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艇新克星     
80年代中期的一天,4艘号称当代潜艇之王的美国海军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三叉戟”级导弹核潜艇和两艘用于试验的中型反潜战舰,开始了一场有史以来无与伦比的反潜演练。昔日的反潜演练,在数量上一般均是水面舰艇处于相当大的优势,而潜艇的数量则相当少。这次一反常态,为何? 原来,这两艘反潜战舰装备了有异于深水炸弹等新型反潜武器。这种新的反潜武器就是次声武器。  相似文献   

2.
平西 《环球军事》2012,(20):54-55
近期,德国决定向埃及出售2艘209/1400型潜艇,并于2012年8月31日得到埃及海军(后文简称埃海军)司令奥萨马·阿哈姆德·金迪海军上将的证实。埃及海军已将它们定名为法老级。该项交易引起了以色列强烈不满并要求德国撤销该决定,称此举可能严重破坏德以关系。该消息还频繁成为以色列国内媒体头条,给以色列政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咨询园地     
读者周鑫问原苏联“奥斯卡”级攻击型核潜艇现役几艘?有哪些武器和电子装备?它攻击的目标是什么? 该级潜艇现役10艘(8艘Ⅰ型,2艘Ⅱ型),在建2艘。艇上装备有24枚SS-N-19舰舰导弹以及SS-N-15反潜导弹(由533毫米鱼雷管发射);SS-N-16反潜导弹  相似文献   

4.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  相似文献   

5.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的3艘作战舰只,而且对多国部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威胁,限制了其海上兵力行动。  相似文献   

6.
“米拉斯”反潜导弹:最新潜艇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海军新一代导弹护卫舰(NGF)的第一艘舰,已于2004年开始建造,预计于2006年完工。该新型护卫舰反潜武器将采用的就是“米拉斯”反潜导弹,从而使这型欧洲自己设计制造的反潜导弹,再次成为国际关注。强强联合潜艇是水面战舰的克星,反潜导弹又是潜艇的可怕杀手。反潜导弹因为反应时间短,射程要比潜艇鱼雷的射程远得多,因而部署反潜导弹的水面舰艇,能在潜艇武器攻击范围之外向潜艇发起进攻,对潜艇构成巨大威胁。由此,多年来,反潜导弹备受世界多国海军的青睐。对于反潜导弹,欧盟国家起步比较迟缓,技术上远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这一点,法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远洋作战能力,除发展航母外,印度海军还在重点发展水下作战力量。印度海军现拥有18艘常规潜艇,包括4艘陈旧的F级(只有2艘仍然在航)、10艘“基洛”级及4艘从德国引进和组装的209型。困难重重的核潜艇之梦自印度进行核试验以来,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8.
二战期间,德军的“海狼”潜艇给盟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对付德军潜艇神出鬼没的攻击,英美等同盟国在大西洋海战中运用了大量的兵力,其中出动的反潜舰艇有5500艘,小艇有2万艘,并有大批装备雷达的飞机来进行反潜作战。盟军投入这场反潜战斗的人员总数加起来有几百万人。与德国投入的兵力相比,当时英美为对付德国一艘潜艇,竟动用了多达25艘舰艇和  相似文献   

9.
李杰 《当代海军》2007,(12):25-27
开场白:自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后不久,一些国家海军军事专家立即着手研究使用飞机来对付潜艇。1914年一战刚爆发,飞机便被尝试用于搜寻与打击潜艇。不过,由于当时飞机的探测设备性能非常有限,而攻击潜艇又缺乏有效的武器,所以整个战争期间只有10艘潜艇被飞机击沉,仅占潜艇损失数量的3.4%。二战期间,飞机单独或与水面舰艇协同击沉潜艇的数量超过潜艇损失总数的41%,航空反潜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战后,随着反潜飞机和直升机及其机上携带反潜探测装备和反潜武器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各国尤其是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反潜能力出现了质的飞跃,使得海上潜艇的活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与挑战。为了进一步了解航空反潜的特点、作用与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各国海军为啥格外青睐航空反潜等问题,本栏目主持人李杰就此与海军装备研究院某所刘主任和研究生小李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10.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德国精心研制的新式武器——几十艘“高性能”潜艇即将交付德军使用。这对于反潜能力本来就不高的盟军来说,无疑  相似文献   

11.
U212型潜艇,是德国U209型潜艇在世界军火市场畅销时即开始论证、设计的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针对当前反潜兵力、兵器的发展及今后潜艇所担负的任务,U212型潜艇的设计论证指标是:“先敌发现并判明目标”,“在敌未意识到的攻击距离上发起攻击”。  相似文献   

12.
装备零讯     
日海上自卫队第十艘亲潮级潜艇服役日本第十艘亲潮级“濑户潮”号潜艇已于今年2月28日服役,并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潜艇分队的母港举行了服役仪式。此次所采购的11艘亲潮级潜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深水反潜作战和反水面作战的主要平台。自“黑潮号”潜艇(亲潮级潜艇的第七艘)开始,其艇体设计已经从以往的“水滴型”转变成现在的“叶卷型”,  相似文献   

13.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3):70-70
演技关乎战斗力 一战时期,英军大量装备伪装成武装商船用于反潜。时间一长,粗心的德国潜艇就不好找了。英国人只能在演技上下功夫,伪装商船除了要装满货物,上面的艇员还要会演戏。有的要扮成船长夫人,有的要把脸抹黑扮仆人。要紧的是,如果U型潜艇远远升起潜望镜进行观察的时候,全船半数人要立即显得“惊慌失措”,有些人还得主动跳海,如此一来,才会有德军潜艇愿意靠上前来。一战期间,德军70艘U型潜艇遭到伪装武装商船打击,其中17艘沉没,这也从侧面说明英国人演戏水平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14.
台湾西面、北面的台湾海峡以及东海水域,是一个平均水深大约100米左右的大陆架,在冰河时期多半为陆地。除了澎湖水道稍深以外,附近区域的水深相当浅。在这种环境下潜艇作业的基本活动空间不大,不适合大型潜艇运作。虽然柴电潜艇可以在此关掉主机坐底消除音源,但是碰到反潜部队的时候,潜艇几乎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另外这个区域的声波通道不稳定,而要找到这种环境避免被侦测到,也是很困难的。但浅海的  相似文献   

15.
金钟  詹强  江风 《当代海军》2007,(7):53-54
现代潜艇的任务使命已从已往的海上封锁、反潜/反舰、布雷,拓展到情报搜集、水下输送特种分队、实施对地攻击等。要求具备对空中反潜平台一定的自卫能力,在网络中心战环境下可靠的通信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法国阿基坦级多用途驱逐舰计划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水面舰艇建造计划,从2012年首舰“阿基坦”号服役,到2020年最后一艘驱逐舰交付,仅法国就有9艘反潜型、2艘防空型共计11艘驱逐舰的建造规模,如果加上所有的海外订购合同,其建造总数至少可达40艘。这种被法国寄予厚望的第二代隐身舰,配备了与“战斧”相媲美的SCALP海基巡航导弹,具有超强的对陆纵深精确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晓军  陈宇  张京 《环球军事》2008,(18):60-62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潜艇性能和装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欧美各列强之间的海战日趋频繁和激烈,潜艇的作用逐渐引起各国海军的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战和反潜战达到了空前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仅德国海军在战争中就先后建造了300多艘潜艇。整个战争期间,英德交战双方潜艇共击沉作战舰只190多艘,其中包括战列舰14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16艘,击沉运输船5800余艘,约1400多万吨。交战国海军共损失潜艇265艘。  相似文献   

18.
台湾“国防部长”伍世文称,大陆对台湾威胁最大的武器装备是导弹、潜艇和从俄引进的先进战机。大陆的潜艇部队现役核动力、常规动力潜艇总计约80艘,可以发射鱼雷和各式潜基导弹。而台湾作为一个岛屿,相当倚赖海路进出口原料和成品,中国大陆只消部署潜艇封锁台湾的港口,就可以轻易扼杀台湾的经济发展。据估计,中国大陆只须部署12~16艘潜艇,就可以全面封锁台湾。因此,台湾一直积极发展反潜作战能力,包括飞机与水面舰艇的战力,以确保港口畅通。伍世文还说,中国是否在南海部署核潜艇,台湾并不清楚,中国核潜艇主要是以青岛地区为基地。中国大陆军  相似文献   

19.
日本海军现名海上自卫队,总兵力4.37万人,各型作战舰艇162艘,约33万吨,作战飞机210架。其中包括潜艇18艘,驱逐舰、护卫舰63艘,反潜巡逻机110架(P-3C 型机99架),反潜直升机100架。编成4支“八·八”舰队、2个潜艇队群、2个扫雷队群、6个航空队群和5个地方队。日本海  相似文献   

20.
212型潜艇是德国HDW船厂于1990年在209级1200型潜艇的基础上,加装燃料电池系统,并换装性能更先进的声呐、潜望镜及武器系统而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型装备燃料电池AIP系统的潜艇。后来,德国海军根据意大利海军的要求对212型潜艇的设计进行了改进,潜深增大,并采用了改进的外部通信系统和更好的逃生设备,称作212A型潜艇。该型艇既能反舰,又能反潜和攻势布雷,是一型设计新颖、性能优良、能较长时间在水下进行战斗活动的新型常规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