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当时分别活跃在川滇黔和滇黔桂地区、坚持游击战的两支红军游击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两支游击队的性质、任务,和以往人们熟悉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完全相同,但因为最后没有改编成新四军而在通常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中被忽略和遗漏。回顾和研究这些红军游击队的历史,可以说是近年研究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新成果、新收获,也是对以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战争中,城镇将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目标,开展城镇游击战将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阿富汗人民为了抗击入侵的苏军,普遍开展了城镇游击战。他们在城镇组成精干的游击小组,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打击、削弱、震撼苏军,其战斗规模虽小,但战果往往很可观。苏军在阿富汗游击队的沉重打击下,采取了各种反游击战措施:一是在城市内部实行宵禁,搜捕游击队的地下组织和潜伏人员,加强市区武装巡逻,重要目标遍设岗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美国国防部向全军下发了指导部队应对游击战的纲要性文件草案《非正规作战执行路线图》。在这个草案中,美军重新把对付游击战上升到战略高度,称其目的就是要提升美军游击战、反游击战能力和战术、技术水平。在世界各国热衷于研究信息化战争之际,当今世界军事力量最为雄厚、军事技术最为先进、作战理念最为前沿的美军却要研究游击队,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4.
未来战争中,武器装备高度现代化的侵略者一旦占领我平原地区,我传统的平原游击战将怎样以新的装束走向现代战争的舞台?这不能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必须把它放到可以预见到的未来战争的客观条件中加以研究。我们知道,出现在未来战场上的敌人将具有很强的火力、机动力、防护力、空中压制力和快速反应力。很显然,要对付这样的敌人,我平原游击队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后期到底有没有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军事战略转变?衡量这一转变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它又是从何时开始到何时完成的?对于这些问题,近来不少党史军史工作者看法不尽一致。笔者根据现在手头掌握的资料认为,抗日战争后期实行军事战略转变是抗战形势发展的必然;衡量这一转变的基本标准是变游击队为正规军,变游击战为正规战;实现这一转变有一个过程,它发端于抗战后期,完成于解放战争过渡阶段,前后近三年之久。在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性转变的今天,重新来探讨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  相似文献   

6.
伏击是游击战的重要战术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从我军实行全民抗战的人民战争实际出发,借鉴我国古代兵法,把伏击战列为游击战的基本战术之一,使这一战法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刘伯承同志指出:游击队的战术,“通常是突然袭击运动或驻止之敌,特别是袭击运动之敌,所谓伏击与急袭者是。伏击又是其中最好的手段,虽对优势敌人也可采用。”(《刘伯承军事文选》第120页。以下引用此书只注页码)又说:“伏击,就是游击队有计划地隐蔽配置于敌人必经道路的一旁或两旁,待敌人通过时,出其不意而突然袭击之。”(第149页)这一战法在抗  相似文献   

7.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南方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鄂豫皖留守党组织始终重视党的领导体系建设,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开展游击战,在战略上与长征红军形成配合,发挥了牵制敌军、保存鄂豫皖战略支点的作用,创造了主力红军、游击队、便衣队三位一体的游击战争力量结构,保存和发展了革命武装力量,丰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战略策略和游击战战略战术。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以黎冲突时,黎巴嫩真主党发动的游击战举世关注,你也一定想走进真主党游击队的掩体里看个究竟,但你又不想为了满足这份这种好奇而被绑架,那该如何是好?用不了多久,既能让你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又不需要冒着被绑架的危险:参观建于贝鲁特南郊的新真主党战争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作为一种作战方法还是一种战争形态,游击战在东西方都有很长的历史,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二次大战期间,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游击战在世界各地蓬勃展开,形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游击战。其中,中国的抗日游击战最为典型,其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为游击战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将游击战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游击战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军事文摘     
抗日战争中游击战的战术要求抗日战争,朱德总指挥在战术上提出了六点要求:1.采用运动防御。2.尽量利用地形阻止和迟滞敌人前进。3.实行清野空舍(或叫坚壁清野)。4.发动民众积极参加战争。5.敌人进人游击队活动区后,除开集中兵力袭击敌人的弱点外,  相似文献   

1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留守红军在南方苏区的斗争。它从一开始到结束都与中共中央的战略相统一。中共中央不仅对游击战争进行了战略思考,而且对其进行了准备与部署。留守红军初期的斗争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后期的游击战则与中央红军在北方的斗争相呼应,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游击队适时进行战略转变,坚持了中共中央的抗日统一战线战略。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国和苏联的反法西斯战场上,游击战有时越过战斗规模和战术范畴,以战役的形式出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地显示了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战战役的主要特点二次大战中典型的游击战战役是:在中日战场上,我八路军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进行的大破袭战役(亦称百团大战);在苏德战场上,苏军于1943年8月3日至9月15日进行的代号为“铁道战”战役,和1943年9月19日至10月底进行的“音乐会”战役。这些战役的共同特点如下: 1.以配合正面战场的战略或战役行动为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游击队在二战中的贡献 长期被人们忽视。这些爱国志士牵制了德军 7个师的兵力,并迫使2个整编师缴械投降, 直接导致了德军在热那亚,都灵和米兰一线 的崩溃。而这些胜利于美国战略情报局也是 分不开的。后者不仅为他们空投了大量武器 装备和其他物资,还派出特工为他们组建了 情报网,使得游击队得以通过秘密电台与联 军保持密切联系。本文记述的,便是二战即 将结束时战略情报局与游击队密切合作、有 力推动意大利解放进程的几个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14.
八路军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问题,素以与中共中央拟制定的“山地游击战争”方针不一致,而被史学界认为是“错误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客观的、合理的解决,而成为中共党史、军史上一桩遗留至今的公案。这桩公案所涉及的人员主要是当年的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和住弼时三人,而这三人中又以前方军事工作和作战部署多由其行之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为其最主要责任者。自1945年的华北工作座谈会起到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乃至“文革”中在彭德怀的所谓“错误”中,“运动游击战”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海上民兵游击战是我国民兵传统战法的继承和创新。高技术条件下的海上民兵游击战,其主要任务是实施佯动,欺骗迷惑敌人;实施袭扰,打击敌海上目标;进行封堵打炸,破坏敌岛(岸)设施等,具有以快制快要求高,以逸待劳机会少,指令性任务突出,游击与反游击斗争激烈等新特点。由海上民兵游击战的任务和特点所决定,其作战指导似应遵循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的游击战在二战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英国军官温盖特和他率领的"钦迪队"也在缅甸战场成熟地运用了游击战。日军占领缅甸后,威胁中国国内战争所仰赖的交通线。美国和英国希望支援中国,所以必须重新打通中国到缅甸的道路。中国远征军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打通这条道路。要进入这一地区非常困难,有连绵的大山,地形非常险恶,很难进行机械化的战争。  相似文献   

17.
在明代这一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农民为I反对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前仆后继地进行多次起义和战争。在战争中农民军采取诸如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等多种作战形式,同官军作顽强的斗争。本文简单叙述一下这些作战形式并分析一下其得失。运动战明代农民军作战的很大特点是流动作战,尤以刘六、杨虎农民起义军和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为突出。这里之所以把流动作战归结为运动战,而不说他是游击战,是因为这种流动作战是整个农民军或农民军一支部队的作战行动,而不是农民军分散的作战行动。明代有的农民军实行流…  相似文献   

18.
1937年冬南方各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和新四军的组建,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过程中,叶挺将军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又依据有关史料,对他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作一粗浅的探讨。率先提出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的建议,为新四军的创建开了先声关于南方各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是抗战初期国共合作谈判中持续时间较长、斗争复杂、过程曲折的一个问题。早在1937年2、3月间国共两党西安谈判时,周恩来、叶剑英等就受命向国民党提出,立即停止对南方各地红军游击队的军事“清剿…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吸收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教训,采取了某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虽然最终伊拉克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其抗击联军的目的,伊军在战争中的游击战战术运用表明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采取游击战战术以弱抗强依然有其可行性,也表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进行游击战要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游击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实践中经历了战术、战役层面运用到战略层面部署的演变过程。抗战初期的军事行动中,国民党注重的是游击战的战术价值,通过小规模正规部队的游击行动配合阵地战;随着战场环境的改变和对战争实践的总结,徐州、武汉会战期间,国民党从战役层面部署和实施了游击作战;武汉会战后,国民党认识到游击战的战略价值,并在战略层面实施了游击战。但由于国民党对抗日战争总体战略和游击战价值认识的偏差,以及其他诸因素影响,其游击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