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最大的战舰,号称“永不沉没”的战舰,二战中它对盟国大西洋运输线是个巨大的威胁,成了盟国的眼中钉,它的沉没是二战中的特大新闻。  相似文献   

2.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舰,是美国二战中的一艘重型巡洋舰,被罗斯福总统命名为“国舰”,先后参加过10次左右的战斗。二战快结束时,是它把首批原子弹部件从美国西海岸运往西太平洋,为原子弹轰炸日本  相似文献   

3.
刘庆 《环球军事》2013,(12):22-24
2013年5月底,众多国际媒体都在报道一个消息:日本政府即将正式设立日本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有观点说这是日本“照抄”美国的结果,还有分析意见认为这是二战中“五相会议”的战后“翻版”。其实,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本意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机构与其说是“美国造”或“二战造”,还不如直接说是“安倍造”,因为它毕竟更多展现了安倍晋三本人的信念和追求——尽管这种信念和追求未必是世人之福。  相似文献   

4.
1944年10月24日的“苏里高”海一峡之战,被军史学家称为二战最后一场“经典”海战。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这场海战——美、日海军战术雷同于16世纪以来历次海战,战舰排成队列,重炮对轰,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堪称“经典”。然而,这并非二战最后一场“海战”。太平洋战场上的最后一战发生在战争刚刚结束之时,而且是一场“帆船大战”。  相似文献   

5.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5):70-70
二战版“夺占马岛” 1941年9月26日,阿根廷海军拟定一份进攻马岛的作战计划,企图“利用大英帝国忙于二战国际战场、资源捉襟见肘之有利时机,”一举夺占马岛。这份长达34页的作战计划详细规划了每个作战细节,但因为是要运用陆军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14,(5):5-5
“如果说安重根是‘恐怖分子’,那么靖国神社里供奉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算什么?如果把设立安重根义士纪念馆称作是‘对恐怖分子的礼赞’,那么日本领导人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行为又算什么?”  相似文献   

7.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20):64-65
英国历史学家索菲·杰克逊在其新:书中披露,“007”的真实原型是二战期间英国空军中校尤·托马斯。据悉,托马斯是英国间谍机构——特别行动处的一名资深特工,代号“海马”和“谢莉”,盖世太保称之为“白兔”。  相似文献   

8.
“班布里奇”号导弹巡洋舰是美国继“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后的第3艘核动力水面舰艇。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大国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在军备上也展开了竞赛。当时的苏联偏重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与潜艇的发展,而美国则偏重于在二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航空母舰的研制与建造。二  相似文献   

9.
咨询园地     
>>读者葛阳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有没有航母,若有,请介绍这些航母的具体情况,并给出侧视图。二战期间,法国共有两艘航母,分别是“贝亚恩”和“迪克斯缪得”号,这两艘航母一般读者了解的不多。除这两艘航母外,法国在二战期间还有一艘载机母舰“特斯特司令官”号。“贝亚恩”号1927年建造完成,1967年解体。标准排水量22146吨,舰长  相似文献   

10.
史放 《环球军事》2010,(8):60-61
在世界军用飞机发展史上,有多种飞机都以“闪电”命名,比如二战中美国的P-38“闪电”式、战后英国的“闪电”式超音速战斗机以及最新式的美国的F-35“闪电”,等等。而在所有这些名为“闪电”的战机当中,有一种飞机颇具划时代意义,那就是德国于二战后期设计制造的阿拉道Ar234。  相似文献   

11.
咨询园地     
读者夏骏宇、鄢杰等问二战时英国、法国的航空母舰有几艘?性能及参战情况如何? 二战爆发时,英国海军拥有7艘航空母舰,它们是:1938年完工的新型舰队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标准排水量22000吨,航速30.8节,载机72架);1928~1930年完工的两艘由大型轻巡洋舰改建的“勇敢”级航空母舰“勇敢”号和“光荣”号(22500吨,31.5节,48架);  相似文献   

12.
法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航母且能独立建造航母的国家之一,早在二战之前,法国就已有了建造航空母舰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二战之后,法国更加重视海军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分别从英、美两国购买了3艘航母,既充实了海军实力,又学到了先进的技术。不久,“克莱蒙梭”级航母便从本国布勒斯特海军船厂顺利下水,成为二战后法国第一艘自己建造的航母。“克莱蒙梭”级航母共有2艘,首舰“克莱蒙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7日至9日,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和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二战及其遗留问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来自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央电视台等30多个军地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二战对战后世界格局和世界军事发展的影响、二战遗留问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及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观点,为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一、…  相似文献   

14.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11):59-61
二战期间,参加“紫罗兰”行动的6个联络组是唯一通过空降方式插入敌区的空降侦察部队联络组——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战后各国军事战略、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下面,仅从二战对世界主要国家战后改革军队编制体制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安全协调局(ABC)新近解密的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她的成就对英国乃至她的故乡美国的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仅就勇敢而言,这在二战的情报史上也是无与伦比的……”她就是二战中英国杰出的女间谍辛西娅。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张世界著名的二战照片,这是一张创下采用量之最的战地照片。然而如若没有一系列的“偶然”和意外,战后的人们也许根本看不到这张举世闻名的“名照”——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作战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的斗争,而且还是敌对双方舆论战的全面较量。谈到二战与舆论战的关系,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舆论战成型于二战。有的学者形象地说:广播点燃了二战的第一把火,二战充当了舆论战的催生婆;有的学者风趣地讲:如同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给孙悟空留下一双火眼金睛一样,历经了72个月零一天战火洗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留下了两把撒手锏,一把是核武器,另一把就是舆论战。综观二战爆发以来舆论战66年的发展脉络,人们可以看到舆论战在歌舞升平中搞定了“苏东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波兰变天),…  相似文献   

19.
曹世新 《国防》2003,(4):60-6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下简称二战),各参战国都先后分别进行了战时经济动员。二战后进入冷战时期,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从未间断。在历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都显示出了经济动员对战争进程和结局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美国经济动员的几点情况 美国的经济体制,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实行的是“新古典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通常称谓“自由市场经济”,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财政和货币手段,政府部门按职能承担各自的经济动员责任。二战后美国专职经济动员的机构曾多次变动,起初由国家安全资源委员会和国  相似文献   

20.
二战趣闻:动物“士兵”建殊勋孟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征招”各种动物参战,创造了惊人的战绩。冲锋陷阵的军犬二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总共使用了25万条军犬,执行探雷、警戒、传令、侦察和拉雪橇等任务,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苏军为了对付德军的坦克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