和战后的现代化成长,共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磨砺,最后终于成为今天这样的舰机结合、攻守兼备、机动灵活、坚固难损、高技术密集的多维球形攻防体系。它不仅是一个威力强大的战术武器单元,而且也是一个能抛核弹的准战略威慑力量。它是当今最为复杂的海军军事系统工程,理所当然地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并被视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各国军事战略家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信息化时代,航母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于瀛研究员。于研究员,1964年上海交大毕业后一直从事舰船技术发展研究工作,是该领域的专家。  相似文献   

16.
航空母舰在现代海战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向被视为拥有国海军力量的象征。当前,各国海军尤其是西方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究新型航母。未来的航母可能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郑明 《现代舰船》2012,(7):10-13
郑明将军是一名老海军,曾担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为海军装备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航母这种海军装备集大成者,也曾亲自参与论证研究,并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郑将军已经退休,但中国航母的最新动态仍然时时引起他的思考。本文就是郑将军对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历次航母公告的解读,国防部航母公告字斟句酌、惜墨如金,郑将军的解读却可以帮助我们透过字面,理出其背后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8.
陈宇杰 《国防》2006,(3):62-64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对海洋权益的争夺日趋剧烈,海军装备的发展也相应得到重视。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加紧研制和建造新一代海军武器装备,在研的重大项目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适应未来战场的新型装备不断投入使用。一、航母仍然是海军强国大力发展的首要装备航母作为海上兵力的核心,历来受到海军强国的重视。美国海军在继续建造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布什”号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型航母CVN-21的发展,并在2006财年预算中加大了对新型航母的投资力度,以确保能在2015年服役。2005年11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纽波特纽斯船厂获得一份价值5.586…  相似文献   

19.
《当代海军》2009,(8):7-7
航宇防务新闻网站7月6日报道在意大利“海军日”(6月10日)当天,意大利海军战旗在“加富尔”(Cavour)号航母上升起,该航母是意大利海军的第一艘航母,也是意大利海军舰队的新旗舰。参加此次升旗仪式的有意大利总统、国防部长以及意大利海军参谋长等。  相似文献   

20.
吕强 《现代舰船》2011,(11):16-20
飞行甲板布局形式现状目前,世界上共有九国20艘航母在役,飞行甲板布局形式包括斜角/全通甲板(带弹射器)、斜角/滑跃甲板、直通滑跃甲板三种型式,数量分别为13艘、1艘、6艘。从目前的航母发展计划看,世界海军强国(或有志于强大海军的国家)都在发展大中型航母,这些航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