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国防技术基础》2009,(4):63-63
理事长: 曹光祥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副理事长: 于进坡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刘建国 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任海平 《国防科技》2003,(10):74-77
常规兵器工业是军事工业中最早出现和形成的一个行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冷战结束后,世界常规兵器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在兵器工业中的应用使现代兵器工业进一步高技术化,同时兵器工业的科研生产能力进一步集中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兵器工业上遇到了更高的技术门槛和资金困难,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在兵器工业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方面的差距进—步拉大。美国军事霸权的科技产业基础不断提高,其他国家在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能力方面遇到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兵器工业系统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武器系统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前不久通过鉴定。鉴定会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军品局主持 ,鉴定委员会专家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总参炮兵装备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第 2 0 3所、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所、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所、中国兵器工业 2 0 7所、中国兵器工业 2 10所等单位。系统给出并实现了决策分析与人工智能优化协同的决策支持结构和一般逻辑形式的建模体系 ,提供了通用的决策支持生成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创建于1966年7月,是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直属单位。经过30年的奋斗历程,已发展成为以承担兵器工业标准化科研和管理任务为主,并从事技术基础和技术经济领域开拓业务的综合性技术研究所。30年来,标准化所经历了兵器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进程,为发展标准化事业付出了辛勤  相似文献   

5.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于1988年按照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要求和兵器工业总公司的有关文件,组建了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研究室。该室在兵器工业总公司及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10年来承担了兵器工业劳动定额定员工作的管理职能和相关标准化工作,为行业劳动管理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七·七”事变以前,中国兵器工业大多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迅速攻占中国东部、中部广大地区。中国兵器工业广大职工,为了救亡图存、保证战时军事急需,经过艰苦的抢拆、抢装、抢运与抢建,将东部、中部各重要兵工厂迁移于战略后方,并迅速复工投产。在八年抗战中,他们给奋战在前线的中国军民,提供了大量的轻型武器和各种弹药,为战胜日本侵略军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的前身为中国兵器工业特种装备科研试验基地,经过40余年的发展建设,将试验服务领域从兵器拓展到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电子等国防工业和陆、海、空、二炮等军兵种,在武器装备研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斗转星移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在2012年的春天里如春风般扑面而来,国家中编办批准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组建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的重大结构调整举措。新组建的试验测试研究院被赋予了更高要求的核心使命——以强军报国为己任,代表兵器试验测试技术整体力量,负责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8.
兵器工业的特点和分析兵器工业效益应注意的问题一、兵器工业的社会需求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史上,兵器工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之一。从清末洋务运动时创办的少数几个兵工厂算起,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人民武装后不久,1931年10月,在江西兴国县官田镇创建了一个人民的兵工厂,至今也已有56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兵器工业受到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防科工委和兵器工业主管部门关于编制“九五”规划的要求,我所组织制定了兵器工业标准化“九五”发展规划纲要,并编制了相应的国家军用标准和部(行业)军用标准的制、修订项目规划。这项工作历时两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编制了国家军用标准体系表(包含部军标);第二阶段完成了“九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标准制、修订项目。这项工作,在兵器总公司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兵器工业各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及有关专家的参与下,经多次研讨,补充修改,于1995年11月完成并上报兵器总公司和国防科工委。  相似文献   

10.
通讯     
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制定的《水胶炸药》、《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等6项国家强制性标准,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2000年5月9日发布,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兵器工业第六次标准化工作会议于1996年5月7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兵器工业标准化工作的一次盛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厂、研究所、院校等企事业单位的150多名代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张维民副总经理、国防科工委标准计量局安卫国总工程师、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马林聪司长助理、军标中心曾凡雄副主任及总公司军品局、科技与质量监督局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兵工学会标准化和计量测试青年学术交流及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会卫星会议于1998年11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及论文作者共50余人。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科质局柯松局长、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熊开国所长、中国兵工学会学会工作部韩俊民高工到会并做了讲话。柯松局长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兵器工业的计量测试工作和理化工作(包括无损检测)在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的历史,五十年的变迁。西南兵工伴随着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五十年光辉战斗历程。一西南兵器工业是中国兵器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发端于“洋务”,生长于“官田”,成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二次创业。1950年,西南兵工部设有机械、钢铁、化工委员会,共有10个兵工厂,拥...  相似文献   

14.
<正>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精益管理检查组于近日对中国兵器工业北化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精益管理和采购管理工作进行中期督导检查。6月上旬,兵器工业集团抽调精益管理和采购管理专家,组成9个精益管理检查组,分别从生产现场精益管理、2015年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暨精益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及落实、采购管理工作的执行等方面对子集团和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议概况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主办的ISO/TC172/SC9(国际标准化组织光学仪器技术委员会光电分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94年6月13~1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中国等经济发达的和在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会议代表约40名。会议召开了 SC9的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兵器工业内蒙古一机集团继承和发扬"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文化。把"使命"牢牢地记在每一个兵工人的心上。内蒙古一机集团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回顾这风风雨雨的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2013,(3):36-36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八研究所(简称208所)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立于1960年,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是国家仅有的轻武器研究所。历经半个世纪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成为集论证、设计、试制、试验.检测于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所,是轻武器行业顶层开发和总体设计单位,牵头研制了我军主要轻武器装备,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兵器工业企业管理问题的探讨唐彬改革开放以来,兵器工业有一批先进企业在企业管理与改革上做出了可喜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但是,从总体来说,同先进国家相比较,不少企业管理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根源于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网信强国和"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兵器工业集团依托兵器工业信息中心单位打造了"兵器云联"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支撑兵器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能力云"。"兵器云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建立专有云、公有云交互贯通的运行模式,打通内外部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百业腾飞世界瞩目的大好形势下,我们的祖国迎来了自己的五十华诞。如同全国其他战线一样,新中国的兵器工业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50年来,兵器工业的标准化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50年来,兵器工业已建立起基本完整的标准体系.为新中国的兵器装备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不断开创兵器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一、兵器工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建成,为兵器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0年来,兵器工业不断完善兵器标准化法规,强化技术监督职能,紧紧围绕兵器科研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基本建成了一个构成合理、协调配套与重点型号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从体系的标准结构上看,已覆盖了装甲车辆、发动机、火炮、轻武器、光电火控、弹箭、引信、火工品、火炸药、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计量测试、劳动定额、兵工民品等兵器工业所有的专业或领域,基本满足兵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需要。从体系的标准数量上看,已初具规模。到1999年7月止,由兵器行业组织制、修订并已发布的标准共3318个,其中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推荐性标准126个;国家军用标准和指导性文件共526个,部门军用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共2623个;归口民品行业标准和原总公司内部标准4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