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全新理论命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探索,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逻辑,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历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坚实的制度支撑、规范的运作机制、具体的程序设计,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形态,既突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显著特色,也彰显了具体民主形式中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理想与现实、普遍性与特殊性、制度与实践的平衡中,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政治生活向往的需要,有目标、有步骤、有重点地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民主政治理论中,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论述十分重要。二十大报告强调,当前我国在发展之时,必须坚持协商式民主。此次将研究目光投向协商民主,在研读习近平相关论述后,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利用各领域比如政治学、社会学等的知识,在对其工作条件、发展形势等展开了研究,然后又分析了习近平对这一思想的创新与发展。能够看到,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习近平论述发挥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并为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中国化带来了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3.
陈嘉宝 《中国军转民》2023,(22):127-129
民主即为人民主权,更准确地说是全体人民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国家管理,但西式民主似乎与民主的原始含义貌合神离,而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这是由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式民主在内涵理解、实践路径和制度有效性这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这些差异也进一步导致了西方民主危机不断而中国治理取得不俗的成绩这一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光明日报》刊文指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应该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民主三者统一。中国要构建的民主不是西方的民主,是党、国家、社会三者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关于具体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认为,一要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二要推动法治民主。三要尊重社会,让人民的民主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基层民主活跃起来。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  相似文献   

5.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在于既兼具了民主的形式与实质,又融合了民主的观念与实践。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领导公民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方面积极参与城市公共决策,确保政治参与有效落实。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增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对多元利益进行有效整合,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观照中国民主政治生活的势情,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民主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蕴,即以战略思维立足大视野,将中国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以历史思维揭示民主之路内生性演化,把握民主道路的前进方向;以辩证思维统筹兼顾,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把握相统一;以创新思维实现理论创新,在实践构建全新民主话语体系。这一系列哲学方法论的自觉运用,是共产党人理论自觉、回应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和内在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7.
西方民主发源于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平衡政体思想、波里比阿和西塞罗提出的分权和制衡思想,成为西方民主理论的基石。在经历了中世纪漫漫长夜的黑暗统治后,伴随着13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及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产生了近代民主。洛克、卢梭、孟德斯鸠、杰斐逊、潘恩、密尔等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论、契约论、人民主权论、自由论、分权制衡论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民主理论经过反思、改造、修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代民主阶段。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是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也与民主政治建设密切相联。这不仅因为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而且因为“三个代表”与民主政治建设在内容上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然要求政治建设和政治改革为其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发展先进文化,必然要求发展先进的政治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广大人民的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07,(11):90-90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军队党内民主文化,需要明确军队党内民主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积极探求军队党内民主文化发展的动力与途径,并努力落实到军队党内民主生活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政治文明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民主一直是人们苦苦追求的价值目标。但民主到底是什么,它的内在关系怎样?这恐怕是一个并没有完全解决好的理论问题。就这些方面作一些探讨,向读者展现现代人类历史上一个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兵团建设》2007,(11):88-8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强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部队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遵循。在新的起点上,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对于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林 《政工学刊》2003,(3):27-2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这个论断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民主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对于我们正确对待士兵的民主需求,调动广大士兵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当前,士兵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民主要求越来越广泛,不仅在他们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表现出强烈的维护精神,而且在连队重大事项上希望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强烈的民主意识,正确引导其合理的民主需求,对于密切官兵关系和充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推进基层全面建设和提高打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辛夷 《环球军事》2014,(20):1-1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热衷在世界范围内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民主”模式,认定西式“民主”适合所有发展阶段的所有国家。但是20多年过去,其“民主化”的成绩单乏善可陈,那些依靠强权和军事干涉扶植起来的“民主”制度像是一堆“烂尾工程”,托不起,又放不下。“我们为什么要试图破坏一个稳定的国家”?傲慢给西方社会带来的巨大代价,倒逼着它们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进入反思。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加强军队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把“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并确定了“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我国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这就决定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必然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军队由于它的特殊性,在推进党组织民主建设上,不能简单地与地方党组织相等同,必须适应自身特点,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讲三个问题:一、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三、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和基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奋斗目标的高度,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能够战胜拥有现代化优势装备和技术的强大敌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好地发扬了军事民主。广泛开展军事民主,成为志愿军"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重要手段,贯穿了志愿军作战的各方面、全过程,达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紧密契合。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开展军事民主工作的经验,对于当今推进我军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仍是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