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6):13-13
据报道,印度海军负责后勤保障的军官表示,印度海军计划拨款23亿美元建造新的“鱿鱼”级潜艇,目前该计划正在等待政府的批准。“鱿鱼”级潜艇由法国和西班牙联合研制,是一种常规动力潜艇,采用了最先进的设计和材料,具有超强隐身功能,对水深没有特殊要求,甚至可以进行海岸近地作战,既能进行远距离攻击,又可在近距离内快速反应,战斗应用范围广。而且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改造成为核动力潜艇。艇长63.5米,满载排水量1750吨,水下航速20节,水下续航能力550海里。这种潜艇可以在各种作战环境中执行反潜、反舰、侦察、布雷等任务,可装载18枚鱼雷和导…  相似文献   

2.
孙晔飞 《国防科技》2003,(12):26-28
20世纪的前90年间,国外发生了495非战斗海损事故,导致84艘潜艇沉没,其中核潜艇7艘;1939年5目,美国利用救生钟营救了沉没在242英尺水深的“斯克瓦斯鱼”号潜艇中的33名艇员。这是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潜艇救生设备用于救援实际失事潜艇艇员;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核潜艇“长尾鲨”号遇难,沉没于新英格兰外海约2560米水深的海底,129名艇员全部遇难,酿成了世界潜艇  相似文献   

3.
<正>项目概况随着国外潜艇数量的持续增加以及性能的不断提升,美国海军面对的水下威胁逐渐增加,而目前在大洋深处和近海环境下,有效跟踪敌方先进潜艇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动用大量兵力。利用无人艇探测与跟踪敌方潜艇不仅可以减少人员伤亡,还可到达一般有人平台无法抵达的区域,并能在不补充能源的情况下长时间执行任务。基于此,美国对使用无人水面艇执行反潜任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耕海  牧洋 《当代海军》2006,(8):69-73
隶属于台海军巡防第二舰队,即168舰队的“凤阳”舰,编号 FFG933,是1993年接收于美国海军的“诺克斯”FF 型导弹护卫舰。当时,台湾海军原本准备租借9艘“诺克斯”级护卫舰,但第9艘由于舰况较差,台湾海军最终没有接收。由于台湾西海岸主要是平均水深约100米的大陆架,不适合潜艇活动,只有澎湖海沟,深度较高,适合潜艇活动,但范围太小。而台湾东海岸主要是深水海底平原,水深大都超过3千米,非常适合潜艇活动。因此,主要担负反潜任务的“凤阳”舰,虽然大本营位于左营,但长驻东台湾,监测太平洋海域潜艇活动情况。去年经过  相似文献   

5.
《现代舰船》2011,(2):34
无人系统重点发展智能反潜无人航行器2010年2月,美国军方启动了"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航行器"(ACTUV)计划。这种无人智能反潜艇主要针对那些廉价同时安静性又非常好的常规潜艇,它能连续数月在大洋中自动跟踪后者。使用ACTUV跟踪敌方潜艇,由于它无人操控,因而不太需要担心其遭到潜艇的鱼雷攻击。它可以在潜艇正上方紧紧地跟踪潜艇,这使跟踪  相似文献   

6.
冯虹 《军事史林》2008,(8):55-58
美日的反潜合作由来已久。早在上个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和日本就在东亚太平洋有着密切而深度的反潜合作,当时的目标就是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日本也是威胁最大的苏联核潜艇,这种合作,被称为美日“双边同盟的核心内容”。冷战结束后,在美日眼里,俄罗斯的潜艇活动日益淡化、减少,中国潜艇的分量日益增大,并成为它们搜寻的重点。2003年11月,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在中国东海附近、水深约300米以内的“浅海域”,  相似文献   

7.
现代潜射鱼雷多为线导+声自导鱼雷,其导引方式中蕴含有丰富的潜艇位置信息。首先,从线导鱼雷现在方位导引法的弹道特征和导引机制入手,详细分析了潜艇分布区域的确定原理、构建了区域计算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模型通用性的探讨,证明了这一反潜区域判定方法具有典型战术特征。其次,根据仿真检验,定量分析了线导鱼雷方位线中蕴含潜艇位置的偏差量。研究表明,根据线导鱼雷弹道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潜艇分布方位,这对反潜兵力的对潜反击作战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攻击水面舰艇是潜艇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潜艇发现目标后,对目标进行可攻区域的分析判断是潜艇后续占位攻击行动的基础和前提.以潜艇鱼雷攻击为背景,通过对鱼雷有效射击区域和鱼雷攻击可攻性的分析研究,得出潜艇鱼雷攻击极限攻击角和与之相对应的可攻区域,为潜艇鱼雷攻击的占位机动和火控系统仿真建模提供了参考依据,完善了潜艇鱼雷攻击作战使用理论.  相似文献   

9.
潜艇作为世界海军的主战力量,是21世纪各国重点发展的威慑性兵器。但潜艇活动环境在水下,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危险性都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自1900年以来,已有近500艘潜艇在训练中发生严重事故,其中有250艘左右沉没。因此,各国海军都很重视潜艇防险救生部队的建设。纵观国内外潜艇水下脱险救生技术,普遍采用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潜艇远航活动敏感性高,单艇行动与国家政略外交关联度大,使潜艇官兵面临着特殊的政治考验;大洋水文气象恶劣,电磁环境复杂,指挥操纵精细,使潜艇官兵面临着特殊的风险考验;潜艇水下生活时间长,环境艰苦,孤寂单调,体能智能消耗大,使潜艇官兵面临着特殊的意志考验。经受这些考验,就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思想发动,引导潜艇官兵自觉做到艇行千里心向党、大洋深处不迷航。  相似文献   

11.
据不完全统计,自1902年以来的100年中,各国海军潜艇在和平环境中至少发生过434起重大事故,使176艘潜艇沉没、2906名艇员死亡。潜艇失事沉没后,艇员可通过自救和外部援救脱离险境。后者亦称援潜救生,是以抢险救生船只对坐沉水底不能自浮的失事潜艇及艇内人员进行援救。然而,深海条件下的潜艇  相似文献   

12.
二战时期,为了打击猖獗的德国潜艇,英美发明了声纳,装备了雷达,又研制出磁力探测仪。当潜艇在水下航行时,能引起周围磁场的变化,使用这种磁力探测仪就可以  相似文献   

13.
反潜战如果仅从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其过程就是探测、识别、定位、攻击,即最终要落实到对潜艇的攻击上。要攻击就要有武器。由于潜艇是在水下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活动,使得并非所有的武器都可以用来攻击潜艇。目前能够用来攻击水下潜艇的武器主要有4种,即深水炸弹、反潜鱼雷、反潜导弹和反潜水雷。  相似文献   

14.
武海 《当代海军》2002,(1):9-10
美国“9·11事件”后,台湾军方加强了战备和训练,然而,也许由于过于紧张,近期事故频发。 “海虎”号潜艇训练出意外 2001年10月2日下午,台海军794号(“海虎”)潜艇随256陆战队到台湾南端进行战术实兵对抗操演时,在水深150公尺海底不慎擦碰“沙坝”,造成艇艏右下方的声纳护罩受损。该海域是台潜艇训练海域,水底状况相当  相似文献   

15.
"潜艇,其实是人类发明的最复杂的武器。较之现代化的潜艇,太空飞船简直就是玩具!要知道,我们是在将人装在金属容器里送到海底,那里的压力可不是太空中的一个大气压,而是数十个大气压。艇员所处的环境要比宇航员危险多了。他们不仅需要数月生活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根本看不到任何白色的光线,而且他们还需要在这种环境下战斗。所以,尽管我设计了很多潜艇,但我并不认为自己的路走到了尽头,相反,我还有很多计划和创造性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潜艇特别是核潜艇纵横于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海洋下面,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要发现这些水下游猎者,主要通过它们对环境产生的非常微小的热力、磁力以及水压场的扰动,当然,能否测得还取决于背景噪声的大小。因为所有的噪声都很容易迅速地从潜艇向外蔓延,而这些噪声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都可以用来对潜艇进行探测、识别和定位。因此,保持潜艇的安静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潜艇螺旋桨工作在非均匀的潜艇尾流中,潜艇尾流的不均匀性直接与螺旋桨的旋转噪声相关。在分析潜艇主附体结合部马蹄涡对潜艇尾流不均匀性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消涡整流片以削弱马蹄涡强度。结合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消涡整流片作用下的潜艇模型的流场和螺旋桨的旋转噪声。结果表明:消涡整流片可以较好地降低潜艇尾流的周向不均匀性、控制潜艇螺旋桨非定常力的变化幅度,并抑制螺旋桨的旋转噪声。在消涡整流片的作用下,螺旋桨所对应的1阶叶频声源级噪声值下降约4dB。  相似文献   

18.
带着亲人的嘱托,又一批潜艇新兵迈进了军营。面对工作辛苦、环境艰苦、身心受苦的潜艇生活,一部分潜艇新兵会在短暂的兴奋和新鲜过后,产生悲观失望、痛苦彷徨等心理焦虑症状。这些症状如果不及时消除,势必会妨碍潜艇新兵的成长进步,进而影响潜艇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19.
单艇战九机     
崔鹏  姜嵬 《宁夏科技》2002,(7):86-87
战争实践证明,潜艇与飞机的直接对抗往往得不偿失,这种对抗是一种典型的兵器间非对称作战。在作战中,空中的飞机可以比较轻易地找到主动攻击潜艇的机会,而潜艇则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而常常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最终的战斗结果潜艇不是被击沉,就是被击成重伤,失去作战能力。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艘德国潜艇竟然敢于只身同9架同盟国飞机较量,而且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为世界战争史增添了一节奇特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潜艇尽管对海面舰船的生存构成了很大威胁,但是,随着反潜武器的发展,潜艇的生存也同样受到了威胁。这主要因为潜艇在航行中,一是艇内机器的运转会产生噪声,容易被敌人声呐探测到;二是这种以特种钢材制作的艇体在运行时还会发射红外线,容易被探测到并受到热寻的鱼雷的攻击;三是运行中的潜艇还会有尾流并排出废气,很难不被安装了日益提高“电子鼻”灵敏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