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还是三年困难时期。现在,我常常回忆起当时的人情世故,哪怕是我人生履历上的一丝一毫、一点一滴,哪怕是关乎往事细枝末节的一片叶、一丝风、一朵花。平心而论,我生不逢时,但又比较幸运。童年光阴、少年时光,物质的享受比较稀缺,而精神的愉悦却  相似文献   

2.
李诗佳     
【这样的我】我来自美丽的湖北荆门,由于个高性格又像男孩,战友们都叫我"大水兵"。现在,我虽已取得了比较好成绩,但我依然会刻苦训练,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3.
四菜一汤     
李威 《政工学刊》2008,(2):43-43
我在吉林某边防团当排长时,新兵很多来自浙江。其中一个叫艺帆的新兵,父母做建材生意,家境比较富裕。下连没多久。一次他向我借两千元钱准备过生日。我当时没有拒绝也没有批评他,因为他初到部队,我怕影响他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我决定通过独创的“四菜一汤”生日宴的形式来教育他。  相似文献   

4.
网友孤寂的帆留言:知心姐姐,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一直以来与人交往都让我困扰,以前在家的时候,只有和很熟悉的朋友或者是一个人待着时内心才会平静。同学聚会、家庭聚会我都不喜欢参加,我害怕别人关注我,害怕当众说话。来到部队以后,我觉得自己的问题更严重了,小值日讲评,只是面对班里几个人,我就紧张得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领导找我谈话,我也常常语无伦次。平时也不愿意和战友单独相处,因为我觉得气氛很紧张,很尴尬。我  相似文献   

5.
读书是享受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买书、藏书,写读书心得。但那时多是为工作需要去读,读了用以指导工作。记得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图书馆是我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的唯一去处。退休前的三十几年时间里,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编辑同志: 从军三年,《解放军生活》一直是我爱读的刊物。它内容丰富,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军人的现实生活,可读性比较强。可我觉得《解放军生活》中战士故事写得比较少,能否多刊登一些能体现军人风采,反映战士的心声,描写战士心中的真实感情,道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文章。我希望能增设《战士故事》专栏,多写写我们战士身边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军人的爱情     
母亲离开我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前,母亲因病住进了医院。那天下午,我在病房看护她,她说,你工作忙,先回去吧。当时我看母亲病情基本稳定,精神也比较好,认为没事,就回家了。没想到两个小时候之后,母亲竟然去世了,弥留之际,没有见上母亲一面,是我一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8.
季节     
如果有人问我比较喜欢哪一个季节,我会说:“喜欢夏、秋,冬,而在这三个季节里,我更偏爱冬”。  相似文献   

9.
战友们,测测你的嫉妒心有多重吧,请对以下14道题进行如实回答,选择"是"或者"否"。1.我经常将自己和别人比较。2.我觉得别人的成就、才干、长相没什么了不起的。3.当别人遭受挫折时,我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4.别人的成功会让我想起自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10.
抑郁,不可怕     
署名一兵的战友留言:知心姐姐,你好,我是一名第六年的兵,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内向安静的人,以往我也比较敏感,心情很容易受影响,但是最近我感觉更严重了,这两个月晚上总是睡不好,一点响声就会醒,而且一般早晨三四点钟就会醒来,我感觉自己像个老人,我的脑袋里终日填充消  相似文献   

11.
金延妮 《中国民兵》2007,(10):45-45
如果非要让我用一个称呼来形容《中国民兵》的话,我觉得。也许用“向导”这个词比较贴切。因为这个“向导”不仅勤勤恳恳,朴实元华。而且任势任怨,不求索取,只求奉献。  相似文献   

12.
上半年,我由政治部门调到后勤部门,在战勤处做综合工作。由于平时对后勤工作了解得不多,隔行如隔山,一时难以适应工作,心里很着急,并为此苦恼。领导看出我的苦衷,指示我先从阅读《武警后勤》开始。于是,我找来了近几年的《武警后勤》合订本进行苦读。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学习,对后勤工作开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画里话外     
正还价大学时比较穷,裤子都是几十元的地摊货。有次看上条裤子,老板开口要55元,我还价45元,老板坚持55元,我一个劲还价。后来老板急了:"一口价55元,爱买不买!"我也急了:"55就55,又不是买不起,给你100元,找我55元。"老板果断找我55元,还得意洋洋地说:"这裤子要你55元一点儿都不贵……"  相似文献   

14.
正我叫赵卿,是六师芳草湖农场东河坝社区党委副书记、主任。如何让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种植技术,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是我在工作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一直以来,东河坝社区都主要以种植棉花为主,由于种植结构单一,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职均收入不高。我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新职工观念,调整种植结构。为此,我带领党员干部进农户、  相似文献   

15.
我长期在基层采访,深感基层民兵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尤其是缺少反映民兵、预备役人员生活的歌曲,1996年初,我萌发了要为民兵创作歌曲的念头,因为我知道全国有几千万民兵、预备役人员,这么庞大的队伍没有自己的歌是不行的。因此,我为民兵创作歌曲的决心很大。记得那是夏天,天气很热,其他同志都回家割麦去了,我把  相似文献   

16.
连线卫晨霞     
93507部队李彪(上等兵):到中央电视台做主持人之前,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答:1993年底,当时我还是和平医院外事办里的一名普通干事,一个偶然机会,河北电视台和驻军合办《国防一刻钟》栏目,招聘主持人。从同事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便去报考了,在所有报考人中,应该说我不是最年轻的,也不是最上镜的,也没有播音经验。但不知怎么我就被留了下来,后来听评委老师说是因为我的风格比较朴实大  相似文献   

17.
<正>一、在战斗中成长我是肖春才,山东文登人,1928年3月出生,今年95周岁。我小的时候,家庭比较穷。我哥哥姐姐都没有上学,我念书也不多。高小五年级的时候,那个学校是一个进步学校,老师都是共产党派来的,课本都是他们用钢笔写的。后来日本鬼子把一个叫王凯的老师抓走,学校就垮了,我就回家种地了。  相似文献   

18.
爱情麻辣烫     
这个周末是女友的生日,正巧我开工资,我想请她好好地改善一顿。其实也难得有理由奢侈一次,再说她在地方一家医院,住单身宿舍,平日里也比较节俭,舍不得吃什么。我告诉她,今天想吃什么想到哪里去玩儿都随她,只要高兴就好。她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天真地像介孩子似的看着我,伸出双手来了个作揖  相似文献   

19.
谈起我与《西南民兵》的渊源,还得从头说起。1993年,我调到玉溪军分区任宣传干事。为了开展好工作,我经常借阅有关军事书报刊。为了有的放矢,就得找有关民兵报刊。经过严格比较,《西南民兵》成为我的首选。不仅仅是看目录,看开篇,内文更深深地吸引了我。开始了我与《西南民兵》的亲密接触,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她!我们办公室几乎收集有自《西南民兵》创刊以来的所有样本。我担任宣传干事后,每年收集、装订《西南民兵》合订本,就成了我的分内  相似文献   

20.
屈指算来,我与《中国民兵》结下不解之缘已经整整13年了。13年来,《中国民兵》杂志以独特的魅力在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有它伴我左右。 1986年,我带着云南老山前线的征尘,到齐国故都临淄区人武部任政委,由于一直在野战部队工作,而且又刚从前线回来,所以,对民兵、预备役工作比较陌生。抓什么?怎么抓?一时理不出个头绪。正在我烦恼与苦闷时,无意间翻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