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德海军研制成功最实用的潜射防空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明 《当代海军》2008,(12):53-55
21世纪潜艇在濒海隐蔽作战和特种作战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反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水面舰艇普遍搭载反潜直升机后,海水已变得更加“透明”,潜艇面临的非对称威胁越来越大。潜艇急需行之有效的对抗方法和武器系统,美、俄、英等国很早以前已开展潜空导弹的研究,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潜空导弹研制,但因资金问题和美国海军自认为占据海上绝对制空权、又是远洋深海作战而搁置了该种导弹的后续研制。  相似文献   

2.
浅谈“空优潜劣”格局在潜空对抗中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早期的潜空对抗中,由于当时潜空双方装备技术水平的不同,潜艇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在几十年的潜空对抗中形成了"空优潜劣"的格局.随着高新技术在潜艇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可打击反潜飞机的潜空导弹的研制成功和逐步列装,现代潜艇的战技术性能得到迅速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也大大增强,"空优潜劣"的格局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潜空对抗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航空兵在大西洋上与德国潜艇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较量,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潜空对抗战以航空兵反潜胜利而告终。航空反潜走向胜利的背后是德国潜艇防空作战的失败,这场潜空对抗战的结局对二战后潜空对抗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致二战后潜艇都取消了防空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潜飞机。直升机对潜艇的威胁日益增大,一旦潜艇被飞机发现仅靠机动规避生存概率已不大,潜艇不得不重新装备对空武器一潜空导弹。在潜艇即将重获防空武器的今天,重新考察二战的潜艇防空,对于提高未来潜艇的防空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现代巡洋舰     
引言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不断演变,舰艇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美苏形成两极对抗冷战格局。两国大量建造舰艇尤其是潜艇,是历史上潜艇建造入役数量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海战的主要威胁来自水下的潜艇。反潜作战是当时舰艇的主要使命任务,水面反潜舰艇和反潜武器此时获得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美国海军在用高新科技武装舰艇的同时,正着手战术、战略系统之间的新搭配与新组合,以实现优势互补。其中,由潜艇和无人驾驶飞机搭配组合的战斗单元已在秘密试验中,有关动态引起了各国海军的关注。长期以来,军用反潜飞机和直升机一直是潜艇的“克星”,潜艇急需加强侦测、对抗航空反潜的能力。二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轻型鱼雷伴随着反潜作战形势和潜艇性能的变化而发展。冷战时期,以美、苏为首的海军强国将蓝水海域作为反潜的主战场,潜艇也大多是大潜深的核潜艇,轻型鱼雷向着快速、大航深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反潜作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浅水近岸区活动的安静型常规潜艇的威胁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潜艇和水面舰艇编队间的攻防对抗是潜艇作战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何确保潜艇在舰艇编队、反潜直升机等兵力的联合封锁下存活和突围,是对潜艇指挥决策的考验.为此,针对潜舰机博弈对抗场景,从深度强化学习和规则推理两个方面构建潜艇智能体,提出两种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算法改进机...  相似文献   

8.
自从潜艇用于海战,反潜战就开始了。经过数十年的反潜实践,航空反潜成为最有效的反潜手段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空潜对抗优势一直是向飞机一方倾斜的,然而新出现的潜空导弹将使航空反潜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9.
李杰 《当代海军》2007,(12):25-27
开场白:自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后不久,一些国家海军军事专家立即着手研究使用飞机来对付潜艇。1914年一战刚爆发,飞机便被尝试用于搜寻与打击潜艇。不过,由于当时飞机的探测设备性能非常有限,而攻击潜艇又缺乏有效的武器,所以整个战争期间只有10艘潜艇被飞机击沉,仅占潜艇损失数量的3.4%。二战期间,飞机单独或与水面舰艇协同击沉潜艇的数量超过潜艇损失总数的41%,航空反潜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战后,随着反潜飞机和直升机及其机上携带反潜探测装备和反潜武器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各国尤其是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反潜能力出现了质的飞跃,使得海上潜艇的活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与挑战。为了进一步了解航空反潜的特点、作用与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各国海军为啥格外青睐航空反潜等问题,本栏目主持人李杰就此与海军装备研究院某所刘主任和研究生小李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10.
“米拉斯”反潜导弹:最新潜艇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海军新一代导弹护卫舰(NGF)的第一艘舰,已于2004年开始建造,预计于2006年完工。该新型护卫舰反潜武器将采用的就是“米拉斯”反潜导弹,从而使这型欧洲自己设计制造的反潜导弹,再次成为国际关注。强强联合潜艇是水面战舰的克星,反潜导弹又是潜艇的可怕杀手。反潜导弹因为反应时间短,射程要比潜艇鱼雷的射程远得多,因而部署反潜导弹的水面舰艇,能在潜艇武器攻击范围之外向潜艇发起进攻,对潜艇构成巨大威胁。由此,多年来,反潜导弹备受世界多国海军的青睐。对于反潜导弹,欧盟国家起步比较迟缓,技术上远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这一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战场态势的不完全观测是潜艇作战的重要特点,充分利用不完全观测信息,提高潜艇对抗决策的合理性是设计潜艇CGF的核心问题。针对潜艇作战特点,提出了潜艇自防御行为模型框架,并利用多Agent不确定场景建模技术,建立了基于POMDP的规避反潜航空兵行为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吴弘 《当代海军》2010,(9):36-39
约翰·本尼迪戈特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家安全分析办公室的海军作战分析专家,曾多次参与美国海军反潜作战演习及理论研究。近期。他在《美国海军作战学院评论》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潜艇技术的突破和扩散使得反潜作战在海军领域的地位日趋重要,美国需要加强对反潜作战的技术研究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3.
潜艇在隐蔽作战和特种作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反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水面军舰普遍搭载反潜直升机后,海水已变得透明,潜艇面临的不对称威胁越来越大。美、俄、英等国很早以前已开展潜空导弹的研究,美国在20世纪70  相似文献   

14.
张东  王亮珠 《环球军事》2011,(3):106-107
相对于SSN核动力攻击潜艇来说,SSK反潜潜艇凭借体积小,安静性好、机动性强等优点更适用于在狭窄和浅水海域实施作战。随着作战重心由深海海域转向濒海海域,美国海军将在沿海地区部署相对少量的反潜潜艇,而将作战半径大、速度快的核动力攻击潜艇部署深海海域。这应该引起我们对反潜潜艇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反潜战仿真系统目标仿真建模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潜战仿真系统是反潜武器装备研制、反潜作战能力评估、反潜战术战法研究的有效手段,因此能否提供高逼真度的目标潜艇仿真将直接影响到反潜作战仿真系统的整体性能。从未来潜艇作战环境出发,分析了潜艇仿真的功能组成,建立了仿真模型体系,提出了基于模型库的潜艇仿真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为反潜战仿真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陆锋 《当代海军》2001,(11):7-7
静音技术无与伦比 潜艇噪音的大小一直是衡量潜艇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俄罗斯潜艇噪音一直比美国潜艇要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在“鲨鱼”级潜艇上采用了尖端的静音技术,这使得美国的反潜系统仿佛一夜之间全部失灵,他们甚至探测不到在美国近海活动的前苏联潜艇的踪迹  相似文献   

17.
军用航空器对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作战分别称为航空反舰战和航空反潜战。航空反潜战是利用携带反潜探测设备和反潜武器的军用航空器 (即反潜飞机),对水下潜艇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定位,并对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与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反潜作战相比,反潜飞机实施航空反潜的主要优点是:反潜飞机速度快、航程远、载弹量大、机动灵活;反潜作战覆盖海域宽广、搜潜和反潜效率高;不易被水下潜艇发现和攻击,可对其实施快速击顶攻击。  相似文献   

18.
自从潜艇用于海战,反潜战就开始了。经过数十年的反潜实践,航空反潜成为最有效的反潜手段之一,并使飞机一直处于空潜对抗的优势地位。然而,潜空导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成熟,将使航空反潜面临挑战。因为航空反潜也有其固有的弱点,飞机执行反潜任务时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在搜寻猎潜艇过程中速度较低.甚至有时处于悬停状态(直升机)和停泊状态(水上飞机),确定一个水下目标至少需要探测4~6分钟,  相似文献   

19.
1995年3月,北约海军在英吉利海峡靠近英国港口城市波特兰市附近的浅水海域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反潜对抗演习。对抗双方,一方是以葡萄牙海军的“皇宫”号反潜护卫舰为旗舰的特混舰队,该舰队由英国海军和葡萄牙海军的7艘军舰编成;另一方则是1艘荷兰海军的“虎鲛”号潜艇。  相似文献   

20.
正在浩瀚无际的海洋中,航空母舰的存在如同一座劈波斩浪的移动城堡,而城堡的守卫就是水面编队驱护舰、水下潜艇、空中反潜飞机以及水下声呐预警系统。它们将航母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舰机合一,攻防兼备"的海上作战平台。潜艇是为数不多的可能威胁航空母舰的水下航行器,因而反潜是水面编队的主要任务。在搜索潜艇的过程中,驱护舰首当其冲,采用主动声呐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