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1世纪,在军事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种作战装备和作战行动当中,战争形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电磁空间中的电子战形成了信息化战场上以夺取制电磁权进而夺取制信息权的"无形战场",并深刻地影响着以火力战为主的"有形战线"的作战效能,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未来战争中对电磁优势的争夺将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制高点,制信息权已成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如今,海军电子战所涵盖的范围包括海军雷达电子战、通信电子战、水声电子战、光电电子战以及海军遥控、遥测和导航电子战等。纵观海军电子战的发展轨迹以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将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围绕把握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制权,牢牢控制战场的主动权,提出必须树立系统制权观念、精确制权观念和优先制权观念。  相似文献   

3.
现代战场空间可划分为“地表(陆地、海洋)、垂直(航空、航天)、网电(电磁、网络)”等“三维六域”,多维战场空间优势可迅速转化为战斗力优势。为夺取空防对抗战场空间优势,空防对抗战场拓展到网电空间,夺取“制网电权”成为夺取“制空权”与“制天权”的前提;来自空袭方的网电攻击,是未来国家防空面临的又一严峻威胁,也是信息化条件下必须应对的新课题。空袭与防空在网电空间的对抗,将对未来防空作战指导、作战样式以及作战建设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条件下战场环境日趋复杂,电磁空间内的斗争渗透到联合作战的各个领域。加强电磁防御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必然要求。文章针对制信息权的重要性、综合性和相对性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基于制信息权的电磁防御。  相似文献   

5.
努力夺取网络战中的制网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网络战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登上现代战争的舞台,而夺取制网权以掌握战场主动权,则成为现代战争中双方争夺的焦点。为此,研究和探索网络战中夺取制网权之术,对于赢得现代战争具有重大意义。善于选择和攻击“要穴”目标。“要穴”是作战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中最脆弱的部位。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在战役层次上,敌方作为一个大系统,通常由从内向外的“四个环”组成。第一环或称中心环是“指挥环”,包括有权作出重大决策的军政首脑机构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是构成军队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作战系…  相似文献   

6.
千百年来,军事家都把《孙子兵法》中“致人而不致干人”(即支配敌人而不受敌人支配)的思想奉为圭臬,因为它最早体现了陆战场上朴素的制权理念。制权是敌对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对战争时空领域的控制权,是在战争中把握主动权的企图与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权理论不断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先是有制海权、制空权,接着又有制电磁权、制网络权、制天权等,或将其融合升级为制网电权、制空天权,等等。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7.
外军伪装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卢新才  谢胜武 《国防》2006,(10):67-70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通过信息对抗夺取制信息权如同以往争夺制空权、制海权一样,成为现代战场争夺的焦点,而侦察监视与伪装欺骗日益成为信息对抗的重要形式。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侦察监视与军事伪装技术的互动发展,积极探索伪装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力求通过伪装达到隐蔽自己、欺骗敌人,提高部队和武器装备战场生存能力的目的。一、创新理念,提升伪装战略层次和联合属性要实现伪装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更新观念。科索沃战争后,欧美国家及时总结南联盟在伪装方面的成功经验,率先更新观念,将伪装技术的发展与目标特性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包括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大量的信息武器、装备和信息系统被广泛地运用于信息时代的海战场。 战场高度数字化、透明化,制信息权成为夺取海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信息时代的海战,与武器、作战平台的信息化相对应的是战场的数字化。随着武器的远程打击能力和兵力的远程快速机动能力的不断提高,海战参战兵力、兵器种类多,部署高度分散,动态性强,战场情况变化快,海战场范围大,精确侦察、精确定位、精确引导、精确打击、精确评估成为海战的基本模式。 同时,信息时代各种天基、海基、陆基侦察探测系统使海战  相似文献   

9.
美军建设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陈富生关键词C4I系统美军海湾战争表明,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体系对体系的对抗,是在陆、海、空、天、电磁五维战场上同时进行的战争。要打赢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不仅要掌握制空权、制海权,而且要掌握制电磁权、制信息权。要赢得...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陆权逐鹿、海权争霸、空天对垒以及制网权较量之后,在全球媒体时代,人类战争正在从自然空间、技术空间向认知空间拓展。文章从多学科视角切入,聚焦认知空间的战争与战略问题,剖析了战争制权理论演进背景下,制脑权战争兴起的历史合理性及其攻防对抗律,最后从捍卫国家认知空间安全的高度,对全球媒体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和治伟 《国防》2010,(4):40-42
美军前参联会主席穆勒上将曾预言:“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获胜者必将是最善于控制和运用电磁频谱的一方。”随着各种军用和民用电子装备、设备和器材的广泛应用,以及客观存在的自然电磁辐射,诸多电磁信号将充斥于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空间。信息化战场无论是在电磁设备数量上的庞杂性和电磁频谱种类上的多样性,还是在电磁信号存在上的交织性和电磁对抗程度上的激烈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以往战场,形成一个密集、繁杂而动态的复杂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电磁环境对人民防空指挥产生许多干扰与影响,迫切需要提高人民防空指挥的电磁防护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战场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万鲁峰 《国防科技》2007,(12):21-24
随着航天技术的兴起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战场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空间已经成为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制高点,夺取制天权成为夺取其他制权的先决条件.军事空间人才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本文着眼于为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军事空间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研究这些能力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舰载通信对抗系统对敌目标实施通信干扰是海战场夺取制信息权的重要手段。运用电波传播理论、干扰方程、海军战术等理论,给出了舰载通信干扰压制区和有效作用范围的确定和计算方法及干扰舰的阵位配置,干扰目标(通信网)和时机的优选原则,为舰载通信对抗系统战术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较好地满足了舰载通信对抗系统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14.
葛永宏 《国防》2008,(10):51-52
电磁空间是继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和天战场之后的"第五战场".电磁空间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更事关战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电磁环境已成为第五维战场空间,电磁兼容已成为体系战斗力集成的重要因素.加强电磁环境研究管理、应用,加强电磁对抗研究与训练,是一体化联合训练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体系对抗演练作战要素全、组织难度大,只有加强党委统一领导,才能确保演练的正确方向;体系对抗演练战场环境苦、对抗强度高,只有扎实抓好战斗精神培育,才能不断激发官兵的参演热情;体系对抗演练情况转换急、态势变化快,只有积极优化组织指挥程序,才能保证演练政治工作快速高效、务实有为;体系对抗演练点多线长面广、作战力量分散,只有大力夯实基层建设基础,才能显著提高整体作战效能;体系对抗演练动用兵力多、安全风险大,只有始终抓好安全工作,才能确保演练全程安全顺利.  相似文献   

17.
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一些电子战系统中虽然部分地实现了电磁环境显示功能,但多是针对电子战专业操作平台的。战场电磁环境相关研究也大多是从仿真模型的角度来进行。本文从电子对抗指挥需要出发,阐述了在争夺制电磁权的作战行动中对战场电磁环境及战场电磁态势的军事需求,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海战场信息对抗仿真系统为海军信息作战理论与战法研究、信息作战装备的作战效果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在对体系对抗仿真的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海战场信息对抗仿真系统的设计思想,提出了系统的功能和总体框架,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兵力规划问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体系对抗仿真解决战区兵力规划问题的方法,对战区作战想定空间、兵力规划方案空间及作战行动方案空间等进行探索性分析,构建了基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战区兵力规划模型基本框架,并简要说明了基于体系对抗仿真进行兵力规划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对Lanchester假设的扩展和网络化基础上,构造了体系对抗战场的图论表示FR,B=红军网络IR∪蓝军网络IB∪交战空间fR,B,利用生成fR,B的随机子网和对参战网络"去点"的方法,提出一种统一表示体系对抗中交战行为与网络行为的模型新范例——体系对抗演化网络模型,模型中网络部队作战效能不但依赖兵力规模和武器性能,而且受网络结构及其战场环境的影响。试验对比了拥有同等作战资源网络体系的作战效能,得到在一个对抗系统中无标度网络对随机网络的胜率高但并非总赢的结论,初步分析了在对抗系统中无标度网有效、鲁棒但脆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