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国防科技工业在确保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大力推进军转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实践证明坚持军民结合,大力发展民品是国防科技工业振兴军工经济的正确道路。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以江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努力开创军民结合和民品发展的新局面。大力发展军转民 振兴军工经济@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发展与小康社会目标相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基本战略方针,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跨越发展。我认为应从十个方面加以理解和实行。 1.与时俱进,加快实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步伐,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必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相似文献   

3.
军民结合是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方向。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长期以来是建立在军民分割、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基础上的,这种体系对于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军民分割体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党和国家工  相似文献   

4.
军转民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鉴于我国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国防建设的指导方针发生了转变.我国政府为国防科技发展提出了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要求国防科技工业从单一的国防服务转变为为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我国军转民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企业自行开发到国家计划再...  相似文献   

5.
军转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概况 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起步,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指导下,在优先保证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需要,大力开展军转民工作,有力推动了军工企业产业、产品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军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了整个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由单一生产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战略性转变。 我省军转民的主要成绩: 一是军工企业民品生产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军工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从发展总量看,我省军工的民品产值在“七五”期末,只有14.7亿元,到“九五”末期,民品产值已达到53.5亿  相似文献   

7.
在“军民结合”方针发表25周年之际,如何认识国防科技工业的态势和走势?如何深刻理解军民结合的内涵和创新?如何进一步推动军转民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就这些热点问题,本刊采访了国防科工委于宗林副主任。他认为:加快军转民发展的步伐,使军转民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必须采取新思路、新措施。 军民结合方针发表已经25年了,回顾这段历程和发展,您对取得的成就如何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认真  相似文献   

8.
我国军转民经历了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曲折,但主流是成功的,是闪耀着辉煌业绩的历程。经过2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转变,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军转民支柱产品,促进了一些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队伍,保持了国防科研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树立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在我国长期军转民、民转军和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基础,是这个过程的客观反映和升华。用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审视我国的军工行业,有利于发现各方面的“瓶颈”,确定总体思路、政策手段和实施方案,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家核心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军工行业权威性杂志。《中国军转民》杂志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刊物。杂志透析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动向,以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为己任,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发展、军工企业动态,架设军工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军民互动桥梁。通过传播军工企业改  相似文献   

11.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7月25日,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胜利落下帷幕。我作为军转民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由于工作关系,有幸参与了三十年前后的两次军转民成果展览的筹备,见证了中国军转民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到中国军转民事业的跨越发展,这两个成果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国防科技工业在军品任务大幅度减少,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的挑战面前,坚持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拉开了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的  相似文献   

13.
回顾25年来在邓小平“军民结合”思想指导下,我国在军事工业、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总结了在整个经济、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为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后,石定寰同志谈到了过去我国在军转民进程中,军口、民口的体制分割问题,谈到了对新体制建立的设想,谈到了军民两用人才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军民结合以及军转民的发展己经走过了一段时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军民结合和军转民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在国内外环境方面有了很大的不同,要求军民结合和军转民的发展要与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国内外工业化的最新趋势结合起来,同时,与这种环境的变化和工业化内在趋势相适应,要求军民结合和军转民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方式。 军转民的发展要与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军民结合和军转民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相似文献   

15.
军工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防科技工业走军民结合的道路是实现军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以军品业务为主的军工集团公司来讲,实现军民结合就是要建立军民两用创新型的企业,利用国防和民用两个市场。要实现这种转变,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技术转移实现军工技术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实现技术利用的最大化,并获得技术研发活动收益的最大化。一、军工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我国军工技术转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防科技工业已向民用部门转移了3万多项军转民技术和产品,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军工技术转移工作也存在许多…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工作开展二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三分之二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军工各行业形成了具有本行业特点的民品发展格局。军工民品工业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军工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依然存在。“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和民品发展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从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12,(11):81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家一级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权威性杂志。《中国军转民》杂志以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为己任,秉承"权威性、政策性、导向性、实用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密切关注国家及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政策、动态,透析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向,交流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信息,架设军工经济与地区经济的互动桥梁,为"军转民"和"民参军"服务,构筑和打造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8.
军民两用技术,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既适用于军事目的,又适用于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高新技术。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是军民结合和“军转民”、“民促军”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开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战略问题的研究并加快实施,对于深入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理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建立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国防高新技术科研生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推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增强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发…  相似文献   

19.
一、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军转民技术开发专项在设立之初,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我们制定下发了《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技术开发“十五”发展指导性计划》。提出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实现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民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专项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基础、效益第一、机制体制为保障的选项原则,确定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新技术、新工艺,环境保护技术和装备,能源开…  相似文献   

20.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方向的一种新的战略性定位,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是涉及国防科技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制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举措。2004年胡锦涛同志指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温家宝同志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时指出,要把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产业,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2006年1月公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