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始于唐、盛于宋的钧瓷是我国古代5大 名瓷之一,精美绝伦,驰名中外,被历代帝王 钦定为皇家专用器皿。民间素有"黄金有价 钧无价"之说。为保护继承好这一民族文化 传统,河南省禹州市民兵付出了大量创造性 劳动。他们研制的精美的钧窑瓷器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一些国家元首、政要名人,为国家争得荣誉。  相似文献   

2.
杨世敏,一位叱咤南海的女兵! 她的成长和中国海军女子陆战队的发展紧紧相连。在短短的6年军旅生涯中,杨世敏凭着一身过硬的军事技能,先后代表我军为30多位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进行过军事汇报表演,为中国海军女子陆战队在世界上赢得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她荣立过两次三等  相似文献   

3.
"甲板联欢舞会"是每次最受欢迎的活动。舰艇宽大的后甲板是水兵们的海上大舞台,柯笋最喜欢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海上的微风会吹起她的长发,海浪声会和着她的歌声,像一个自然的节拍器,她的观众还有千朵万朵的白浪花……每当这时,无论官兵有多少次的返场要求,她都会满足他们。这是属于她的海上"星光大道",她爱这个舞台,更爱在这个舞台上歌唱。  相似文献   

4.
6月30日,穆罕默德·穆尔西在埃及最高法院宣誓就任该国第一位自由选举出的总统,接替16个月前被赶下台的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尔西成为埃及大约60年前推翻君主制以来的第五位国家元首,也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位自由选举的穆斯林总统。他承诺要打造一个"新埃及"。当穆斯林兄弟会的候选人穆尔西被证实为埃及首任民选总统时,欢呼声响彻整个解放广场。许多人将今天的权力"过渡"赞誉为民  相似文献   

5.
她是女性,却巾帼不让须眉。她没有从过军,却有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她常说:"抓经济是我的天职,兴武装是我的使命。"她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木兰"书记的贵阳市小河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兰义彤。兰义彤2002年就任小河区人民政府区长.2006年3月任区委书记。无论在区长还是书记岗位上,她始终坚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理念,带头奏响了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和谐乐章。使区人武部的工作不断出  相似文献   

6.
1989年,她在歌坛崭露头角,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她却选择了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做一名军旅歌手。19岁时的选择,她已经为之坚守了24个年头。随后,在1990年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她以抒情柔美的江南气质脱颖而出;一年后,她在第一届上海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演唱大赛上获得金奖,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1997年"春晚"上的演出更让她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女兵与海     
也许,这次远航是她军旅生涯中最后一次与大海亲密接触。她的航海经历,可能会在这艘有着吉利舷号的战舰上画上句号。此刻,她正静静地与海亲近。每当日出时分,甲板上有地眺望天边一抹红霞的秀丽身姿;日落之时,有她倚栏翘首火烧云的美妙剪影;晴空万里时,有她凝望蓝天的遐想;大雨滂沱中,有她对峙风雨的快乐身躯。  相似文献   

8.
杨世敏,一位叱咤南海的女兵!她的成长和中国海军女子陆战队的发展紧紧相连。在短短的6年军旅生涯中,杨世敏凭着一身过硬的军事技能,先后代表我军为30多位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进行过军事汇报表演,为中国海军女子陆战队在世界上赢得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她荣立过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  相似文献   

9.
在五师,有一位女法官,她在咫尺审判台上用极大的耐心化解矛盾纠纷,职工群众需要帮助时,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她。当地职工群众亲切地称她为"天山上的雪莲花"。她就是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五师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尚海燕2008年8月,托里法庭即将恢复办公,法庭远离博乐市80多公里,辖区点多线长面广,环境特殊、人员复杂,院党委斟酌再三,把开局的重任交给了尚海燕。11月,经过尚海燕的精心筹备,托里法庭以高分通过了规范化法庭达标验  相似文献   

10.
"私了",顾名思义就是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私下了结。但在进行"私了"时,也要谨慎小心,要防不了了之。 不久前,一经营部老板驾车由乌鲁木齐市去吐鲁番办事,行至达坂城路段时,对面一辆轿车为避让行人,占道撞上她刚买的新车。双方车辆都有损坏,  相似文献   

11.
<正>在技术技能这条崎岖的道路上,杨芳攀登了二十多年,写下了勤奋敬业、痴迷技术、勇于担当的诗行;她如同一株散发着清香的紫罗兰,在芬芳了"江南"的同时,也美丽了自己。一名女性若是"白富美",同时还有"高度"的话,那定然是完美的化身。在中国兵器集团江南公司就有这样一名女性,集"白富美"和"高度"于一身,她是谁?她就是杨芳。杨芳是江南公司数控加工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极富传奇的城市。 她在一片戈壁荒滩上兴建,她的创业史几乎与新中国同步,她的历史堪称新中国屯垦史的缩影。 她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古"丝绸之路"北线曾从这里穿过;她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她是新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她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她的名字叫石河子。  相似文献   

13.
正"卓娅!卓娅!/你听到了吗?/在亚洲的土地上,/有你一位最好的朋友,/她生在和平美丽的中国,/她,爱祖国爱人民和你一样。/虽然没有同你见过面,/她却有着同你一样的理想。/她活着的时候,/永远以你作为榜样!"1954年,还不满15岁的王孟筠躺在病床上写下了这首诗。卓娅是前苏联著名的女英雄,王孟筠由于患了耳聋、偏瘫等疾病,说不了话,就写诗明志,告诉别人她心中所想。王孟筠还不到13岁时,就瞒着母亲,虚报年龄,参军进疆,在八一钢  相似文献   

14.
咨询:我是一名基层干部,今年27岁,从小就拘谨、害羞。上高二时,看到别的男同学交女朋友,自己也很向往,心中早有喜欢的女孩,但从未向她表白过。原因是一跟她单独接触就脸发红,心发慌,浑身不自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严重时大脑一片空白。担心她能看出我的异常表现,就一直躲着她,痛苦地看着她与别的男生好起来。大学上的是军校,很少能见到年龄相当的女孩。休假回家同学聚会时,我大多躲  相似文献   

15.
无论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都有自己多彩的梦想。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想就会去努力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的希望。所以,现在人们之间交往,有一句非常受欢迎的祝福语,"祝您好梦成真"。但我认为,仅有"好梦"是远远不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名叫西尔维亚的女孩极赋语言天才,她一直梦想当一个名主持人,这个梦她一直做了10年也没有实现。而另一个女孩辛迪却成功了。辛迪虽没有西尔维亚的天赋,但她却没有坐等机会上门,她先去了人们都不愿意去的北方,当上了地区电台的天气预报员,两年后,她调换了工作,后来,她又先后换了几个岗位磨炼自己。终于,她成了一家有名电视台的名主持  相似文献   

16.
妻子范一,小我三岁,却比我早一年毕业,是武警江苏张家港边防检查站一名普通的检查员。确定恋爱关系前,我一直都在犹豫到底该叫她师姐还是叫她学妹,直到"一姐"这个称谓不胫而走,我也就随着大家叫她声"姐"。这让她至今津津乐道,占尽了我的便宜。"电话粥"煲成了"口语课"我和范一是在军校时的一次接待亚非拉美外宾的外事活动中相识的。认识她之前,我就知道她英语不简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兰空某通信团,王疆虹是当之无愧的"女一号":不仅是团业余演出分队队长,是连队到团队各级文艺晚会的头牌主持,还是连队战备值班"一号班"的成员。"一号"自有"一号"的范,"一骑步尘"确实不易接触。记者几次电话联系预约采访,都是扑了个空,上次临近熄灯时间记者再次打去电话,想连线采访,仍然被告知她在话务训练教室,为新兵辅导专业业务。眼见到了熄灯时间还在工作,看来这"一号"也不好当。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儿泪亦重千钧。王疆虹并不是个轻易流泪的人。父亲瞒着她为她报名参军、她不得不辞掉历经艰难才考上的中石油某加油站会计岗位时,她没哭;被团里评为"文艺先进个人",却因其他原因与一次提干机会失之交臂时,她也没哭。去年5月,因业务成绩较为突出,王疆虹  相似文献   

18.
正/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她是邓稼先、杨振宁的老师和好友,她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她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隐姓埋名30余载,用三个"我愿意"肩负起国家的重托,用"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永恒人生。她,就是王承书——一位不为公众了解的核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9.
风中的老树     
"她是一棵树,她是一棵风中的老树。她用不屈的身躯阻挡着风沙,为大地留下一片葱绿。她是一棵树,她是一棵风中的老树……"一位农场的诗人,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杜仁秀。杜仁秀是石河子大学的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退休后拿出100多万元,到阿拉山口风区植树,一干就是5年。许多人用惊奇的眼光看着她,对她的行为感到不解,一个60多岁的老太婆,孤身来到阿拉山口植树,究竟是为了啥。1999年,杜仁秀怀揣着40多万元,只身来到农五师九○团准备承包土地。当踏上这片土地时,她感到的不是喜悦,而是一种沉重的悲凉。阿拉山口是全国著名的大风口,8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达165天。而九○团又恰好处在风口上,每年的大风给九○团造成数百万元的损失,严重的年份损失上千万元。因为风沙大,九○团一个连队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师四团团部卡小花·卡德尔的家里,挂着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男男女女12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这些孩子中有汉族也有维吾尔族,其中的10名是孤儿。"这是我的大女儿阿青,这是我的二儿子高春节,他们俩只相差半岁……"这间屋子的女主人卡小花·卡德尔仔细擦拭着镜框,思绪飞回21年前。1991年,年仅26岁的维吾尔族女青年卡小花·卡德尔是四团粮油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她年轻漂亮,富有朝气,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自嫁给了阿尔肯,有了乖巧懂事的儿女之后,她感觉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充满阳光。有一天,当她拉着女儿、唱着"幸福生活比蜜甜"的歌儿回家时,看见家中来了两个汉族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