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7年第1期在贯彻苏共二十七大决议的总标题下,发表题为《军事历史研究工作应适应现代要求》的社论,对当前苏联军事历史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一、强调研究课题要为部队实际需要服务。社论认为,以往苏联军事历史的研究,着重于全面介绍著名的战  相似文献   

2.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8年第10期刊登普列霍德琴科上校撰写的一篇文章-《军事历史与现实-评中国〈军事历史〉杂志》。文章指出:中国军事学者在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视对军事历史的研究。近年来,全国和全军出版了各种军事历史杂志,其中最有名气和最受欢迎之一是《军事历史》杂志。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办的《军事历史》杂志是一份面向专业研究者和对中外军  相似文献   

3.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希特勒的特工曾广泛地在苏联后方实施破坏恐怖活动。按照当时纳粹德国领导人的想法,对苏联军队实施大规模的破坏可以瘫痪苏军的后勤保障和军事指挥系统,从而为彻底打败苏军奠定基础。针对德军的这一破坏行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最近苏联克格勃退役少将古别尔纳托洛夫在《绝密》月刊上撰文介绍了苏德两国情报机构在苏军后方展开秘密战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4.
苏联十分重视军事历史研究工作,目前组织网络已经形成。它包括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高等院校的军事学术史教研室10余个,战役战术教研室几十个,《军事历史杂志》社,《红星报》军事历史部,军事出版社的两个军事历史编辑处,档案馆39个,军官之家附属军事历史部17个,军事博物馆和军事科学图书馆数百个。在这些单位工作的有军事历史专家学者2000多名,其中历史学博士36名、副博士150名。尽管如此,苏联军事历史学家认为,近年来苏联军事历史研究工作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军事历史研究的组织工作薄弱,研究缺乏深度,许多研究著作和成果水平不高;军事历史学家对档案资料研究甚少;部队不大重视在官兵中进行军事历史教育,部队的军事历史工作,不论在计划的拟制和实施方面,  相似文献   

5.
报刊文萃     
世界十大军事著作 《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德国) 《制空权》——朱利奥·杜黑(德国) 《孙子兵法》——孙武(中国) 《论持久战》——毛泽东(中国) 《军事教训》——毛奇(普鲁士) 《战争指导》——富勒(美国) 《军事战略》——索科洛夫(苏联)  相似文献   

6.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9年第3期刊载的哲学博士、教授布雷金上校的《世界观与军事历史》一文,指出: 目前,在对苏联社会深入地进行改革的条件下,我们的军事历史研究遇到了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例如,谁也不能否认,改革和公开性解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为各抒己见提供了条件.允许人们自由地评价现实和历史,斯大林时代的普遍恐惧心理正在消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显然不正确的现象,特别是在涉及历史认识的领域。人们目前都在寻找所谓历史上的“空白点”,确切地讲.这不是“空白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与德国,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个冤家对手。然而,双方在战场上激烈交锋的同时,美国的一些商人却与德国保持着密切的商业往来。最近,前苏联著名外交家瓦列京·法林在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上撰文,透露了二战期间美国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德国与盟国作战及美英两国政府曾密谋与德国一起共同反苏的一些秘密。请看——  相似文献   

8.
靳涛 《军事史林》2006,(2):23-25
二战中法西斯德国将官的损失数据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盖棺定论,但围绕苏军将官的损失数字至今仍争论不休.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苏联和俄罗斯曾多次公布二战中苏军将官的损失数据,但这些数据各不相同.90年代初,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军事历史杂志》公布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的416名苏军将官的名单.但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沙巴耶夫坚持认为,有438名苏军将官在二战期间死亡;而库兹涅佐夫认为,这一数据应为442人;历史学博士亚历山大·别钦金则认为,根据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和国防部中央档案局保存的军事历史文献和有关文件中所提供的资料,应该在《军事历史杂志》所公布的数字的基础上再增加42人,即458人.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现代军事》发展历史上一个难忘的日子。《现代军事》编委会成立了。这么多领导、专家济济一堂,共同关心、支持和指导《现代军事》的发展, 使我们倍受鼓舞。《现代军事》是一个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军事期刊。刊物以“传播军事信息、普及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是《军事历史》的忠实读者。在众多的社会科学及军事史刊物中,《军事历史》是一个办得很有特色的刊物,很值得专业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一读,阅完《军事历史》1991年第3期后,我的这种认识更深刻了。综观地方社会科学界及军队系统所办各种刊物,在学术性和普及性的结合上往往顾此失彼,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存在相当难度。而《军事历史》却很好地将学术性和普及性结合  相似文献   

11.
17.《科学技术进步与军事上的革命》[苏联]H·A·洛莫夫等著,军事科学院吴德如、徐存悌等译,由吴德如、姚宏德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出版,1982年2月第1版。《科学技术进步与军事上的革命》一书由H·A·洛莫夫上将等16名作者集体编写,是苏联《军官丛书》之一。本书较系统地论述了科学技术进步与军事的关系,阐述了火箭武器和其它新式武器对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的影响。列举了武器装备、编制体  相似文献   

12.
近日通读今年第2期《军事历史》,总的感觉是杂志越办越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本期的栏目设置和内容上看,突出的特点,一是针对性强。如《苏联30年代军事改革的曲折及其教训》、《漫议我国历史上军队的生产经营》等文章很有借鉴意义。二是信息量比较大。从《太平洋彼岸看中国的淮海战役》、《中国古代突破长江天堑的成功作战》,到中国收复南沙群岛实录等文章都能给人以启迪,使人读后有新鲜感。为使《军事历史》办得更好,建议:(1)重点再突出一些。每期相对地突出一个中心,回答一两个突出问题,有几篇“拳头产品”,象去年第5、6期纪念三大战役40周年那样,就比较受欢迎。(2)加强  相似文献   

13.
1936年,苏联在莫斯科以西约60公里处的库宾卡(Kubinka)建成一个秘密大型坦克综合试验场。此后几十年间,一代又一代苏制坦克从库宾卡试验场隆隆驶出。由于试验基地同时也是苏联装甲技术科研中心(NIIBT)的所在地,因此,军事分析家们长期以来对库宾卡的主要兴趣都集中在它的最新产品上。然而,随着近年来库宾卡试验场的逐渐开放,人们发现库宾卡的秘密远不止这些。在这个昔日的秘密军工基地里,还长期隐藏着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20年代在苏联军事历史上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没有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或战争事件,然而,苏联的军事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却表现得十分活跃,被某些军事历史学家形容为“暴风雨般讨论时期”①。尤其是在军事战略领域,20年代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二次大战前作为苏联国家战略方针的基本观点,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苏德战争初期。因此,探讨20年代苏联军事战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是苏联军事学术思想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严重失利的战略背景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军事历史》杂志的一个热心读者,我建议《军事历史》应加强对地方武装史的传宣。我军是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地方武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我军正规军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加强地方武装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我们的军事历史研究上应有其一席之地。对地方武装斗争的历史经验,地方武装的产生与发展,指挥员的选拔  相似文献   

16.
在军事历史学界,我得到了很多学界前辈、良师益友的关心与扶植,《军事历史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位!1992年导师季云飞教授在课堂上向我们介绍了这本学术刊物,从此我与《军事历史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本科期间,我在图书馆翻阅了《军事历史研究》的每一期,其办刊宗旨之坚定,研究领  相似文献   

17.
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的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静 《军事史林》2006,(1):60-6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等西方盟国与苏联组成了反法西斯统一阵线,它们除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外,还在军事上配合苏联作战.西方盟国的援助无疑对苏联加快战胜法西斯德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后,西方和苏联两大阵营为了政治需要,围绕着西方战时援助的作用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西方媒体大肆宣传说,盟国的援助对苏联战胜德国起了决定性作用;而苏联则称西方的物质援助同苏联的战时军工生产相比微不足道,并指责盟国在二战期间拖延开辟第二战场,认为即使没有西方援助,苏联也照样可以打败德国.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组织了纳粹党的冲锋 队,却因反对希特勒而锒铛入狱;他是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 问,却把情报无偿送给苏联;他是德国重要的反对派人物, 却在战后的德国默默无闻。最近,俄罗斯解密的档案终于让 他浮现出来。他就是希特勒的前战友、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 问、无偿为苏联克格勃服务的代号为“朋友”的间谍——瓦 尔特·斯滕内斯!  相似文献   

19.
苏联《军事知识》、《爱国者报》等全国性民防报刊每期都以大量篇幅登载各种民防知识,刊授民防课程。《军事知识》杂志是苏联目前最大的负责宣传和普及民防知识的期刊、每期发行近30万册。从1979年起,苏联对民防图书实行了严格、合理、有秩序的出  相似文献   

20.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电台不仅用于交战区域,而且出现在中立国家。例如被称作“露西”谍报网的苏联特工组织就曾经在瑞士活跃一时。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露西”谍报网在日内瓦诞生苏联谍报网组织的规定之一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