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风航天人很骄傲.神舟发射就是他们现在的城市品牌,就像布达拉宫之于拉萨,海尔双星之于青岛。东风航天城与神舟发射,就好像一个银币的两面,不可分离。与其他城市品牌迥异的是.神舟发射肩负着一个国家的航天梦想。  相似文献   

2.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11月21日成功着陆。“神州”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满载着中国人梦想和骄傲的神舟六号飞天圆梦,在这令世界瞩目、让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日子里,对载人航天有着特殊感情的哈工大人更是倍感骄傲——在神舟六号研制与发射过程中,多位哈工大校友担纲领军人物,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神舟六号飞船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试验大队队长许达哲,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KM6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试验设备”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还有一大批分系统负责人和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都为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走向太空,是人类永远的梦想。火箭飞船若比作登天之梯的话,那么“逃逸塔”就是开启宇宙之门的“金钥匙”。 3月25日晚,满载着航天人希冀的神舟三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进展。江泽民总书记亲临现场观看飞船发射并发表重要讲话。航天四院院长周为民作为参试人员代表  相似文献   

5.
2002年底,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其中倾注了多个系统工作人员的心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四号”发射队作为飞船主研单位派出的精兵强将,承担了繁重的工作和无法形容的压力。任务结束后,这支发射队的队员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说:“‘神舟四号’发射队政工人员理解我们压力,替我们分忧,发射能够成功,他们功不可没。” 傅照根是发射队的临时党委书记,他的心思花在了试验的点点滴滴、花在了队员的身上。冬季的大漠天寒地冻,冷风袭人,平时温度都在-10℃,最低会降低到-20℃,而厂房内的温度多在20℃,屋内外气温相差…  相似文献   

6.
谁都知道心脏在人的生命当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中国航天电源专业技术中心,梅岭化工厂承担的就是载入航天工程飞船和火箭配套电池的心脏动力研制任务。从这里走出的一个个小精灵为“神舟”的发射、运行、返回和着陆提供了充分的电源保障。为此,有一句广告语在遵义乃至“神舟”研制团队中部很有名,这就是梅岭电源——载入航天的动力“心脏”。  相似文献   

7.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3,(11):82-85
中国载人飞船圆满完成航天壮举“神舟”展示中国科技巨大潜力 本刊编辑部综合国内新闻报道,10月15日至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试验前不久,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等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徐冠华在回答记者有关“神舟五号”飞船的提问时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所有的发射准备工作都在非常顺利地进行。他告诉大家,中国的载人飞船计划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实力,另一方面,由此也带动中  相似文献   

8.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蒙牛”觉得自己也很光彩。因为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在训练时每天饮用的都是蒙牛牛奶。蒙牛作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生产商,凭借优秀的品质,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保证航天员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航天员  相似文献   

9.
航天(space flight)又称空间飞行,指人类借助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46年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02年岁末,又传来了“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喜讯。中国人实现邀游太空的梦想已指日可待。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发表一组文章,从航天产品研制、航天发射和航天测控的不同角度,展现中国航天事业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更加灿烂的明天。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组织撰写。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25日9时,当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长治清华机械厂研制生产的活动发射平台发射升空,托举“神舟七号”飞船刺破苍穹飞向神秘太空的镜头出现在清华人眼前时,清华人沸腾了.清华厂沸腾了!由清华厂研制生产的平台又一次成功完成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为我国的飞天事业做出了贡献。从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成功,  相似文献   

11.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让国人备受鼓舞。在大家关注、转评、点赞"出差三人组"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就是我国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的邓清明,23年来他坚持做一件事追一个梦,但直到现在都还是备份而无缘"飞天"。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然每天都坚持训练,他说:"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在为邓清明执着追梦的故事感动之余,也应该从他的心路历程中读懂这么一个道理:军人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必须随时保持战斗的状态,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神舟”颂     
“神舟”三号飞船于二00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四月一日圆满返回。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令人十分振奋,故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远在三大洋执行此次海上测控任务的我国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那么,“神舟”六号任务与以往历次“神舟”号任务相比,到底有何不同?4艘“远望”号船为何要不远万里布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梦想在心头萦绕,有一份情感在心头凝结,有一种渴盼在心中升腾。坎坷不平的航空路、有待振兴的航空业、薪火相传的航空人,如暮鼓晨钟,时时在他的耳畔响彻,成为他永恒的挂怀和奋起的动力。为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几世人的情结,为了几辈人的希望,他——中航二集团六○八所涡轮研究室副主任李维,时刻以“兴航报国”激励自己,以“落后就要挨打”警示自己,以“海到极处天作岸,山到绝顶我为峰”鞭策自己,勤奋学习,潜心科研,积极进取,大胆创新,逐渐成长为中国航空事业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子承父业赤子情怀子承父业的古训在李维身上体现尤为深…  相似文献   

15.
一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随着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草原成功着陆,杨利伟的名字迅速传遍世界。他的“首飞”壮举,成为中华民族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中华民族是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伟大民族。嫦蛾奔月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艺术形象美妙绝伦。中国明代的万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升空飞行试验,第一个为人类探索太空飞行献出了宝贵生命。杨利伟的“首飞”成功,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变成了现实。从嫦娥、万户到杨利伟,从辉煌到衰落,从衰落到再度辉煌,中华民族经历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即将发射,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随之提出的研制发射空间站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被称为太空探索前哨阵地的空间站在国际上已经历近40年的研制发射历程。在我国航天领域即将迈出新的步伐之际,这段历程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亲笔贺电 1月10日凌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获悉我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后,亲笔致电祝贺。电报全文如下: 浩田、刚川同志,欣闻“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请向参加研制和发射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希望再接再厉,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百名功臣受表彰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环绕地球飞行5天后,其返回舱于10月17日按照预定计划,完整、准确地返回预定地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实现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航天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100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受到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联合表彰。2、造船完工…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20日凌晨,在西北大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高达100多米的发射塔架各层平台陆续打开,只见捆绑式新型大推力“长征”运载火箭昂首挺立,顶部安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由江泽民主席题名的“神舟”号。 6时30分,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运载火箭喷出5股红色烈焰,托举着试验飞船,呼啸着向太空飞去。飞行约10分钟后,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模式,即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火箭系统也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等许多新技术。“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这次发射试验是我国试验飞船的第一次飞行,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  相似文献   

20.
“神舟”五号成功落地后,习惯了诙谐与幽默的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把运载火箭和飞船比作成了跳芭蕾舞的男女演员。 男演员在芭蕾舞中的主要作用,是要为同台共舞的女演员进行出色表演提供保障。同样的道理,“男演员”——运载火箭在发射任务中承担的责任,就是能确保将“女演员”——飞船准确送入太空中的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