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舰船》2012,(2):58
海军是战略性军种。因为海军以海洋为主要活动空间,海洋空间具有广泛的公共性。海洋上空、海洋水体、海洋洋底的绝大部分是国际公共空间,海洋的主体是非国家管辖的公共部分,其利益不具有排他性。海洋的这种特性一方面赋予世界各国在海洋空间自由行动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为世界海洋强国称霸世界创造了条件。使海洋既成为某些海  相似文献   

2.
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将以其丰厚的资源,给人类带来无穷财富。有人预言,世界的未来在海洋,世界将进入海洋经济时代,海洋将是人类未来生存的主要基地,因此,其必然成为世界主要的军事竞争对象。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使海洋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问题。当今,海洋产业已成为世界性的大产业,海洋开发开始了战略性转变,国际海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以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为核心的海洋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海洋测量船是一种能够完成海洋环境要素探测、海洋各学科调查和特定海洋参数测量的船只。凡是能够完成海洋空间环境测量任务的舰船,均可称为海洋测量船。早期的测量船仅仅完成单一的海洋水深测量,主要用于保障航道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测量从单一的水深测量拓展到海底地形、海底地貌、海洋气象、海洋水文、地球物理特性、航天遥感和极地参数测量。现代海洋调查船综合作业能力很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的任务互相交叉并存,在完成主要使命任务的平台上,同时也具备相当的通用海洋参数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凡 《军事文摘》2023,(2):44-47
<正>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科学研究是基础。而科学考察船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没有性能卓越的科考船,海洋研究就只能“望洋兴叹”,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5.
<正>初春三月,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正式交付使用。它将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实现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相结合,完善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对海洋的监测能力,有效服务海洋事业,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海洋强国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十九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走向海洋、经略海洋,是加快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7.
当今人类面临着四大危机:人口剧增、资源减少、能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而缓解这些危机的重要途径就是向海洋进军。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海洋经济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高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技术正日益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海洋技术包括海洋观测、海洋水声、海底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利用、海洋交通与运载、海洋结构、海水利用、海洋空间利用,以及深港技术等。本文主要对海洋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海洋安全意识伴随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不断变化发展而萌生形成,促进了古代海洋军事活动开展、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防务体系筹划,对国家发展和陆权的巩固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中国古代海洋安全意识建立在封建王朝自我封闭的基础之上,表现出忽视国家整体安全和长远发展、被动性继承海洋安全文化遗产、忽视海洋经济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4,(2):36-37
21世纪的海洋技术,将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加速发展。自从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之后,海洋探测卫星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愈显重要,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射了海洋探测卫星。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更需要自己的海洋卫星。2002年5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  相似文献   

10.
李杰 《宁夏科技》2001,(4):70-72
人类起源于海洋,而21世纪的生存与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海洋。在以海洋为重要标志的世纪大进军中,只有树立全新的海洋观,确立一个正确有效的海洋战略,全面高速地发展海洋经济,才能裕如地应付各种日趋严峻的挑战,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在世纪之交建立的中华世纪坛建筑前,海军少将郑明对中华世纪坛遗漏海洋的重大缺憾,感  相似文献   

11.
《现代舰船》2012,(7):58
出版: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5月《美国海洋问题研究》对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尤其是近50~60年海洋事业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美国海洋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理念;分析总结了美国海洋工作存在的一些重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制定中的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未来5年海洋经济的增长率定为不低于15%。为推动15%年增长目标的实现,上海将做大做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海洋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海洋航运服务、滨海旅游、海洋信息等海洋现代服务业,同时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3.
编读相约     
《当代海军》2005,(6):72
读者来信“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洋。”在郑和的年代,就意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8000公里的海岸线。在21世纪这个海洋时代,我国海洋国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海洋权益等重任就责无旁贷地交给了海军。我期待中国海军更加强大,期待着中国海军走向世界各大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平发展不能脱离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强大,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更必须通过海洋强国而走向世界强国。中国和平发展面临以海洋为背景的诸多挑战和风险,海洋战略境严峻。海洋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领土和主权、海洋安全、海洋军事、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文化等诸方面,这些内涵互相关联,需要统筹协调,并有机联系于其他相关领域战略。因此,只有通过对它的全面、深化研究,提出对策,实践落实,才能加速海洋事业的整体推进。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国家也正式规定自今年起将7月11日设定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日前,本刊记者就海洋发展战略等问题采访了原中国舰船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现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尤子平研究员,以下为访谈实录。  相似文献   

15.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军事理论课教学作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应加强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海洋战略意识、海洋国土意识、海洋安全意识和海洋防卫意识。  相似文献   

16.
海权纲鉴——《辛丑条约》百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80%的国家濒海,80%国家的首都和百万人口以上的125个城市都位于海岸线485千米以内。而目前世界人口还在向沿海集中,从现在占总人口的50%逐步增到75%。现代海洋的战略地位空前提高,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军事、海洋环保、海洋立法空前发展,海洋争夺和海上霸权日益加烈,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要因素,明显将影响到未来的世界格局。我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既可以带来财富,又可以引来外患。今天,中国的进口能源和外贸均非常依赖海洋,而对中国安全最大的威胁也来自海上。海洋,已经成为关系中国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领域。如何使用海洋、经营海洋,成了当下中国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海军前政委胡彦林上将。胡将军目前仍然在健全海洋立法、培树海洋观念方面做着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8.
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导方针,新形势下必须积极适应国家经略海洋总体部署和海洋经济发展新变化新要求,在深化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改革的大环境、大时代、大变革中,针对海洋管理多头实际强化融合组织领导体系,抓住海洋经济兴起机遇规划融合建设路径,紧跟经略海洋大势完善融合运行机制,推动和保障海上军民融合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首次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毫无疑问,在此时刻提出该战略应该说是适逢其会,不容刻缓:因为多年来众多海洋国家,尤其是各海洋强国和海洋大国无一不在加剧开发和利用海洋,事实上,海洋留给我们的时间与空间已不算多。  相似文献   

20.
《当代海军》2010,(8):28-31
作为人类共同的家园,蔚蓝色的海洋应该是一片和平的海洋、繁荣的海洋、绿色的海洋、合作的海洋。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开发海洋的步伐加快,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有专家甚至预言,下一场战争必定与海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