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方向的一种新的战略性定位,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是涉及国防科技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制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举措。2004年胡锦涛同志指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温家宝同志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时指出,要把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产业,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2006年1月公布的…  相似文献   

2.
论树立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在我国长期军转民、民转军和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基础,是这个过程的客观反映和升华。用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审视我国的军工行业,有利于发现各方面的“瓶颈”,确定总体思路、政策手段和实施方案,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6,(11):12-15
新时期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军工民用产业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如何加快军工民用产业发展,已成为广大军工人、特别是决策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军工民用产业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持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在对国防科技工业做出的“四个坚持”重要批示中,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大力发…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防科技工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防科技工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应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力建设根植于国家工业基础之中,推进军民技术的相互转移衣科技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加强宏观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紧制定军民结合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转民》2007,(1):62-64,69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方针。“十五”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军品民品协调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不但在民品发展上实现了由“无行无业”向打造建设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跨越,而且初步建立了军民结合、军民互动的体制机制,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实现了由求生存向求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6.
推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继续调整改造和优化结构,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增强平战转换能力。2006年1月4日至5日在京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了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奋斗目标和七项发展重点,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使国防科技和装备建设根植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之中,有助于新兴产业发展,发挥高新技术在科技强…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寓军于民体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中央领导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四个坚持”中也强调,“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技术互动、协调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在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封闭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结构基本上还没有打破;军工行业对军品任务的垄断性经营基本上也没有改变;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政策措施尚不到位。国防科技工业急需抓住当前难得机遇加快寓军于民体制建设的发展进程。主要制约因素和障碍法律法规限制。现行有…  相似文献   

8.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方针。“十五”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军品民品协调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  相似文献   

9.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我们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方针,通过政策引导、规章约束、标准规范等,依法行政,积极履行好政府职能,在市场监管、协作配套、军转民产业开发等工作中,积极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系建设。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工作为重点,加强军品市场监管,在体制上推进军民结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是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小核心、大协作的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打破行业垄断和封锁、规范市场准入、促进军民互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引导和促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的关键时期。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强劲的竞争对手,军工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越来越关注采购供应链,物资供应需要更科学、更有效、更安全的电子交易平台,推进军民两用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紧迫性。一、军民结合方针与军民两用技术1.军民结合研发军民两用技术是世界发展趋势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武器装备中,85%采用的是军民两用技术,纯军事技术只占15%。发达国家武器装备采用的军民两用技术,多数是由民用企业研发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自上世纪50年代始,一直在探索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近几年,中央从战略层面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作了规划,运用市场的手段,通过“民进军”的途径来促进军民结合,并提出富国强军相统一战略思想,为国防科技工业构建新的体制和制度体系,使其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非公经济36条”为众多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众多的民营企业对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2月下旬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非公经济36条)中第六条明确规定:“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这对事实上已经进入和渴望进入国防…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把寓军于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为了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推动寓军于民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作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把寓军于民作为国家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05,(3):1-1
又一阵春风扑面,再次叩响了国防科技工业半开半闭的大门。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其中第六条明确指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102个字向全社会发出了明确的政策信息:——国防科技工业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赋予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军工企业平等…  相似文献   

18.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党和国家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和良性发展的大战略。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军民融合对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加强衡量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有很多指标,由于某个产业科研生产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来获取盈利,  相似文献   

19.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国防科技的发展历史轨迹看,技术的军用、民用一直是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抓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是促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迫切要求。本文就武器装备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国防科技工业战略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国防科~L_r-,_lk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