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祖国黄海前哨的海防线上,不仅有一支强大的东海舰队,还有一支坚强的海上后备力量。这里报道的就是长年战斗在吕四渔场的我国第一条由民兵力量组成的群众性渔政协管船——中国渔政群管52号船。 吕四渔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每年春汛,来自全国沿海各省市的上万艘渔船,数十万外来渔民云集吕四渔场。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海防情况已越来越复杂。外国船只常在我渔区捣乱破坏,海上肇事活动日益增多,海洋权益屡受侵犯。发生在禁渔线上的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已日趋激烈。在我国渔政力量一时鞭长莫及的情况下,依靠广大民兵加强海上防御,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渔政管理体制,有效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保护我出海渔船和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保卫祖国辽阔蓝色国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卢胜君 《国防》2012,(10):55-56
一、体制意识——由陆缘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社会管理体制运作依赖人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多数人的海洋思想仍是陆缘主导下的农耕思想,与外向型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吻合.只有转变陆缘为主的农耕思想,树立海缘为主的思想体制,海洋意识发展才会获得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 一是培育蓝色领海的思想.蓝色领海即蓝色国土.从地球空间海洋与陆地分布看,海洋是看不见泥土的大地,陆地是看不见蓝水的海洋.黄色领土意识是中国人民的天然情结.人们常以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自豪,认为国土就是国家管辖的陆地.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几乎把海洋、海防、海权、海军看为同义词,蓝色领土观念较为贫乏,致使国家在制定一些政策过程中较少考虑海洋因素,对海底资源、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区管辖等也较为忽视,海洋意识和海上力量因此受到严重束缚."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管辖海域;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陆地领土与海洋领土均是国土,国土区分颜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美丽富饶的海洋国土。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声明: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同一天,中国政府就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并将再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余领海基线。中国人民有能力建设自己的祖国,也有能力保卫自己的祖国,其中当然包括广袤的蓝色国土。本文向读者介绍的是一个35年来为营造“海上长城”,保卫蓝色国土勤奋工作、屡建殊勋的科研群体——中国舰船研究院由于他们的劳绩,外国的评论家也承认:“中国从此结束了靠声明维护领海主权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海上实力已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弱重要标志之一,海洋所具有的军事和经济价值促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海上武装力量建设。我国有万里海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直以来,军委、总部十分重视海防建设,煅造出了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我国海防民兵建设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勇善战的海上民兵曾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民兵建设质量,海上民兵建设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加强?本刊从本期起将就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海上民兵如何编组、训练、管理、教育、动员以及发挥作用进行系列报道,请省军区系统特别是沿海从事民兵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积极赐稿。  相似文献   

5.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共有大小岛屿六千五百多个,辽阔的海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离不开对海洋的开发。目前人们的海洋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作为“维护海洋权益,捍卫领土主权”的人民海军为担负起这一神圣使命,必须要发展、要壮大。  相似文献   

6.
《国防》1999,(5)
所谓海洋观,是指濒海国家公民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所持有的态度和认识。我国是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国,在世界海洋权益斗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对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向南 ,向南。公元 2 0 0 0年初夏 ,记者随舰艇蹈海踏浪 ,开始了南沙万里行。三天两夜后 ,我们见到了一座酷似舰船的“海上礁堡” :平整洁净的人造陆地好似宽敞的甲板 ,白色的楼房以及楼顶上纵横交错的各式天线 ,构成了壮美的轮廓 ;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祖国万岁”四个大字令人激动万分。尽管它只是海洋上的一块人造陆地 ,但它显示出我们在利用海洋、开发海洋、走向海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是人民海军为捍卫国家主权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而矗立的时代丰碑。我们在“祖国万岁”的大字下面 ,找到了用黑色大理石制作的主权碑 ,上面镌刻着沉甸甸…  相似文献   

8.
在共和国蓝色国土上空,长年活跃着一支勇敢的空中巡逻兵,他们飞天巡海,战风斗浪,屡建奇功,在万里海空留下了一道道壮美航迹,她就是新中国首支海上空中巡逻部队,有“空中哨所”之称的海军航空兵某团。  相似文献   

9.
如果问:中国 的领土面积有多 大?很多人会不假 思索地脱口而出: 960万平方公里, 这还用问!不对!这个回答把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漏掉了!——人们在关注黄土地时,却忘了中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洋。 而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人来说,尽管身处内陆,但他们对大海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在这个远离大海的地方,从事着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事业。在这一群为大海操心的人们当中,水声工程系的“条带仪”课题组是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集体。 我们的大海和我们的“条带测深仪” 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查春明  郭承清 《军事史林》2010,(11):F0002-F0002,I000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一片美丽而富饶的蓝色国土——南沙群岛。她位于浩瀚的南中国海上,远离祖国大陆1400多公里,由200多个岛礁、沙洲和暗沙组成,海区面积达82.3万平方公里。南沙位于共和国版图的最南端,是祖国的“南极”。  相似文献   

11.
海上民兵以海为伴、以船为家的特点,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制约民兵政治教育落实的一个难点。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搞好海上民兵政治教育,只有改变“以我为主”的教育模式,依据行船规律订计划,适应海上民兵特点搞教育,变“拉过来”为“靠上去”,才能取得主动,提高海上民兵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有着1.8万公里的海岸线及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是中国海军的神圣职责。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在这一神圣职责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海上民兵作为“海洋开发生产队、海上维权先锋队、海上作战支前队”,无论生产建设还是维权作战,都是一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面对错综复杂多变的海防安全形势,适应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要求加强海上民兵建设,打造一支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海上民兵队伍,必须准确把握“姓海属海”特点规律,以维权作战任务为牵引、以涉海资源潜力为支撑、以人船装相结合为路径、以稳定可靠管用为目标,拓宽组建思路.紧紧围绕“管海控海”任务需要,着眼“全域管控、升级有备”确定组建规模,着眼“远近衔接、功能优化”调整布局结构,着眼“常态使用、有效控局”创新编组模式,提升建设质量.积极适应“垦海戍海”现实要求,紧跟海洋经济壮大队伍组织,解决“有支撑”问题;紧贴任务需要建强重点力量,解决“编得好”问题;紧扣权益诉求落实相关保障,解决“愿意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浩瀚的海洋,多少年来被人们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海洋孕育了人类,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间争夺海洋控制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从而使海上封锁与反封锁的作战形式日臻完善。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流通和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进行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然而,我国仍然有很多岛屿与海域被他国侵占,并且台湾岛等还未回归大陆。因此,广大民兵加强海上封锁与反封锁力量及其战法的研究,有效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军事斗争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指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几部分组成的统一体。海洋面积达36,2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0.8%,体积约137,000万立方公里。在当今世界人口迅猛增长,对物资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陆地资源因长期开发利用而日趋短缺的情况下,人类已经把视线更多地投向了海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标志着人类新的海洋国土概念的确立。本期发表的《海洋·海洋观·海上长城》访谈录提出,我国长期受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局限,海洋意识不强。反思近百年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尽快树立起新的海洋防卫意识,重视海上综合国力建设,建立具有强大的海上防卫力量。这是民族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虎年阳春三月,笔者来到了黄海前哨的江苏省启东市茅家港镇民兵营采访。这里,常年活跃着一支为抢救遇难渔民立下了赫赫战功的海上民兵队伍。在渔区,他们的事迹已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被人们誉为“海上雷锋”。 1997年5月8日下午,辽阔的黄海海面刮起了8级大风。顿时,海上风大浪猛。由民兵排长彭金林带领3名民兵驾驶的2217号船返航。途中发现距石坝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个濒海国家,按照国际海洋法规定,我国有主权的海洋区域近48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的1/2。由于世界范围的战略性竞争已伸向海洋,军事活动的领域已由陆地扩展到海洋,争夺海洋已成为国际争端的热点。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海洋资源、海域划界以及岛屿归属上存在着争议和悬而未决的问题,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维护我海洋权益,必须重视海上威慑力量建设。本文就如何做好民船战备动员,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张容胜  陈明辉 《国防》2014,(8):12-13
正新形势下,我国海防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近年来,军委、总部对海上民兵建设越来越重视,军委习近平主席专门视察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海上民兵连并作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海上民兵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海上民兵是我国海防武装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在海上维权斗争中敏感程度低、回旋余地大,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组织动员海上民兵参与维权行动,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军事斗争准备落实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时期,海防民兵建设在经历了从“大抓”、“大办”到“服从”、“适应”的一系列调整改革后,虽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适应日趋复杂的海防斗争形势奠定了基础,但从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在整体布局上轻海重陆,存在着抓陆地民兵多,抓海上民兵少甚至是基本不抓的现象。这种海防民兵前轻后重反差太大的布局,无疑失去了其整体的“触角”,降低了其防卫的敏感性,削弱了其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被誉为沿 海国家的“第二国土”, 海洋中蕴藏着比陆地丰富得多的资源,仅鱼类就可满足300亿人口全部蛋白质的需求。从古至今,人类对海洋资源进行了大力的开发与争夺。 海洋是沿海国家的国防前哨,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历史上许多沿海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重视海防建设,有许多重大的作战行动也发生在海上。美国自从它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