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欣 《现代军事》2010,(1):22-25
近年来,美俄关系经历了冷战结束以来的又一次大动荡。以美俄对抗为大背景的俄格战争标志着两国矛盾的新高峰。此后一年多来.美俄双方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你来我往.特别是围绕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这一计划.两国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在不少人眼里.美俄之间已大有开启新冷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和俄美关于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宣言,以及关于中东问题、反恐合作等6项声明。这些文件的签署表明,俄美正在谋求建立新的战略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对维系俄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并将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俄美双方关于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宣言则宣称,俄美两国相互视为敌人和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3.
<正>在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中,东西方各类武器频频亮相,一个又一个“神话”被戳破。作为“陆战之王”的坦克,受到了各种武器的重点“关照”。无论是历来被西方舆论贬损的苏俄系坦克,还是被捧上神坛的西方坦克,皆在冲突中损失惨重,概莫例外。以致于师承于苏军的俄乌双方,均无力组织起类似“西方-81”演习时那般钢铁洪流大纵深突击。非但如此,由于坦克成了战场上的众矢之的,交战双方纷纷土法上马,在己方坦克炮塔顶部加装各种软式或硬式的“遮阳棚”,以期提高对过顶攻击的防御能力。这种情况,是二战结束后历次局部战争中所未曾有过的。  相似文献   

4.
邵骏 《国防科技》2004,(8):54-57
“巴达利亚”和“阿特拉比亚”发生激烈冲突的背景,联合国授权俄美两军实施联合防御行动,对入侵第三国的行动实施反击。这是代号为“托尔高-2004”的俄美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中的一幕。前些时日,俄罗斯军报《红星报》等媒体就这一演习进行了深度报道,全程揭秘。一、俄美联合挽救阿特拉比亚5月17日至22日,俄罗斯与美国两国军队在俄久负盛名的诸兵种合成军事学院(原伏龙芝军事学院)举行了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俄美双方非常重视此次演习,俄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尼古拉·科尔米利采夫大将和美驻欧洲陆军司令Б.Б.贝尔将军…  相似文献   

5.
2008年俄格因南奥塞梯问题而大打出手,主要作战行动历时五日,故此次冲突被称为“五日战争”。本文从南奥塞梯问题的由来与升级、俄格五日战争的简要经过、俄格作战行动评介、五日战争的战略影响五个方面对俄格五日战争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庄占峰 《环球军事》2008,(21):51-51
8月23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美军上将约翰·克拉多克在考察格鲁吉亚后证实,美国将帮助格鲁吉亚重建军队。近期,萨卡什维利政府也提出了巨额的国防预算,旨在借美国的帮助打造外高加索最具战斗力的武装。然而,格美双方却在关于如何重建、建设什么样的格军方面存在着严重分歧,这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对俄格冲突中格军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解读,另一方面也有美国总体战略利益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丁建兵 《环球军事》2009,(18):28-29
格俄冲突虽已过去了整整一个年头,但目前仍有约2.5万名原居于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人住在格鲁吉亚政府搭建的难民营中。而当事双方的彼此指责和欧盟的和稀泥,以及美国副总统拜登近期对第比利斯“历史性的访问”,都未能使战争在两国间造成的裂痕缩小。  相似文献   

8.
从骨子里看,俄罗斯民族的大国意识才是左右其国家与民族思维的根本原因。俄美冲突只不过是结束了短暂的"蜜月期"而进入"冷和平"的"摩擦期",双方都不会也不愿意回到"冷战"时期。  相似文献   

9.
郭志  侯晓蒙  张欣 《环球军事》2008,(23):42-45
俄格“五日战争”虽然早已落下帷幕,然而,这场以陆战为主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仍然余温尚存。人们在欣赏“闪电战”对“闪电战”的双闪PK之后,开始将目光由冲突的全局转向细节,希望能从“细节决定成败”中发现俄军真实的作战能力。凭心而论,从全局上看,格必败,俄必胜,可以说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蚁熊之争”。但是,从细节上看,俄军诸多战术与技术上的漏洞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其中,图-22M3之殒就是佐证。  相似文献   

10.
远东 《环球军事》2008,(19):26-27
8月7日爆发的俄格武装冲突,不仅使南奥赛梯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而且随着俄罗斯的迅速反击、格军的全面溃败,以及随后美国的高调介入,还使原本就不够和谐的美俄关系迅速跌入低谷。美俄两国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对抗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彭彰年 《国防》2002,(8):29-31
2002年5月23日~26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上任以来的首度访问,除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外,双方还发表了《美俄新关系联合宣言》、《美俄反恐声明》等一系列协议和声明。俄美关系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路曲折,分合演绎 自冷战结束,俄罗斯便开始了融入西方的进程。十几年,俄美关系一路曲折走来。从90年代初一段短暂的“蜜月”到90年代中后期的“冷和平”直至今日美俄新的战略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两个假想国发生了激烈冲突,联合国授权俄、美进行联合防御,对入侵行动实施反击……这就是代号“托尔高-2004”的俄、美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中的场景。演习想定中设置了2个多年恩怨的虚拟国家——“巴达利亚”和“阿特拉比亚”,后者面临前者的武力威胁,以及本国一些部落非法武装的骚扰,被迫向联合国请求保护。俄、美两国在联合国授权下派出2个旅前往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这就是“托尔高-2004”演习的背景。近日,俄罗斯军报《红星报》等媒体就这一演习做出了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3.
从1999年开始,朝韩双方围绕延坪岛及“北方界线”海域共发生了10余次冲突,近年来双方变本加厉,以致出现双方相互炮击的事件。朝鲜之所以敢以“超强硬”的不惜以战争边缘的姿态对抗韩军方实施的“护国演习”,是因为朝鲜深知,朝鲜半岛争端不仅仅是朝韩两国的对抗,更是该地区大国关注的焦点,中国、俄罗斯、美国、乃至韩国均不希望看到大规模战争的爆发,炮击事件必将引起中、美、俄等大国的关注,从而使朝鲜获得外交上的主动权和回旋空间。  相似文献   

14.
俄格武装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力挺格鲁吉亚,多次暗示对俄动武;然而,8月21日的《基辅邮报》却援引乌克兰多位权威军事专家的话说,乌克兰军队实力不济,应对俄军犹如“螳臂挡车”。曾谋求与格鲁吉亚共同加入北约的乌克兰、与格鲁吉亚一样与俄军纠葛不断的乌克兰军队,在俄格冲突的阴影下又将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5.
郭倩  曾望 《现代军事》2010,(1):68-71
俄格冲突结束一年多以来,俄罗斯当局明显加快了陆军转型的步伐,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改革措施。2009年.俄军费增长20%,裁军计划比原先整整提前4年,架子部队将全部被裁撤,陆军编制师改旅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陆军兵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武器装备更新的范围和速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何玲玲 《环球军事》2006,(20):22-23
近段时间来,南高加索地区——这个被人们称作是“放倒的水罐”的地方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处在“罐口”这一重要位置的格鲁吉亚也再次成为这一地区的焦点。9月27日,格鲁吉亚政府突然宣布拘留了5名涉嫌在格从事间谍活动的俄罗斯军官,而且要求俄军驻外高加索的集群司令部交出另外一名涉嫌的军官,并派警方迅速包围了该司令部。由此,之前因俄驻格军事基地去留和南奥塞梯问题而渐行渐远的俄格关系再度陷入危机。此次,俄格双方的态度都非常强硬,双方高层都不断出来放狠话。9月29日在斯洛文尼亚出席北约理事会的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就威…  相似文献   

17.
董露  陈兢 《现代军事》2008,(3):37-39
近一段时间,围绕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一事,美、俄之间的对抗不断升级。俄总统普京严厉批评美国此举将把欧洲变成”火药桶”,并以频繁试射新型导弹、威胁要在欧盟“后院”部署核力量向美发出挑战。在双方多轮协商,包括2007年10月的“2+2”战略安全会谈末取得进展的情况下,俄战略导弹部队司令索洛夫佐夫向美发出了退出《中导条约》的警告:而美国作为回应,则在次日进行了末段拦截俄制“飞毛腿”导弹的防御试验。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初期,美俄关系曾经有过短暂而一厢情愿的“热恋期”。然而,随着美国推行“防俄、限俄”政策,俄对美的幻想破灭,逐渐与美拉开了距离。1996年,美俄之间矛盾进一步增多,磨擦进一步加剧。美对俄施加压力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北约东扩。前不久,美国总统克林顿宣称,在2000年实施东扩计划,美国国会决定给予匈牙利、波兰、捷克三国6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为其加入北约做准备。二是美国为在俄罗斯周边建立一个遏制与平衡体系,竭力向独联体渗透。不仅乌克兰成为美对外援助的第四大受援国,而且还取消对哈萨克斯坦等六个前苏联国家的武器禁运。由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美俄两国对战争威胁判断经历的变化情形是:冷战结束之初认为国家间的战争威胁大大降低→20世纪90年代迅速提高对国家间战争威胁程度的认识→“9&#183;11”事件后认为应主要应对非国家主体的战争威胁→2004~2005年以后重视以国家间战争威胁为主的多元化战争威胁。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有“反美斗士”之称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对俄罗斯进行了短暂访问。期间,俄委双方签署了军事、能源、金融等10多项协议。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会谈后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与委内瑞拉的军事技术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将继续向委提供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