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7月29日早晨,以色列极端宗教团体“圣殿山忠诚者”人员将一块重达4.5吨的大理石运至东耶路撒冷老城一个古城门外,象征性地举行仪式,为“第三圣殿”奠基,导致巴以双方再度发生冲突,造成20多人受伤。中东危机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以巴冲突自去年9月爆发以来,目前已造成至少65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虽然以巴双方均有和解之意,但面临的困难却难以解决。 1.最棘手的后遗症——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中东战争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产物,也是阿以冲突迟迟得不到全面和平解决的结果。巴勒斯坦难民在中东地区分布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伊  相似文献   

2.
于雷 《国防科技》2002,(1):75-78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自杀式”爆炸、导弹袭击事件接二连三,世人企盼的巴以和平梦想再次被枪炮声击碎。为什么巴以恩怨难了?和“谈”难和?纵观巴以冲突的历史,不难看出其症结之所在。 最棘手的后遗症——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几次中东战争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中东战争的产物,也是阿以冲突迟迟得不到全面和彻底解决的一道难  相似文献   

3.
许准 《军事历史》2006,(9):14-19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像中东地区这样动荡不安、战争频仍。曾是古代文明摇篮的中东,充满了刀光剑影。本是热爱和平的中东人民,充斥着敌视仇怨。古老的中东大地尸堆成山,血流成河。人们不禁要问,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如何结怨的?犹太民族为什么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谁是巴勒斯坦人?他们原先的家园在哪里?他们后来又是怎样沦为难民的?巴勒斯坦——这正是引起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阔 《环球军事》2013,(15):16-18
在制造“难民”的罪魁祸首中,战争被公认为是最主要的祸乱之源。2013年6月,联合国难民署(UNHCR)发布的名为《2012年度全球趋势报告》(The Global TrendsReport 2012)显示,截止到2012年年底,包括93.7万名寻求政治庇护者,以及2880万名境内流离失所者在内的全球难民总数现已激增至4520万人,光是在去年就有约760万人逃离家园,其中,110万人沦为难民,650万人成为境内流离失所者。相比2011年,这一数字增长了近300万人,全球正遭遇20年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  相似文献   

5.
耶路撒冷地位是巴勒斯坦问题难以迅速解决的最大障碍之一。近一年来的巴以谈判,特别是去年7月巴以美举行的戴维营会谈结果以及随后爆发的巴以流血冲突显示.耶路撒冷地位之争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无法回避而难以调和的关键阶段,耶路撒冷的前途已经成为决定巴以和平进程乃至中东和平进程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国际     
《兵团建设》2008,(5):39
1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发言人说,据最新统计,伊拉克国内难民人数现已超过277万。其中150万人是在2006年和2007年间沦为难民的。 3日,伊拉克什叶派宗教人士萨德尔发表声明,呼吁伊拉克人在本月9日举行百万人反美游行。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1日至4月30日)●1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发言人说,据最新统计,伊拉克国内难民人数现已超过277万,其中150万人是在2006年和2007年间沦为难民的。●3日,伊拉克什叶派宗教人  相似文献   

8.
难民保护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还相对空白.对我国难民保护的一些基础性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了难民的概念、难民保护的法律依据、难民保护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我国难民保护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化,局部战乱和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全球难民数量居高徘徊。据联合国难民署公布数据,截至2006年底,全球共有难民约1000万,而且这个数据还在  相似文献   

10.
尽管美国海军“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特伦顿”号(LPD14)要到2007年1月才正式退役,但它在几月之前就已经被印度海军招至麾下。目前印度海军派遣300人到美国东海岸的诺福克海军基地接受技术培训,并计划在2007年5月前把“特伦顿”号开回印度。“特伦顿”号两栖船坞运输舰的满载排水量接近1.7万吨,不仅是第—艘进入印度海军的美制战舰,也是目前仅次于“维拉特”号航母的第2号战舰,同时还是印度海军拥有的最大的两栖舰船。更引人关注的是,在“特伦顿”号两栖战舰成交之后,印度海军开出了一份更长的清单,希望采购更多的美制先进装备。  相似文献   

11.
湖北黄梅县北部山区有一座白石洞,因洞口多白石而得名,因此洞能容纳10万人,故又名十万洞。相传咸丰年间,黄梅、蕲春、武穴和宿松四县10万难民曾避兵祸于此。如今这巨型天然溶岩洞已成为黄梅县境内一处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坦克正全面冲向巴勒斯坦各大城市,巴勒斯坦人的反抗也呈上升之势。对于未来局势的发展,即使是最权威的中东问题专家都难以预测。以色列为何大动干戈?巴勒斯坦人的处境如何?他们如何看待目前的混乱局面?拉马拉是被以色列围困的巴勒斯坦城市之一,穆娜·克雷菲就住在这里。她从巴勒斯坦普通百姓的角度,用日记记录她看到的一切、她在这场冲突中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前程 《宁夏科技》2002,(4):40-41
在巴勒斯坦有一支神秘的特工、保镖队伍,它是一支历经战斗.磨砺和规范训练的精锐队伍,它便是“第17部队”.该部队是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的守护神.它的唯一任务便是保护巴勒斯坦重要人物和执行“特别行动”。  相似文献   

14.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  相似文献   

15.
1月15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终于就举世关注的希伯伦问题达成了协议,随后巴自治政府和以政府内阁批准了这一协议。这样,巴以关于希伯伦问题的长达4个月之久的马拉松谈判宣告结束,一度笼罩在中东上空的阴云消失散去,和平的曙光初见倪端。 希伯伦是障碍巴以关系的焦点之一 希伯伦,是约旦河西岸的一个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人口仅12万人的巴勒斯坦小城。它距圣城耶路撒冷40公里。别看它城市小,但却是中东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宗教城市。城中有著  相似文献   

16.
“哪里是我们的家?”“哪里是我们的祖国?”“哪里有我们的生活?”“何时能重返家园、安居乐业?” 这是因战争、冲突、动乱或自然灾害而仓皇逃离的难民呼唤人类拯救的心声。难民是人类社会的耻辱,是人类的错误的产物。他们的困境和惨状是对我们作为人和民族的行为的控诉。公元前431年,古希腊诗人欧里庇得斯曾说:“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这句至理名言,正是当前无数国际难民的真实写照。 站在新一年的起点,穿过悠远的时空,通过重重迷雾的尘埃,人们回顾人类社会的沧桑巨变和人类创造的辉煌文明,理所当然地企盼着和平、安全、尊严和稳定正常的生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部队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佩斯透露,自2001年11月5日,美国已开始在阿富汗使用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BLU-82巨型炸弹,以加强对塔利班前线部队的攻击。这种炸弹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规炸弹,全长5米,直径1.5米,重约6.8吨,每枚造价2.7万美元。该炸弹的战斗部装有5700千克的GSX浆状炸药,其主要成份为硝酸铵、铝粉和聚苯乙烯,炸弹在接近地面时由引信引爆,可在半径90~270米(根据地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丁建兵 《现代军事》2009,(12):26-29
时至2009年8月,格俄冲突过去整整一个年头.但目前仍有约2.5万名原居于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人住在格鲁吉亚政府搭建的难民营中,部分难民更是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而当事双方的彼此指责和欧盟的和稀泥,以及美国副总统拜登近期对第比利斯“历史性的访问”.都未能使战争在两国间造成的裂痕缩小,相反.近期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边境地区的炮击事件又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施征 《宁夏科技》2002,(5):61-62
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这五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至2001年为8913万人,总兵力达200万以上,其中正规军是93万。2001年的国民总收入是1263亿美元,国防开支是65.8亿美元,占国民收入的5%。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是2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欧洲最大的一场内战——波黑战争已经在腥风血雨中持续了42个月。这场战争夺去了20多万人的生命,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波黑战争所以难以结束固然有诸多原因,但其中西方大国的插手和其错误的政策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美国在波黑的政策实际上起着火上浇油的作用。 7月底和8月初,美国参众两院相继通过议案,要求取消对波黑穆族政府的武器禁运。参院共和党领袖多尔等人解释这一议案时说,波黑塞族不断强大是因为得到了塞尔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