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强国。这里,介绍一下2003年美俄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一些发展概况。 继续削减和改进核武器的同时,新型核武器成为发展热点 去年,美俄对其核战略进行了调整,继续缩小核武器部署规模,在提高现役导弹核武器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核武器。 美、俄战略核武器数量稳步削减 2003年3月6日和5月14日,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和俄美关于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宣言,以及关于中东问题、反恐合作等6项声明。这些文件的签署表明,俄美正在谋求建立新的战略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对维系俄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并将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俄美双方关于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宣言则宣称,俄美两国相互视为敌人和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3.
以核导弹为代表的战略核武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国家地位的象征。美国与俄罗斯拥有全球96%的核武器。因此,美俄等国都把核武器作为战略武器而非常重视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美俄继续推进核威慑战略 并保有大量的核化生武器 冷战结束后,美、俄调整核战略,放弃了打核大战的准不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继续推行核威慑战略,并把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强国。 1997年1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调整核战略的秘密指令中指出:美国将继续把核武器作为“不定期的未来国家安全的基石”,“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用核武器袭击俄罗斯的军方和非军方领导机构及核部队”的同时,把中国、朝鲜作为瞄准目标。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和“假想敌”,其核战略也以中国为主要目标。 俄罗斯作为原苏…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初期,美俄两国签订了《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从这个条约可以看出,尽管美俄两国在冷战结束后对海军战略进行了调整,大幅度地削减了各自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及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但是从根本上讲,美俄两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争夺21世纪的海洋,未来的水下核力量对抗,将会以新的方式和手段体现出来。可以断言,对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5-5
“我们已经得知美俄两国总统就尽早缔结削减核武器条约所作出的承诺……美俄拥有世界上95%的核武器,俄美削减战略武器是全球裁减军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鼓励美国与俄罗斯快速完成谈判。这(美俄签署新条约)将是裁减军备事业的一大成就。” ——法国外交部2009年12月7日敦促美国与俄罗斯尽快就削减战略武器达成新条约。  相似文献   

7.
2001年11月美、俄高峰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在10年内把美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减少到1700-2200枚之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给予积极响应,表示准备把俄罗斯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削减三分之二。美、俄首脑的新近承诺无疑是核裁军进程上的大事。世人在看到大幅度削减核武器的曙光的同时,也不禁产生疑问:在一系列根本矛盾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仅仅依靠单边承诺果真能够实现实质性的核裁军吗?  相似文献   

8.
1977年美国总统卡特建议美苏双方大规模裁减战略性核武器时,勃列日涅夫傲慢地向美国说了声“不”。世事沧桑,斗转星移。鲍威尔去年底访问莫斯科时公然告诫俄罗斯:俄罗斯今天的实力与巴西差不多,像巴西这样的国家怎能追求当年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 在这种的背景下,目前俄美战略核武器谈判已接近尾声。种种迹象表明,俄美首脑将在莫斯科签署一项正式协议。届时,一个新的国际安全战略平衡体系有可能正式确立。这是国际安全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裁军谈判:步步倾斜的天平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的一些  相似文献   

9.
在核武器问题上,美国与前苏联/俄罗斯的对峙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美俄两强之外的其他有核国家,如英国、法国、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甚至是刚刚迈过核门槛的朝鲜,也都遵循着保存核武器的方针。本文原文发表于俄罗斯《每日杂志》,作者系俄罗斯著名核武器专家,原战略火箭兵总参谋长,退役上将维克托·叶辛,  相似文献   

10.
郑雯  王华 《国防科技》2012,33(5):27-32
快速全球打击(PGS)武器是近年来在美俄削减核武器的背景下,美军积极探索发展一种"慑战兼备"的新型战略威慑力量。文章深入分析了美军发展PGS武器装备的技术方案、现实进展和未来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三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杨承军 《环球军事》2014,(24):14-16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近期公布的2014年度世界核武器储备报告,称目前世界核武器数量为1.63万件。回顾即将过去的2014年,世界核战略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美俄仍保持超级核大国地位;核军备控制虽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但是真正实行起来仍将极其缓慢;核门槛国家力图使有核地位合法化;世界恐怖组织还在千方百计地获取核材料。国际核形势仍然急剧动荡。  相似文献   

12.
<正>美俄等国不断调整核威慑战略,但其核武器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核军工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传统威慑观念及威慑战略日益受到多方面的冲击,核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威慑战略的结构与功能也随之发生了新变化,这从各国核工业,特别是军事核工业的发展战略、思路、政策及规划的调整与变革中均可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1,(6):78-81
美俄完成冷战时期签署的削减核武器计划;美国亚洲新战略报告出笼;美国防部长提出加强空间军事力量方案;美空军研究未来的弹道导弹技术;美国“民兵-3”导弹已经更换了新的制导系统;“全球鹰”首飞太平洋;俄罗斯开始批量生产反鱼雷导弹系统;俄罗斯海军“猎豹”核潜艇将于6月试航;俄罗斯太空轨道不再拥有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14.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核武器具有神圣的地位,它是俄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维持美俄间的战略平衡,慑止美国对俄罗斯的攻击,弥补俄在常规军力方面的劣势,并提升俄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自2012年以来,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加快推进战略核力量现代化,狠抓核战备工作,核力量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俄罗斯核力量发展当前面临着“鱼与熊掌”的困境:在国防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到底是该大力发展威慑力更强的战略核力量,还是振兴实战效果更好的战术核力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战略核武器处于既削减又发展的阶段。冷战结束后,美、俄、英、法等核国家相继调整了核政策,不同程度地削减了核力量,暂停了核试验。但几个核国家都继续主张保持一支有效的核威慑力量,以遏制新形势下的战争。此外,日本和印度已具备研制核武器的能力,并储备了大量核材料,可以说,它们已跨在了核“门槛”上。  相似文献   

16.
假如未来能够开启(俄、美)政治协商的“机会之窗”。那么摆脱目前战略谈判困局的关键。不是就反导防御问题上达成一致.而是在新型常规远程进攻性武器系统领域签署协议。目前,这种新型武器系统已引发俄罗斯的高度关注,并因此对美国继签署新的《战略进攻武器条约》之后提议再度缩减战略核武库和限制战术核武器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美俄的核均势逐渐被打破,世界核格局出现了"一超称霸, 多元纷争"的复杂局面。虽然俄罗斯的核力量日渐削弱,但它仍以大量的核 武器和先进的核技术成为核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俄罗斯核武器的组成 俄罗斯的核力量是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结构方式,由洲际弹道导弹、 战略核潜艇、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其中陆基战略导弹数量最为宠大。  相似文献   

18.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导弹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主力与核心。尽管最近美俄已就核武器削减问题达成协议,但战略核力量仍将是俄罗斯的“撒手铜”。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面对美国在军事领域咄咄逼人的攻势行动,不甘心大国地位的削弱与动摇,及时调整了俄罗斯的军事战略,确定了新的军事学说,并明显加强了针对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演习,采取在北冰洋发。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美俄核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核大战的危险已降至最低点,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危险在增加,国际社会缔结《禁止化学武器化约》后,15年内现实2的化学武器依然存在,化学武器扩散及违约发展和使用难以完全避免,化学威胁依然存在。由此预测餐军核武器的使用方式有:敬告性打击,有限使用核武器,恐怖使用等。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饿罗斯对目前的国际形势及面临的外部威胁进行了认真评估和反思,重新修订了国家安全构想和军事学说。对核武器和核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再次突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并明确规定俄罗斯不仅在侵略者使用核武器时要用核武器反击,而且在反击常规武器的大规模入侵和盟友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也可以使用核武器。俄总统普京特别强调:“核武器目前依然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在当前地缘政治条件下维护和平的保证。”这表明了俄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的新变化,也表现了俄罗斯重新确立核威慑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