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军装不能捐     
编辑同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当某个地区发生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全国各族人民都会自发或有组织地进行捐款、捐物,以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人民子弟兵也不例外,他们在参加抢险救灾的同时,也自愿捐赠现金或实物,以表爱心,从而极大地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但是,我们也发现,在捐物过程中,有些官兵将军装甚至新军装捐了出去,有的还将随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绵竹市财政局、地税局局长管国强10年前穿着绿军装直接献身国防事业,10年后,脱下军装依然默默无闻地为国防建设尽职尽责。他用言行证明他是市里的好“管家”,是优秀的不穿军装的“后勤部长”!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服: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在第一次全苏大会召开之日的合影。他们穿着红军服装,仿照苏联红军军装,灰色粗布中山装,戴八角帽,缀布质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  相似文献   

4.
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与品德修养,也可以看出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取向。作为军人,我们就更应该有军人的形象。 然而,由于人武部移交地方十年,许多人武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军人形象要求,收归军队后,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随意性很大。走在街头,军容不整,军姿不端。到各部门办事,不修边幅,大大咧咧。更有个别干部,出入酒绿灯红,贪钱迷色,在公共场所穿着军装吆五喝六,酒气熏天,不注意一名革命军人应具备的自身彤象,在群众心目中形成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军装是军人的制式服装,是军容风纪的重要内容。《条令》规定军服必须保持整洁、配套。但目前军装就存在不配套、质量差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陆军军官冬常服衣  相似文献   

6.
穿着军装,李仲彬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立过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获得过“烈火英雄”、“全国抗洪模范”等荣誉称号。脱下军装,走上成都市新都区主要领导岗位,李仲彬风采依旧。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李仲彬自觉履行区人武部党委  相似文献   

7.
海军迷信箱     
32414部队82分队一位自称“陆军‘水兵迷’”的读者来信说: 我叫胡东峰,是驻漳州部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当我穿着一身绿军装来到陆军部队近两年后,再一次  相似文献   

8.
李部长是我们对一位退休老干部的尊称。李部长到底是不是部长,我也不知道,也从没问过。只是经常见他穿着一身褪了色的旧军装,背着军用挎包,把一个"纠察"袖标往左臂上一箍,就站在我们营院的大门口,一旦发现有着装不整齐的军人出门,他会立即迎上去提醒,并习惯性地用一个红色的小锤儿敲打敲打,是我们驻地附近的业余纠察。  相似文献   

9.
我们     
谨以此歌献给所有穿着绿军装的战友们,记住《我们》,享受最美好的军旅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精彩!  相似文献   

10.
当生日的蜡烛摆弄成十八道亮丽的风景,当青春的年华编织出十八岁的梦幻,新兵战友,你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怀着家乡父老的期盼,戴着耀眼的红花,挂着幸福的笑容,满怀信心地走进了军营。那身肥大的军装掩饰不住你脸上的稚气,每一个机械的动作都勾勒出你紧张的神情。站在宽阔的训练场上,不管你是立正、稍息还是齐步走,一眼就能看得出:你是一个新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反映在廉政建设的问题上,以权谋私、为政不廉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个别的是由于放松思想改造、党性原则不强外,也与一些同志对廉政建设的标准存在有模糊认识有直接关系.当前,在廉政建设标准问题上主要有四种错误认识:一是廉政建设标准因职位不同而不同观点.认为职位高的领导干部在廉政问题上,不应同其它干部执行同一个标准.例如,公车私用问题,在职务低的干部身上认为是不廉洁而在领导干部身上则不应看成是问题.二是廉政标准过时的观点.认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些过去被看成是不廉政的问题,现在就不应认为是问题,廉政建设的标准应该重新制定或调整.例如过去沾公家几元、几十元钱的便宜,就是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就不应该看得过重.三是群众承受能力强的观点.认为过去有些问题,如  相似文献   

12.
曾经经历过的两件事令我心存感动:在一次休假回家的途中,长时间的旅途劳累使我很快进入了与家人欢聚的梦境中。不知是什么时候,列车员轻轻地推了推我,说:“小同志,该下车了吧?”我忙乱中开始收拾起东西来。这时有人问:“列车员同志,你怎么知道他到站了呢?”她边帮我收拾东西边对大家说:“其实也没什么,他穿着军装,好记,我也力  相似文献   

13.
当苟存国、苟存强穿着崭新的军装,戴着鲜艳的红花,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地迈进县武装部的大门时,一下吸引了许多围观群众惊异的目光:哟,这俩人长得好相像,大概是双胞胎吧,他们都要去当兵呀,家里舍得么?  相似文献   

14.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武装部移交地方后,武装干部服装同陆军制服相同,佩戴人武干部符号,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国防后备力量的高度重视和对武装干部的关怀。但笔者在外出时常常看到一些武装干部“军容”不整,冬夏着装混穿,有穿军装不戴军帽,有上穿军装佩戴军帽,下穿便服等现象。为  相似文献   

15.
沈阳军区被装调号中心的“调号兵”说,当看到战友们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展示国威、军威的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该调号中心是沈阳战区唯一一家被装调号“窗口”,担负东北地区陆海空三军将士的被装调号任务。大到调换一套军装,小到一副肩章,“调号兵”在500米的廊道里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动作。700多个品种,100多个型号,“调号兵”的脑子里整天装的都是这些枯燥的数字,但他们始终微笑着。  相似文献   

16.
岁尾年初时节,日光融融,人们都在准备过春节时所需的各种物品了,山城显得更加热闹。一天,福建省惠安县人民法院正在审判一起刑事案件,给山城的欢乐气氛抹上了一点不太协调的光彩。法庭的被告席上,站着一位穿着褪了色的军装的青年小伙子。公诉人申诉后,在法律面前,被告  相似文献   

17.
"穿新装啦,走咱自己的路,让别人盯着咱的姓名牌看吧!回头率飙升的日子,让咱也过一把做明星的瘾!"新军装已经在大家的想象和期盼中下发到全军军官和部分战士手中,在此让我们看看部队官兵对新军装的印象如何。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女军人的着装秘密,从这个基本上公开的秘密来看,她们似乎更追求美观甚于军装的功能。但我们反过来想想,这正是我们军装的不完善使然, 军需部门一步步改革军装的动力即来源于此。至于她们的这些秘密做法,读者们应该自有公判。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在与父亲的通话中,我们谈到了换发新军装的话题。电话的另一端,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部队的军装从黄色到国防绿再到松枝绿,颜色变了,布料变了,式样也变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部队也紧跟时代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作为新时代的军人,也必然要适应新使命的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和创新的思维,要做复合型军事人才,要对党、对祖国、对人民保持永远的忠诚。"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讲,领导就是服务,机关工作也是服务,机关服务的质量好坏不仅反映一个单位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率。 然而,目前发现,在个别军分区、人武部机关工作人员中,对基层和下属单位下达计划或布置任务时习惯于发号施令,语气生硬,态度专横,工作方式方法令基层单位颇感不满。有些地方人员到军事机关办事,也出现不热情接待,不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